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发现更多城市之美
披着晨光暖阳,登上狗脑山远眺,云雾缭绕间,梯田环绕,一排排茶树卧地而生。这里是汤溪镇狗脑贡茶种植基地,千百年间,一代代茶农辛勤劳作,种植满山鲜绿,只为采撷一缕茶香。
狗脑贡茶产于罗霄山脉南端的资兴市汤溪镇狗脑山一带。汤溪气候温和,地理独特,山峦叠翠,空气清新,是湖南著名的优茶之乡。
汤溪镇古时名为汤市,在民间,至今流传着一段有关炎帝的神话,狗脑山正因此名传至今。相传,炎帝带着麒麟犬寻药尝百草,来到汤市的无名山时,遭遇七十二毒以致昏迷。危急之时,麒麟犬口含茶叶为炎帝解毒。炎帝醒来后,发现爱犬竟已累死身旁,心痛不已,将其葬于无名山,并将茶叶的种植与制作方法传授给汤市山民。从此,后人为纪念这段感人佳话,将无名山取名为狗脑山,山上的茶则称为狗脑茶。
在唐代茶圣陆羽的《茶经》中记载道:“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可见茶叶在四千年前的神农氏时代便开始出现,而狗脑茶成为贡茶的历史,最早可溯源至宋代,正如《禹贡·疏》中记载:“贡者,从下献上之称……献其所有,谓之厥贡”,狗脑贡茶的“贡”字便是取自于此意。
宋元丰年间,一金姓书生中进士,为感皇恩,他带着家乡最高礼遇狗脑茶,进献朝堂,皇帝品尝后大为赞叹,钦定此茶为皇室贡品,狗脑贡茶自此声名远扬。
传统的狗脑贡茶属于绿茶,条索紧细,满披白毫,色泽绿润,外形与内质兼美,色香味俱佳的茶中精品。在资兴,狗脑贡茶主要盛产于汤溪镇,茶园平均海拔在800米以上,漫射光照足,冬冷夏凉。适合茶树生长的气候与土壤环境,造就了茶香悠长,醇厚鲜爽的狗脑贡茶。
正如茶圣陆羽在《茶经》中评价狗脑贡茶:“若热渴、凝闷、脑疼、目涩、四肢烦、百节不舒,聊四五啜,与醍醐甘露抗衡也。”常年吸收山场的阳光雨露,狗脑贡茶叶中富含茶多酚、氨基酸等微量元素,高达一般茶叶的数倍到数十倍,有益身心。
林清玄在《不如吃茶去》中写道:“如果仔细留意,就会发现茶中有很深的境界,这种境界是‘人在草木间’”。在汤溪,茶是三餐的日常,也是四季的耕种,凝聚着天、地、人的智慧。春茶,在狗脑贡茶的采摘批次中最为上乘。
三月的狗脑山绿意盎然,漫山的茶园在阳光下郁郁葱葱。正值春茶采摘时节,山上满是忙碌的茶农,趁着天光利索地采摘鲜叶,挑着一筐筐青叶下山,再交由制茶师傅杀青,揉捻,发酵……淳朴的村镇里,茶香悠远。一年到尾,人们种茶、采茶、制茶、饮茶,一山一叶里,皆是天地灵气,与传承世代的茶香记忆。
历史上,汤溪镇的个体户茶农颇多,每家每户都有一块茶园,做些自种自销的小买卖营生。二十世纪末,狗脑山脚下开办了国有茶叶厂,直到2007年国有企业改制,茶叶厂由民间经营,变为狗脑贡茶有限公司,这使得狗脑贡茶产业向规模化与标准化转型,也为茶农们带来现代科学的种茶技术,开拓了更多销售渠道。
原本为历史老师的雷翔友,1995年投笔从商,致力于狗脑贡茶文化的推广,2007年成为湖南资兴东江狗脑贡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从此开启了茶产业传承之路。
从资兴走向全国各地,狗脑贡茶成为传播资兴原生态文化中不可或缺的载体,以茶为媒,对话更大的世界。产业规模的扩张,也对茶叶的品质提出更高的要求。在种植上,基地茶园坚持自然农法与人工采茶。
雷翔友秉承“九臻制茶法”,将传统制茶法与现代工艺结合,用心把控每一道工序的的力度与火候,充分开发狗脑贡茶的鲜爽甘甜。经过摊青、杀青、清风、揉捻、炒青、回潮、整形、烘干、过筛等九道工序,优质的鲜叶在时间的魔法下,凝聚着茶农的智慧与手艺的温度。
除了制茶,茶叶的冲泡也颇有讲究。一把清香的茶叶,一壶滚烫的热水,温杯烫盏,投茶注水,行云流水的动作间,氤氲的热气从盖碗中弥漫开来,满室飘香。相比绿茶的鲜爽甘润,狗脑贡茶制成的红茶更为馥郁清甜,白茶则多了几分清淡的留白。
狗脑贡茶最多可冲六七泡,从浓郁馥郁的茶香,到清香甘润的花果香,每一泡,都释放出茶叶层次渐进的口感。轻摇茶汤,缓缓入喉,享受舌尖上的沁香流淌,时光里的匠心沉淀。
年年岁岁,一杯杯茶汤里,是珍贵的自然馈赠,亦是底蕴深厚的茶文化传承。2023年,由狗脑贡茶业有限公司创立的茶文化博物馆竣工,选址于资兴市罗围村宿雁路。展馆呈现了中国茶叶的历史脉络与狗脑贡茶的独特文化,也陈列着收藏多年的古代器皿与茶叶老物件。
传统与现代结合的茶空间,让原本束之高阁的茶叶与生活之间,有了更为轻松的融合方式,吸引更多年轻人爱上这一口自然滋味,促进狗脑贡茶实现从茶产品到茶文化的输出。
自盛唐以来,中国茶就由丝绸之路销往海外,茶不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播载体。来到汤溪,手捻春光,啜茶慢饮,惊觉:原来,汤市之“汤”,一为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温泉汤,二为香远清润的狗脑贡茶汤。每一片茶叶里,都是地方风土的缩影,带我们开启一趟清香满盈的人文之旅。
-往期回顾-
湖南非遗 | 兴宁刺绣,扎根乡土的刺绣
非遗故事 | 陈琳与她的花鼓戏
上一篇:暑期上线新餐食,一碗好饭有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