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问你个问题,你最近有没有发现身边计划去泰国的人突然变少了?哪怕不是彻底取消,也是一句先看看就把行程晾在一边。
我一个朋友原本定好要去曼谷过暑假,上个月退票了。原因很简单:她妈一个电话打过来,语气严肃地说,最近泰国不太安全,你们还是别去了。
你以为这是个例?我去翻了下数据,真有点震惊。
根据泰国旅游局的数据,2024年上半年,中国赴泰游客数量仅有234万人次,同比下降了整整三分之一(来源:泰国国家旅游局官网)。这在疫情后大家都在拼命恢复旅游的节点上,是个不小的信号。
偏偏这个时候,泰国政坛还在争论要不要让赌场合法化。
本来这个话题就有争议,现在又有人出来甩锅,说就是因为要搞赌场,中国游客才不敢来了。这话听着有点太轻巧。
7月9日,泰国刚刚宣布暂停推进赌场合法化议案。这是有背景的。
从去年起,泰国执政联盟就讨论过设立综合娱乐区的设想,通俗点讲,就是搞合法赌场区,复制一下新加坡、澳门的路子,想靠博彩吸引高净值游客。支持者认为这是拉动旅游,带动经济。但反对声也不少,担心治安问题加剧,社会风险提升。毕竟合法赌场也得看是谁来赌。
可就算这事还没正式落地,风声一出来,国内就有不少声音开始质疑泰国是不是越来越乱。
我去查了一圈,发现网上最热的几个讨论点,不是什么赌场,而是以下几个关键词:
• 枪击案
• 游客被骗
• 公共安全管理失序
去年10月在曼谷暹罗百丽宫商场发生的枪击事件,直接造成2死5伤,其中一名死者是中国游客(来源:BBC中文网2023年10月报道)。这件事直接让泰国安全吗冲上热搜。
紧接着,不少关于中国游客在泰国被骗的帖子陆续冒出来。最典型的是一对情侣在清迈租摩托车被讹了5000泰铢押金的事,在小红书上被转了上万次。
你说赌场是不是问题?当然是。但它还没上马呢。真正让人退票的,是已经发生的那些事——枪声、诈骗、执法模糊。
而且去泰国旅游的大多数中国游客,并不冲着赌场去的。
大部分是:
• 带孩子看海的爸妈
• 去普吉拍婚纱照的情侣
• 想省点预算体验异国的年轻人
赌场不是主菜,安全感才是。
反过来说,这次赌场合法化议案停了,对泰国其实也是个信号。官方态度说得很直白:不是我们不想搞,是时候未到,社会氛围没准备好,风险也高。
这段时间我还看了下几个东南亚邻国的情况,越南、菲律宾、柬埔寨、新加坡,几乎都有合法赌场。可人家怎么搞的?以新加坡为例,赌场被限制在滨海湾金沙等少数区域,本国公民进场要交高额门票,而且全程监管。说白了就是把赌场当奢侈品,不让它乱跑。
而泰国现在想的是创收。你听到这个词是不是也有点敏感?凡是靠创收拉动的行业,一旦监管不到位,后患无穷。
所以现在中国游客的心态其实是很现实的。
不是不想去泰国,是觉得这趟行程风险和成本不成比例。
一个往返机票2500元起步的短期行程,如果换来的是焦虑地护包、看新闻、查安全地图,那还不如选马来西亚或者直接去海南。
从游客数量来看,2024年上半年,新加坡接待中国游客176万人次,和泰国的差距已经不大了。而马来西亚的增长速度更快(来源:中新社数据2024年6月),甚至在个别月份超过了泰国。
这说明什么?
说明中国游客没消失,只是换了目的地。
我也试着理解泰国的焦虑。旅游业贡献了他们GDP的18%以上(来源:世界银行2023年数据),现在失去中国游客,对他们打击巨大。
但要真留住人,就别先讨论赌场,先解决安全。
你能想象去一个国家旅行,要在朋友圈发我没事,一切都好的感受吗?本来就是放松的事,现在变成了发布平安短信,这谁能开心得起来。
我现在最想问的是:如果安全感得靠游客自己去判断,那泰国的角色在哪里?
别再说游客玻璃心了,真正受伤的,往往不是想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