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是夏季的第五个节气,意味着真正的酷暑盛夏开始了。这时候太阳特别毒辣,地上热气直冒,气候变得又热又湿。这种气候会导致人的脾胃消化功能变弱,容易引起中暑、心脑血管问题或者拉肚子之类的肠道传染病。所以,小暑养生的关键,一要清热祛湿,二要养护好心脏和脾胃,这样才能为即将到来的三伏天奠定健康基础。
在岭南“药食同源”的养生智慧中,鸭肉因其性凉味甘、滋阴养胃、利水消肿的特性,成为化解暑湿的佳品。其高蛋白、低脂肪的营养结构,既能补益虚劳,又不易加重脾胃负担,正契合中医“清补”的理念。而惠州大亚湾的非遗美食鱼露鸭,更将鸭肉的养生价值与海洋风味完美融合。
制作一道鱼露鸭,首先要选取食五谷杂粮的水鸭,处理干净后放热油中煎炸至金黄色,然后放入鱼露中熬煮约半小时后,让鸭肉与鱼露的味道完美融合。鱼露鸭做好后斩件装盘,再淋上一层鱼露,色香味俱全,而且口感嫩滑,不肥不柴。
作为2022年入选的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亚湾人逢年过节、婚宴喜庆必烹鱼露鸭。用鱼露烹饪的鸭子,承载着沿海渔家的生活智慧,散发出一股海的味道,寄托着游子对家乡的眷恋。
小暑是盛夏的序章,亦是“冬病夏治”的启幕。当热浪翻涌时,一碟鱼露鸭的咸鲜,承载着大亚湾非遗的匠心与海韵,在舌尖唤醒养生智慧——顺应天时,借鸭肉清补之性祛暑湿,以非遗美食滋润心田。身心在传统与现代的交织中,于湿热盛夏寻得一方安然。
【本期嘉宾简介】
许鸿基,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书画研究院副院长、广州市书法家协会荣誉主席、广州市政协书画院副院长、广州画院艺术顾问。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教育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广州市书法家协会主席、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兼职教授。其书法学习泰山经石峪金刚经、颜真卿等。
策划:区健妍
统筹:邬嘉宏
文案:聂粤、吴方舟
设计:胡斌斌
视频:吴方舟
来源综合自新华社、惠州日报,南方日报,南方+,学习强国,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