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华,男,1963年出生,辽宁沈阳人,国家高级烹调技师,国家名厨,资深级注册中国烹饪大师,国际烹饪艺术大师 , 辽宁省食雕大工匠 , 辽宁厨艺文化名师,日本IPA国际职业能力资格认定协会中华料理技师评审委员,世界中餐联合会国际中餐名厨委委员,中国烹饪协会名厨委员 , 辽宁省烹饪协会理事,辽宁省饭店餐饮协会名厨委委员,湖北省十堰市新丝绸之路交流促进会海外顾问,日本中部华侨华人美食促进会技术顾问,荷兰中厨协会国际专家高级顾问,北方厨艺协会名厨俱乐部副会长,香港国际厨艺交流协会国际荣誉顾问,亚洲名厨精英荟特邀评委。
从1983年正式踏入烹饪行业起,王建华大师先后师从全国“怀燕杯”得主刘汉威、辽菜泰斗刘国栋、世界雕刻大师齐欣等十多位名家,汲取众家之长,不断精进技艺。他曾历任紫光楼大酒店餐厅经理兼厨师长、沈阳日丰娱乐城首席厨师、沈阳市绿晶大酒店总厨师长、大地美食城总厨师长等职,积累了丰富的厨房管理与烹饪实践经验。2001年,他远赴日本发展,现就职于際コーポレーション株式会社,凭借深厚功底与创新精神,在国际舞台上绽放光彩,成为中国烹饪文化的杰出传播者。
多次参加国内外各种烹饪大赛获得特等奖、一等奖,荣获“烽火杯”饮食文化传播奖、全球弘扬中华饮食文化杰出贡献奖、建国七十周年辽宁饭店餐饮业发展终身成就奖以及辽宁省十大杰出青年等荣誉。此外,还受邀担任“鲁花杯”中餐烹饪世界锦标赛(个人赛)监审等餐饮赛事评委、裁判。2025 年他更是荣膺《国家名厨》第七卷国际篇入编人物,被授予国家名厨荣誉称号,这一荣誉不仅是对他烹饪技艺的高度认可,更是对他多年来在中日美食文化交流中所做贡献的肯定。
餐饮业看似平凡,但他却凭借不懈的坚持、努力和心中不灭的理想,在这平凡领域做出了不凡事业。他坚守着看似平凡的理想:用心做好每一道菜,热情招待每一桌客人,让每一位食客都吃得满意。而同时,他又极为高雅,善于在传统菜肴中巧妙融入各类雕刻绝活,使每道菜品宛如精美的艺术品,兼具美味与美感。他以平凡为基,高雅为翼,构筑起了属于自己的辽菜艺术人生。
“一只雄鸡引颈长啼,那红红的鸡冠,长长的羽毛,无不活灵活现,颇有呼之欲出之感。”,咋一看,一般人都会认为这是一幅田园山水画,其实这是王建华师傅刚出道时,《沈阳日报》对其雕刻作品的报道描述。王建华1983年开始学习蔬果雕刻,蔬果雕刻的原料为西瓜,西红柿等各种水果和白菜、萝卜、土豆等各种蔬菜。在蔬菜、水果上雕刻不同于木雕、石雕,这些原料大多比较柔软,没有韧性,因此怎样下刀,怎样运用刀法都深藏奥妙,绝非一日之功。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经过一番苦心钻研,王建华不仅娴熟地掌握了旋、切、刻等十几种刀法,还对各种花鸟虫鱼的形态了如指掌,可以用不同的蔬菜水果雕刻出十几种花鸟动物和人物。他雕刻的龙舟以其逼真的神态和活龙活现的造型赢得人们的交口称赞。
他烹制的《吉祥凤舟》、《蓬莱仙鹤》、《彩蝶明珠》、《孔雀开屏》、《龙王紫鲩》、《太极双丝》、《猪手洋菜》、《珍珠开边虾》等作品先后被《辽宁青年报》、《沈阳日报》、《都市青年报》、《辽沈晚报》、《辽宁经济日报》、《中华第三产业报》、餐饮杂志《辽宁酒饮商情》、《葫芦岛日报》、《都市家庭报》、世界中国烹饪联合会会刊《东方美食》等报刊杂志刊登以及被辽宁电视台、沈阳电视台等多家电视台专题报道,其本人也多次受到省市领导的接见和好评,这些荣誉都是王建华从厨生涯中辉煌时刻的见证。
凭着对烹饪事业的热爱与追求,王建华师傅潜心研究雕刻艺术,并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也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了饮食雕刻的艺术美。他说,只有怀着一颗热爱烹饪事业之心,才能不断提高自我,才能让博大精深的中华餐饮文化发扬光大。
从艺40多年来,因为手艺好,向他拜师学艺的人很多,他也乐意收徒,王建华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想让中华传统饮食文化发扬光大、就需要代代相传,让更多热爱饮食文化、热爱餐饮艺术的人掌握最好的烹饪技艺。王建华先后培养了众多国内外、省内外的徒弟,可谓是在厨艺界“桃李满天下”。
在收徒时,他并不单单是把眼光放在专业厨艺的培养上,更注重徒弟们个人素质的提升,在教会烹饪技能的同时,还教会了徒弟们为人处事的基本道理。他常常告诫自己的徒弟,做事要先做人,成功要先成人,只有先把人做好了、心无杂念,才能领会烹饪的精髓,才能把握好自己的人生方向。“立人先立志,育人先正己”,他一直教导自己的徒弟,不管是为人还是处事,都要谦虚,山外有山,人外有人,要学会博众家之长、补自身之短。学手艺时,时刻要抱着一颗谦虚好学的心,不懂就要问,不熟就要练,不能不懂装懂,一知半解,学习手艺,粗心马虎要不得,好的厨艺不光要表现出色、香、味、形、意这几个方面,更重要的是要用心去烹饪,用意去调味,只有做到一心一意,让食客感受到厨师的“一心一意”,才能让佳肴处处洋溢着幸福与美味!
逢年过节,王建华的手机总是响个不停,大部分都是来自天南海北徒弟们的祝福短信,对王建华来说,这些祝福就是他十几年来,坚持不懈地在厨艺相授道路上的精神力量,每每这时,王建华都有一种难以言喻的自豪感与成就感。
在工作中,王建华深感烹饪只有与艺术结合在一起,才会产生永久的魅力。为了追求完美,王建华在餐饮雕刻上一直进行尝试大胆的创新。他曾用黄瓜雕刻螃蟹,堪称一绝,既有立体感,又生动传神,凭借一手纯熟刀法雕刻出的螃蟹栩栩如生,颇有灵性,令观者无不称奇。他还匠心独用地用大蒜瓣雕刻出惹人喜爱的小鸡,用萝卜雕刻出手拄龙头拐杖慈眉善目的寿星老。用生姜片、红萝卜雕刻成各种各样的飞鸟、小虾、小花朵。观之,一股田园般的诗情画意扑面而来,别有一番情趣。
他常说“只要菜肴能让食客满意,平时我们再多的付出都是值得的”。正是这种“学一行钻一行,干一行爱一行。”的精神,激励着王建华不断探索、创新。他对创新的追求可谓是近乎痴狂,每到一个地方都要去探访寻找新食材,将每个地方的特色料理挖掘出来。“将最普通的原材料做成最不普通的菜品,将普通食材加入新食材烹制出新颖的菜品,将最常规的食材做成最不常规的菜品,在不丢失传统精华的基础上不断创新。”
厨艺如同生活,有一个探索、修炼、升华的过程。王建华说能在饮食行业一直坚持下来的根本动力,就是对饮食文化毫无条件的真爱与执着。正是因为这份执着与热爱,所以王建华师傅对自己的专业从来没有懈怠过,他总是不断钻研、力求做到精益求精,正是这种刻苦、勤奋的态度使其烹制出来的作品总是那样活灵活现。他不光钻研各种厨技、而且还购买了大量的书籍研读食品卫生、食品安全、食品文化知识。经过刻苦研读,再将所学的知识实践到烹饪技艺上,使他从辽菜、川菜、粤菜再到雕刻都大有精进、菜肴与文化深深的融合在了一起。
中国与日本是一衣带水的近邻,自古以来,两国间一直有着长期的文化交流往来。中日两国友好的基础是植根于两国人民对生活、对文化的相互理解,特别是中日两国在饮食文化方面的交流源远流长。
2001年以来,王建华在日本工作了24个年头。王建华师傅在日本工作期间,在继承传统烹饪技艺的基础上,博采各家之长,兼容并蓄,通过不断的努力,根据日本食客口味的要求,凭借高超的技艺和对日本饮食文化的钻研理解,将日本餐饮的工艺与传统的中华烹饪理念相结合,不断对现有菜品进行创新和改革,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烹饪风格和特色。赢得了广大日本食客的好评。现在王建华身兼数职,在中国国内是辽宁省越盈人才服务有限公司的董事长,经营着企业策划、企业咨询、高级人材推荐、驾校、对外文化交流等众多业务;另外在海外,做为日本美食同盟会技术顾问;IPA一般社团法人国际职业能力资格认定协会中华料理技师考试评审委员,一心致力于中华料理在日本的推广和创新。他凭借高超的厨艺,以及对创新菜的独到理解,为推广中华饮食文化在日本的发展、促进中日饮食文化的交流而努力着。
入厨40多年以来,王建华受过磨练、拿过高薪,得到了无数的荣誉,教授了100多位徒弟,今时今日他以平和的心态、精湛的厨艺,钻研和揣摩着中餐的未来发展与创新的方向。他受过传统老师傅的严格教诲,赶上了中国经济大发展的浪潮带给餐饮界的繁荣,十几年的海外烹饪经历,让他不断吸收新鲜的知识与创新的理念。
如今的王建华一如既往,时时听从自我心灵的呼唤,在饮食艺术中感悟生活,书写人生,雕刻出令自己、令食客满意的作品,用这份真挚的热爱和无穷的动力铺写着辉煌的厨艺人生。
奶油虾球
凤形鲍片
香煎银鳕鱼
碧绿鱼片
蚝味鲍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