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南昌7月10日消息(记者胡斐 实习记者郭佳欣)7月10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网主办的《沿着纬度听中国》大型纪录片第一季第四集《茶之故乡》在央视十套正式播出。本集聚焦北纬30度线,自东向西从江南、西南两大茶区横贯而过,沿线9省市中有8个省市盛产茶叶,为观众解码中国茶叶的千年文明密码。
北纬30度线被誉为“黄金产茶带”,也被认为是中国茶叶真正的故乡。江西省浮梁县以千年茶脉与生态之美,为“茶之故乡”沉淀出温润而绵长的东方韵味。
浮梁县被誉为“瓷源茶乡”,位于北纬30度偏南,这条线里呈现出“南红北绿”的规律。中国茶业学会副理事长王岳飞在纪录片中介绍,“相对靠北的做绿茶比较好,而南方则更善于做红茶。”浮梁人都很会做茶,尤其是红茶,红茶经过发酵,茶叶的气味和颜色发生神奇的变化,长期保持一股特殊的香气,赢得众多茶客的喜爱。
“2025浮梁买茶节”现场,正在表演宋代点茶的茶艺师向嘉宾行礼(图片来源:纪录片《沿着纬度听中国》第四集“茶之故乡”截图画面)
茶市熙攘,八方茶客汇聚,茶杯交错,盏内茶叶舒展翻涌。纪录片中“2025浮梁买茶节”是茶行业的重要盛会,如今活动已经举办至第五届。“买茶节”开启浮梁以茶赋能乡村振兴、助推地方经济发展的崭新征程。
“买茶节”上前来打卡的游客络绎不绝(央广网记者 胡斐 摄)
“买茶节”展会上展出的不仅是茶叶,更是一段从未中断的贸易史诗。从明清时期浮梁红茶远销欧洲,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得金质奖章,到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东方香韵”,南昌海关向浮梁县授牌“浮梁县出口茶叶‘大基地’”,浮梁茶穿越千年,经久不衰。
“下一步,我们要加快推进茶交易市场建设,全力以赴做大茶交易、做强茶品牌,做出世界唯一的瓷茶特色。”浮梁县委书记程新宇在今年“买茶节”开幕式上表示。
省级浮梁工夫红茶非遗传承人江建鸿正在炒制茶叶(图片来源:纪录片《沿着纬度听中国》第四集“茶之故乡”截图画面)
一盏茶汤的口味与色泽,与温度、光照和水土都有很大的关系。浮梁县80%以上的森林覆盖率构筑起天然生态屏障,900米海拔的高山茶园坐落于红壤丘陵间。这里雨量充沛、云雾缭绕,昼夜温差显著的微气候孕育出独具地域特色的地方群体种茶树。所产茶叶既带着云雾的清润,又蕴藏着红壤的醇厚,凝聚着江西山水的灵气。省级浮梁工夫红茶非遗传承人江建鸿说道:“开车出去还没两分钟就看到高山、河流,这种环境,你说这个茶会不好吗?”
《沿着纬度听中国》纪录片摄制组走进江西浮梁,正与受访人江建鸿沟通拍摄事宜(央广网记者 胡斐 摄)
“这个纪录片让我深有感触,父母一辈子和茶园打交道,还带着我们兄妹打理茶园,春采茶、夏除草,秋冬修枝施肥,非常辛苦。但说起浮梁茶远销海外,他们语气里满是骄傲,常念叨着,能把这茶香传下去,这辈子也值了。”看完纪录片后,浮梁县茶农张先生感慨道。
茶农在茶园采茶(央广网发 肖晓一 摄)
据统计,浮梁县全县茶园面积20.65万亩,2024年产量1.41万吨,综合产值24亿元,茶产业以强劲态势发展,入选省农业农村厅颁布的“江西农产品二十大区域公用品牌”。
“我们紧握产业发展的‘基本盘’,打造‘工夫红茶核心产区’,培育本地茶树良种‘浮梁槠叶1号’,建设5G智慧茶园示范区,传统经验种植迈向了科技育种的新阶段。”浮梁县茶产业发展中心主任叶林进一步向记者介绍,“中心定期下乡宣推,在‘茶产业一件事’上发布信息和答复咨询,扩大浮梁茶品牌的影响。”
如今,浮梁作为全国知名的“生态茶区”,凭借优美的自然环境和深厚的茶文化底蕴,形成“林茶共生”的立体生态格局,结合大唐茶市、大地艺术节等文旅项目,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研学体验和休闲观光。
云雾缭绕的茶园风光(央广网发 龚连生 摄)
正如纪录片《沿着纬度听中国》第四集“茶之故乡”中所说,“从东方到西方,从古代到现代,茶宛如一条无形的纽带,紧密地将人类文明串联起来,深刻影响了世界茶叶文化的发展。”
北纬30度的土壤里,浮梁茶株深扎千年光阴,在回甘中触摸过往,塑造着东方文明的气质,于茶香里联结山海,成为世界共饮的一杯东方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