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读者提问,万岁山武侠城为什么这么火?知酷君认为,一言以蔽之,万岁山就是旅游界的胖东来。
万岁山武侠城 图片来源:万岁山景区官微
万岁山的起点其实非常低,起步也很晚。万岁山由民间人士李公涛和其子李孝杰创办,其前身是开封市森林公园,跟其他中国各地的森林公园没什么两样,2012年开始升级为“万岁山大宋武侠城”,主打大宋文化和武侠文化。在当时,开封另一座大宋文化旅游项目“清明上河园”早已享誉全国了。
起点低、起步晚、没背景、缺资金,旁边还有一座大宋文旅项目的标杆。这种不利条件下,万岁山居然一路逆袭,其成功密码就是和胖东来一样的,对客户极度的真诚,掏心掏肺的对游客好。
万岁山武侠城好玩的剧场 图片来源:景区官微
这种掏心掏肺不是流于形式,不是光喊口号,正如超市一样,每家超市都喊“真诚服务顾客”,但只有胖东来真的做到位了。万岁山也一样,它真的做到了。
要说清楚万岁山的故事,需要回溯到1984年。
李公涛和他的翰园碑林
1984年,一位开封退休干部李公涛看到报纸上谈开封要发展旅游事业,从小热爱书法碑刻的他想到:开封文化底蕴深厚,又是七朝古都,但美中不足,开封没有一座自己的碑林。相比之下同为古都的西安有西安碑林,洛阳有龙门石窟碑林,曲阜有孔庙碑林。建造一座开封自己的碑林既能发展旅游业,又彰显历史名城的地位。于是,李公涛决定开启一项前无古人的事业,在古城开封创建一座民办碑林。
李公涛先生 图片来源:巩义发布官微
搞民办碑林,对于一位资财无多的退休老人,无异于天方夜谭。好在李公涛家风淳厚,兄友弟恭、子侄孝顺,李公涛的事业就成为全家的事业。李公涛的妻子、几个弟弟,三个儿子李孝泉、李孝平、李孝杰及三个儿媳,祖孙三代十几口人把所有挣到的钱全部投入碑林事业,从此不再添一件高档衣服、不再买高档家具家电、再不舍得下馆子吃饭。长子李孝泉在改革开放初期下海经商,当时已经是腰缠万贯的成功商人,为了碑林事业毫不犹豫地放弃了所有物质享受,把收入全部用在碑林建设;二子李孝平辞去中原油田的稳定工作;三子李孝杰毕业于西安建筑学院,放弃理想的未来,也协助父亲创建碑林。
李公涛先生在碑林工地 图片来源:翰园碑林官微
搞碑林是一项文化事业,赚不到钱,还要全家奉献和补贴,然而全家无怨无悔投入这份事业。这种真诚和为了理想奉献的精神,就是日后万岁山武侠城崛起的文化基因。
李公涛先生认真检查刻碑质量 图片来源:翰园碑林官微
相比碑林所需的庞大资金,李公涛即使全家奉献所有收入,仍是小巫见大巫。于是,李公涛向社会寻求支持,为多方寻求碑帖、字画和筹集资金,李公涛先后20多次赴北京,上百次跑郑州,两次去香港,三次去韩国,一次去台湾,走访千家万户。为节约资金,出差不舍买卧铺,在火车上因没有座位站到腿脚肿胀,住最便宜的旅馆和大通铺,甚至为节约伙食费,在路上捡别人丢弃的菜叶子。本应安享退休生活的李公涛,拖着苍老的身躯四处奔波,途中数次因劳累和病痛在路上晕倒。
渐渐地,李公涛的事业被越来越多人关注。无数平民百姓为翰园碑林捐款捐物,一位60岁妇女得知李公涛的事迹后十分感动,想要捐款却身无分文,她捡了整整一夏天的汽水瓶,卖得200元钱如数捐出;一位残疾的修鞋匠,冒着风雪坐着轮椅赶到翰园碑林,掏出自己一年积攒的36.5元捐给翰园碑林;开封许多小学生集体捐出自己的零花钱,开封的驻汴部队、机关团委纷纷组织义务劳动支援碑林;香港、台湾、海外华人等炎黄子孙都对碑林伸出援助之手。海内外数千书画家无偿捐出作品,举行作品义卖支援翰园碑林。
书法家萧劳向翰园碑林赠送书法作品 图片来源:翰园碑林官微
面对这些,李公涛多少次流下感动的热泪。他说:“从创建碑林那一天起,我每天都受着社会的教育。我没有别的方式可以报答,只有拼命工作。”
伴随着名气而来的,也有一些嘲讽和质疑的声音,质疑李公涛作秀,诋毁李公涛借公益募捐捞油水,嘲讽李公涛这么大年纪还瞎折腾。面对这些,李公涛毫不动摇,更没有气馁,他奋笔写下一段座右铭:“迎难而上,百折不回,愈挫愈奋,死而后已。”李公涛特意立下家训:“誓在七朝古都开封,兴建一座与西安、曲阜碑林相媲美的具有旅游价值的碑林,把现代书法留传后世,以愚公精神世世代代刻碑不止,我倒下由我弟弟、子孙接着干。只许投入,不许索取,直至碑林建成,无偿交给国家。碑林有了收入,李家子孙不能从碑林牟取一分钱利益,特作家训,镌刻于石,嘱儿孙共遵之。”
李公涛先生为子孙后代立的家训碑 图片来源:巩义发布官微
要知道,李公涛曾在1957年被错误的划成右派,送到农场劳改,直到1978年才平反昭雪,人生中最美好、最年富力强的二十年被这么被毁掉了。然而,李公涛没有一丝怨恨,毫无私心地为国家做奉献。
李公涛的事业也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肯定,邓小平等都曾前来翰园碑林参观视察。韩国前总统金泳三、日本前首相海部俊树等一批国际政要陆续到翰园碑林访问,向翰园碑林提交了祝愿世界和平的书法作品。翰园碑林已经成为中华儿女的共同事业,影响力遥播海外。
韩国第14届总统金泳三造访翰园碑林 图片来源:翰园碑林官微
一位退休老人的突发奇想,获得了全世界如此热烈的响应和支持,这是李公涛从未想到的。一位青壮年时期被浪费、被耽误了二十年生命的老干部,在人生的晚年居然迸发出如此巨大的能量,这是令世人惊叹的。
翰园碑林 图片来源:翰园碑林官微
从森林公园到万岁山
北宋宋徽宗时期,这位艺术修养极高的皇帝,下令修建一座皇家园林,名
“艮(gèn)岳”,别称“万岁山”。园内植奇花美木,养珍禽异兽,构飞楼杰观,极尽奢华,为修这座园林,宋徽宗揽尽天下奇石。水浒传所记述的“花石纲”,便是为了修建万岁山。园落成后,宋徽宗赵佶曾亲写《御制艮岳记》。
艮岳平面设想图 图片来源:《中国古典园林史》
然而,万岁山建成仅5年,靖康之难爆发,金军攻破北宋首都开封。随后南宋建立,开封屡遭战火,蔚为大观的艮岳夷为平地。从此,后世的文人、历史学者只能在文献中、脑海中去遥想这座传奇园林。
2003年,李公涛接手了距离翰园碑林约800米的开封森林公园,将其更名为“万岁山”。
李公涛决定打造“万岁山”,复现传奇的皇室园林“艮岳”,如同他打造翰园碑林的目的一样,既能彰显开封的厚重历史文化,又能为游客打造一座可供游玩的精致景区。
森林公园时期的万岁山 图片来源:景区官微
已经有一座翰园碑林要养,再养一座万岁山,这谈何容易?所以,在万岁山发展早期,并没有大兴土木,而是尽量以投入低、更新快的轻度娱乐设施和民俗表演等,吸引客流。例如其刚营业时,一口气建设了150个吊床、250个晃板。这类项目迭代速度非常快,今天流行吊床就引入吊床,明天流行爬绳网,就把吊床拆了换成绳网,内容品类和形式不断增加。万岁山公园光免费儿童娱乐项目就有数百组,还有众多活跃气氛的民俗节目、马戏表演、情景剧等,一度被当地人称为“森林版迪士尼”。
早期的万岁山 图片来源:景区官微
这些思路后来都用在了万岁山武侠城。万岁山武侠城不追求精致的场景建设,而是注重内容和玩法的丰富,不强调高大上的文化,只谈游客体验,游客喜欢什么,万岁山就提供什么。并且定价极其普惠,早期万岁山森林公园时期,票价只有5元钱,不为赚钱,只为奉献于开封文旅事业和社会大众的美好生活。
2011年,病痛缠身的李公涛决定交班,由长子李孝泉负责碑林的全面工作,办好企业,提供资金保障,二子李孝平负责碑林的日常工作,三子李孝杰负责万岁山公园的工作。
2012年李孝杰对万岁山进行大幅改造升级,斥资数千万元将森林公园升级为万岁山大宋武侠城,正式成为服务游客的文旅景区,主打大宋文化和水浒武侠文化。
极致的真诚和质朴
李孝杰亲身经历了翰园碑林创建的筚路蓝缕,见证了父亲不畏艰险、克服万难,一代接着一代干的当代愚公精神,亲眼目睹了当一个人决心干一件伟大事业的时候,全社会方方面面的善念和力量如同涓涓细流向他汇聚,使一介布衣之身,能行千秋之事。
这样的精神和情怀,也传承到李孝杰身上,再由李孝杰传递到万岁山团队每一个员工身上。从董事长到一线员工,始终保持着初心和真诚的态度,一心一意为游客服务,再苦再累不抱怨,充满了热情和干劲,每时每刻都在钻研怎么迭代产品、提升服务,让游客更满意。
万岁山节目 图片来源:景区官微
万岁山从来不是一家“富裕”的景区,资金一直极其紧张,没钱打广告,建设资金也是七拼八凑,李孝杰曾借了民间借贷还不上,多次被告到法庭。
即便如此,万岁山从来没有停止景区内容的更新。万岁山几乎每个空地都是剧场,上演多种节目,目前节目数量已经迭代到300多个,每天演出上千场,一些重磅项目如《三打祝家庄》《神舟传奇》等,成为网友推荐的必打卡演出。万岁山也不固守某种文化定位,而是以游客所需为最高原则,即使和大宋文化、武侠文化无关的项目,只要新鲜、好玩、时尚,该上就上。
《三大祝家庄》 图片来源:景区官微
《神舟传奇》 图片来源:景区官微
例如其园区内有一座国际马戏剧场,各种各样金发碧眼的马戏演员上演时尚、刺激的马戏节目。还有一座小型动物园,里面有各类可以和游客互动的萌宠、观赏性的鸟类,甚至还有老虎和狮子。园区内还有一片儿童乐园区,大型滑梯、攀爬、多功能沙滩等应有尽有。还有一片演唱会区,每晚上演气氛热烈的音乐狂欢。园区内还有中原民俗博物馆、大宋兵器博物馆、活字印刷博物馆、大宋武馆等各类博物馆。
马戏节目 图片来源:景区官微
动物园区 图片来源:景区官微
儿童游乐区 图片来源:景区官微
演唱会区 图片来源:景区官微
如此内容丰富的文旅景区,门票价格极其低廉。最初只要40元、50元,这不是一种低价竞争策略,而是一种价值观:让游客花最少的钱,享受最丰富、最好玩的旅游服务。
万岁山对游客的真诚贯穿在景区的每一处细节。例如万岁山对餐饮商户的管理非常严格,食材必须真材实料,定期举行员工试吃打分,分数垫底的商户将被末位淘汰。例如万岁山景区内的烩面馆,在中国各地烩面馆普遍使用“科技和狠活”的时代,万岁山的烩面依然坚持纯大骨熬汤,纯正的高汤,并且售价不高。
万岁山景区餐饮价格实惠 图片来源:景区官微
一座景区的价值观和企业文化,绝对不是光喊口号、挂标语就可以塑造的,必须从带头人做起,通过言传身教、精神感染、信念凝聚,一层一层地向周围扩散,让周边的人发自内心地相信。这一点,李孝杰真正做到了,这才是万岁山持续火爆的核心密码。
所以说,万岁山武侠城,就是旅游界的胖东来,胖东来靠极度的真诚和质朴感动了消费者,万岁山也是如此。这种真诚和质朴,自1984年李公涛创办翰园碑林时就埋下了种子,渗透到万岁山的基因里。
2016年8月,翰园碑林和万岁山的创始人李公涛去世,翰园碑林和万岁山如李公涛所愿,成为开封市最骄傲的旅游名片。如今,翰园碑林、万岁山也有相当大的股份已经转让给开封市国企,万岁山目前的控股股东是开封市文化旅游投资集团,正如李公涛在家训中所规划的“上交国家”。
万岁山武侠城 图片来源:景区官微
自1984年至2025年,李公涛祖孙三代人在翰园碑林和万岁山的坚守和传承,无私的奉献,忘我的奋斗,虔诚的雕琢文旅景区,真诚地服务大众和游客,这一传承和接力塑造了旅游界不可复制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