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火如荼的“苏超”正在江苏13座城市轮番上演,为了抓住这一波泼天的流量,各地文旅机构也是你方唱罢我登场。仔细观察后你会发现,美食几乎成了各个城市招揽游客和球迷的“金字招牌”,比如扬州和泰州的早茶,盐城的东台鱼汤面,徐州地锅鸡,南京盐水鸭等等,一些餐饮机构的广告牌甚至做到了球场上。
这就带来一个问题:在不少人的心目中,美食与文旅几乎可以画上等号,来到一座城市,最先想到的就是“吃吃吃”“喝喝喝”,那么靠美食带火的文旅,真的可以长久吗?
毋庸置疑的是,美食当然是文旅产业里的重要一环,你甚至可以把它当做文旅的一个“入口”。原因很简单,美食的门槛低、回报快,但是能否长长久久,可得打上个问号。就拿淄博烧烤来说,相信你身边总能找到一个亲自到淄博参与这顿烧烤“大餐”的朋友,然而热闹过后还有人提及吗?当地的烧烤店这两年变多了还是变少了?不难看到,淄博丰富的地域文化在这场流量盛宴中被压缩成了一个个小小的烧烤摊,当流量褪去,文旅产业并没有得以延续和发展,反而渐渐被人们所遗忘,也许这是当初淄博的文旅机构所没有料到的。
回过头来看看江苏13城关于“苏超”的操作,无论是萝卜干还是鸭血粉丝,美食只能是文旅的“引子”,文旅产业的图景绝不止于盘中餐而已。如果西安只靠一碗羊肉泡馍,怕是无法托起兵马俑的文化底蕴,放在“苏大强”身上也是同样道理。美食是一张好牌,更应成为打开文旅之门的“金钥匙”,不妨围绕一款经典美食,深挖背后的文化内涵,参与手作体验,甚至是与技艺传承人沟通交流,因为真正使一段旅程深入人心的,永远是最富人情味的烟火气息和融入那一口美食之中的民风与民俗。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马祚波
校对 盛媛媛
上一篇:原创 南京特色美食排行榜前十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