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和大家分享一个令人揪心的消息,咱们心爱的巧克力,未来可能会从我们的生活中消失!听到这个消息,我这个巧克力重度爱好者,心里那叫一个难受,感觉快乐都要少了一半。你们是不是也和我一样,听到这个消息,心都要碎了?
先给大家讲讲巧克力的身世哈。咱们吃的巧克力,原材料主要是可可豆,而可可豆来自可可树。可可树这 “娇贵” 的主儿,对生长环境那是相当挑剔。它原产于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的热带森林,现在主要分布在南美洲、非洲、东南亚等以赤道为中心,南北纬 20° 以内的热带地区。它不喜欢阳光直射,就爱待在肥沃、通气好、土层厚、排水佳还避风的土壤里,而且得是海拔 300 米以下,高温潮湿的地儿,对水分依赖特别严重。
可如今,全球变暖这事儿,对可可树的生存造成了巨大威胁。气温一升高,土壤和植物里的水分流失得更快,降雨却补不上这个缺口。科学家预测,到 2050 年,适合可可树生长的区域会被压缩到深山的原始丛林里。但这些地方,说不定哪天就被划成自然保护区,不能用来种商业作物了。再加上现在人们种可可树的方法,都沿用好几百年了,生产力落后,可可树的产量也是连年下滑。
目前,南美和非洲,特别是科特迪瓦和加纳这两个国家,为全球提供了将近 60% 的可可,每年出口 300 万吨可可,撑起了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全球巧克力市场。可一旦气候威胁到这些地方,他们为了保护生态系统,切断巧克力原料供应,那世界巧克力市场可就危险了,说不定马上就得瘫痪。
就说今年上半年吧,西非因为植物病害和气候变化,可可作物出了大问题,可可价格一路狂飙,直接导致巧克力价格上涨。咱们普通消费者,明显能感觉到,买巧克力要花更多钱了。巧克力制造商们,日子也不好过,成本大幅增加,利润空间被挤压得死死的。为了应对这情况,有的制造商选择提高产品价格,像好时、亿滋国际这些大品牌,都宣布涨价了;有的则改变产品规格,缩小巧克力尺寸,或者降低产品里的可可成分。雀巢在英国推出的榛子口味起泡巧克力,重量只有同类巧克力的三分之一;玛氏也把一些巧克力棒变小了;好时在美国还推出只蘸了部分巧克力的奇巧巧克力棒,甚至计划推出焦糖夹心巧克力、柠檬味巧克力棒等新品。
这还不算完,可可价格上涨,影响的可不止巧克力制造商。烘焙、甜品、饮料这些和可可深度绑定的领域,都被波及到了。在烘焙行业,巧克力可是重要原料,可可价格一涨,烘焙产品制作成本大幅上升。那些烘焙店,要么提高产品价格,要么减少可可用量,或者研发可可用量少的产品。可涨价吧,消费者对价格敏感,尤其是现在经济形势不太稳定,消费市场有点疲软,巧克力又不是生活必需品,价格一高,好多消费者就不买账了。像某连锁烘焙品牌,过去一个季度,巧克力蛋糕销量同比下降 15%,巧克力曲奇销量下滑 10% 左右。
糖果行业也深受其害。巧克力在糖果配料里,那也是重要角色,可可粉价格一走高,糖果企业成本压力山大。像徐福记,生产的巧克力夹心糖、榛果巧克力糖,以前可可粉成本占产品总成本 20%-25%,现在可可粉价格翻倍,这比例直接飙升到 35%-40%,只能提价。阿尔卑斯的巧克力味硬糖,也因为可可粉成本占比大幅提升,零售价格上涨,原本 5 元一包 100 克装的,现在卖到 5.5-6 元。而且,随着巧克力类产品价格提升,消费者可能会选择其他替代品,巧克力在糖果中的核心地位,都快要不保了。
不过呢,也不是完全没希望。为了拯救巧克力,科学家和企业家们已经行动起来了。有的机构研究可可树的抗病性,希望能帮农民保证可可豆供应。一些生物公司用转基因方式,提取可可豆细胞在室内培养,生产可可粉和可可脂。美国还有家公司,把可可豆细胞放在装糖水的大啤酒桶里,让它们快速繁殖,一周就能成熟,而传统收获可可豆得六到八个月。他们还打算向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申请,把产品命名为巧克力呢。说不定以后,我们能吃到这种 “啤酒桶里长出来” 的巧克力。
宝子们,虽然巧克力面临消失的危机,但人类的智慧和努力,也许能让它继续留在我们的生活里。大家平时爱吃巧克力吗?有没有因为巧克力涨价,改变自己的购买习惯呢?快在评论区和我聊聊吧!觉得这篇文章有用的,麻烦动动发财的小手,点赞关注走一波,祝大家生活甜甜蜜蜜,好运连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