图源:图虫
近日,全国首家开心麻花主题戏剧餐厅“开心麻花·江湖饭局”在北京超极合生汇正式开业。“开心麻花北京站”官微显示,该店主打云贵川中式料理,沉浸式戏剧《偷心晚宴》古装升级版在此上演,到店客人可参与投壶、掷骰子、提祝寿词等互动环节。
北京开心麻花演艺经纪有限公司(下称“开心麻花”)官网显示,开心麻花成立于2003年,自2003年起开始制作、发行舞台剧,近年来,开心麻花还在拓展音乐剧、网络剧、电影、艺人经纪等版块的业务。目前,开心麻花已推出《须摩提世界》、《夏洛特烦恼》、《乌龙山伯爵》、《那年的梦想》等多部作品。
近年来,“文娱+餐饮”模式的主题餐厅正逐步进入大众消费市场。
与开心麻花·江湖饭局相似的还有人均500元的上海宫宴、西安大唐不夜城内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推出的餐伴宴、苏州的吴宫御宴、西安唐乐宫歌舞剧院餐厅等等。
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中国主题餐厅产业发展蓝皮书》预测,到2030年,主题餐厅将占据餐饮市场25%的份额,成为消费升级的重要载体。
人均一百元到五百元不等,以吃“漂亮饭”为主
7月15日,开心麻花·江湖饭局的工作人员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目前店里的人不多,从下午6点到晚上8点有舞蹈表演,周末全天有舞蹈表演,不过《偷心晚宴》需要去剧场里观看,每场配有不同的简餐,可在剧场吃饭。
大众点评显示,江湖饭局的人均价格为99元,如观看话剧演出《偷心晚宴》,则需要额外购票,票价分为180元、280元、380元三档。
时代周报记者梳理发现,此类沉浸式互动主题餐厅的人均价格参差不齐,大多数在100-500元左右。
这些餐厅主要是以还原国风场景为主,消费者可以一边吃饭一边沉浸式看演出并和演员互动,部分餐厅还为消费者提供妆造服务,以此来加深沉浸式体验感。套餐价格与剧场演出的定价方式相似,呈阶梯式定价。
以苏州的吴宫御宴为例,吴宫御宴的“清晏宴”单人VIP首排用餐+服装妆造+游玩+演出的价格为698元/位,不含妆造的套餐为598元/位;第二至四排用餐+游玩+演出的价格为398元/位。
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年版主题餐厅产业规划专项研究报告》显示,IP联名主题餐厅的客单价较普通餐厅高45%,复购率提升30%。
不过,消费者对此类餐厅菜品的评价却褒贬不一,在某社交平台上,“氛围感”“漂亮饭”“打卡出片”等标签已经与沉浸式互动餐厅深度“绑定”。有网友表示吃到的菜品都是预制菜,味道一般并且上菜时已经凉了;也有网友表示去到这种餐厅是为了吃个氛围感的“漂亮饭”,“虽然点心之类的菜品放在盘子里太久都潮湿软塌了,不过能看表演,性价比还是比较高的。”
7月14日,餐宝典研究院院长、餐饮分析师汪洪栋在接受时代周报采访时表示,“对于这种模式的餐厅来说,餐饮只是作为一个载体,他们更加关注的是沉浸式体验和文旅相关的内容。任何企业都有自己的经营重点,像这些网红餐厅的特色在于环境和体验,大概率来讲它的餐饮品质就是会比较一般,这其实是很难平衡的。”
战略品牌专家、晶捷品牌咨询创始人陈晶晶在接受时代周报采访时表示,企业应明确自身优势,并据此清晰定位:“要么戏剧体验优先,要么坦然承认餐饮为主、内容为辅。”陈晶晶认为,餐厅采用预制菜本身并非问题,问题在于以低成本的预制菜营造现炒现做的高级感,让消费者感觉情感上受到欺骗,最终影响口碑沉淀与长期复购。
淡季月入500万的“景点式”餐厅,前景如何?
实际上,像开心麻花“跨界”开餐厅的演艺机构已经不再罕见,且经营模式已经在向轻资产转变,以连锁店“叙宴”为例,目前该店在北京、上海、深圳、合肥、台州多个城市均有门店。
7月15日,连锁品牌“叙宴”的加盟招商人员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我们(品牌)是东方制片厂旗下的,之前都是直营店,现在比较流行走轻资产路线,公司正在进行一个模式上的转变。”
另据该工作人员透露,3月、4月属于经营淡季,以上海的两家门店为例,在淡季的月营收额大概在500万元左右。“目前个人加盟我们品牌的费用大概要1000万,包括加盟费、管理费,选址需要在800-1200平方米。
据中研普华调研,2025年主题餐厅的平均生命周期已从2021年的3年缩短至1.5年,“主题更新速度”成为决定生死的关键。
上述工作人员告诉时代周报记者,每家店的主题需要在开业前就确定下来,演出剧本的更换周期为一年,期间可能会根据暑假等关键的时间节点做一些内容上的微调。
目前,沉浸式互动餐厅不仅出现在各大景区,也正在向二、三、四线城市下沉,同质化问题以及如何保持可持续性发展将成为这些餐厅接下来亟需考量的问题。
陈晶晶认为,“文娱+餐饮”是一种对传统餐饮激烈竞争环境下的差异化探索,也是体验经济下场景消费的新形态,它代表着餐饮市场与文化市场在边缘交汇处的一种“小而美”形态,但难以大规模复制与快速扩张,因为剧场式消费的习惯正逐步养成,且高质量内容创作者仍属稀缺资源,未来3—5年,该赛道有望跑出少数具备原创内容与整合能力的头部品牌,行业则将呈现“头部赚钱、腰部烧钱、尾部亏钱”的典型分化格局。
以“体验”为主的沉浸式互动餐厅的客源正在从游客延伸至更为广泛的大众消费者,因此,内容创新与互动设计已成为除菜品之外的另一重要产品力。
“本质上,这类业态的盈利逻辑更接近电影或演唱会,重点不在翻台率,而在于打造具备长销潜力的口碑IP,并通过剧情驱动、社交传播,形成‘可二刷’的体验机制,从而提升复购率。同时,也可依托知名景点或文旅园区,借助旅游流量实现快速放量。归根结底,只有真正为消费者创造超预期的‘感知价值’,他们才会愿意为一顿饭支付更高的情绪溢价。”陈晶晶对时代周报分析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