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琳诊室】栏目致力于中医体质平衡、保健养生和呼吸系统常见病疑难病的预防治疗调理,介绍阴平阳秘健康生活知识,养肺护肺常识及肺康复。
诊室故事
林琳诊室
“林教授,我这咳嗽断断续续已经两个多月了,吃抗生素好一点,停药又反复,尤其早上总有一口痰卡着,很不舒服。”
今年60岁的邓先生来自广州,因肺炎住院治疗,出院后依旧反复咳嗽、咯痰,复查CT提示双肺下叶慢性炎症,后续使用多轮抗生素后病灶也没有消除,他感到非常苦恼。在朋友的介绍下,他来到了广东省中医院呼吸科林琳教授的诊室寻求帮助。
林琳教授仔细询问,刻下症见:咳嗽,晨起咯黄稠痰,伴有口干口苦,疲倦乏力,纳眠一般,二便调,舌暗红,苔黄腻中裂纹,脉浮弦。
结合影像学提示的肺部慢性炎症,林琳教授判断,这是“慢性肺部炎症”的表现,除了西医的抗感染、祛痰、止咳等治疗外,建议联合中医药协同治疗。
“你这是老炎症没清干净,肺气虚、痰热恋肺,”林教授解释说,“光靠消炎药不够,要帮你把正气扶起来,把痰火清出去。”
从中医的角度,该病属于“咳嗽”的范畴,四诊合参,属“痰热壅肺、气阴两虚”之证。于是,林教授为其制定了“补气清痰、调理肺脾”的中医个体化方案。
坚持调理2个月后,邓先生的咳痰量、咳嗽频次明显减少,精神逐渐恢复,不再觉得那么疲劳。林教授建议他继续巩固治疗,以改善体质、减少复发风险,并配合养肺功法辅助康复。
什么是慢性肺部炎症?
“慢性肺部炎症”并非一个标准的西医疾病名,而是指肺部感染迁延不愈或反复发作,导致肺组织长期处于慢性炎症状态的一类综合表现。多见于体质虚弱者或老年人群,诱因包括肺部感染治疗不彻底、肺结构异常、免疫功能低下等。
这类患者常表现为长期慢性咳嗽、反复咯痰,偶有低热、乏力、气短等症状,往往在天气变化、受凉或劳累后复发。肺部影像多提示肺纹理增重、片状模糊影等改变,反映出肺部炎症未清、局部功能未复。
慢性肺部炎症缠不休,怎么办?
慢性肺部炎症最让患者头疼的,就是痰多难清、感染反复。这类患者的肺部就像“积水的屋子”,分泌物易潴留、细菌滋生,加之局部清除能力下降,痰液常呈黄稠状,甚至带有腥味,提示气道内持续存在慢性感染。即便使用多轮抗生素,也常常效果不理想,难以彻底清除病灶。时间一长,让不少患者逐渐陷入“久病入虚”的状态,生活质量大打折扣。
正是在这一阶段,中医药展现出独特的调理优势。除了必要的抗感染治疗,如何改善体质、扶正祛邪,帮助身体消炎化痰,成为关键所在。对这类痰多、体虚、易反复的患者,中医通过整体调理、辨证施治,能够从根本上缓解症状、提升抗病能力,为慢性肺部炎症的康复提供了新的方向。
中医怎么看“慢性肺部炎症”?
中医并无“慢性肺部炎症”之名,临床多从“咳嗽”“肺痈”“痰饮”等辨证施治。
林琳教授认为,该病病机核心为“肺脾两虚、痰热内蕴、正虚邪恋”,贯穿“气虚”与“痰热”两大要素。肺炎的发生,多因外邪犯肺,郁而化热,痰热壅肺、咳嗽加剧,常用“清肺解毒、化痰止咳”的思路,缓解炎症反应。而在慢性肺部炎症的人群中,则常见“湿热留恋、气阴两虚、脾肺同病”,痰湿困肺,肺气难宣、清肃无力。此时强调“清肺化痰、补气养阴、健脾益肺”,帮助恢复肺的自净能力。
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林教授尤重“清气化痰”这一核心治法:既要清热化痰、润肺止咳,也要益气健脾、提升体力。治疗中讲求“清不伤正、补不留邪”,力求在抑制炎症的同时恢复肺功能、改善体质。这种从整体出发、辨证分期的调理方案,已在临床中取得了大量慢性肺部炎症患者的积极反馈。
日常调养建议
01
饮食调护
慢性肺部炎症患者饮食宜清淡、忌油腻厚味,少食寒凉辛辣、生冷甜腻之品,避免助湿生痰。推荐以下两款膳食,有助于改善体质,减轻症状
①五指毛桃沙参麦冬汤
材料:五指毛桃30克,沙参15克,麦冬15克,瘦肉适量,清水适量,盐少许。
做法:将五指毛桃、沙参、麦冬洗净,瘦肉切块焯水去血沫;所有材料放入炖锅中,加清水煮沸后转小火煲1小时,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益气养阴、润肺止咳。
适用人群:长期咳嗽、少痰或痰不易咯出、口干咽燥、乏力怕冷、舌红少苔的气阴两虚型人群。
②猫爪草鱼腥草汤
材料:猫爪草30克,鱼腥草30克,猪瘦肉400克,盐适量。
做法:猪瘦肉洗净切块,焯水去血沫;将猫爪草、鱼腥草、猪瘦肉一同放入煲中,加水适量,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煲1小时,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清热解毒、化痰止咳。
适用人群:咳痰黏稠黄、咽喉不适、舌苔黄腻、口苦口干、易上火的痰热内蕴型人群。
02
功法调理
除了药物调理,林教授还建议慢性肺部炎症患者坚持练习《宗元养肺功》。这是林琳教授专为慢性肺病人群设计的一套中医呼吸导引功法,通过开胸理气、引动肺气、畅通经络,帮助改善肺功能、减少痰液滞留。
每天坚持10分钟,配合中药治疗,有助于增强肺气,减少咳痰,改善疲乏,提振精神,调节呼吸,预防复发。
广东省中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广东省中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成立于1979年,现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及中医优势专科,并被认定为首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区域中医(肺病)诊疗中心、国家PCCM规范化建设优秀单位、中国康复医学会呼吸康复规范化建设单位。
专科构建了“五位一体”中西医协同诊疗体系,整合了呼吸内科、呼吸重症监护室(RICU)、肺功能科、支气管镜介入中心、科研创新团队及慢病管理门诊,形成了覆盖呼吸疾病全生命周期的精准防治网络。针对慢阻肺、哮喘、慢性咳嗽、肺结节、间质性肺病等常见及疑难病,制定了独具中医特色的诊疗规范,疗效显著。
专科首创以慢阻肺为重点的“培扶宗元”学说,创编了康复锻炼的“宗元养肺功”,研发出健脾益肺颗粒、升芪益肺颗粒等系列院内制剂,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广东省科学技术特等奖,临床和学术水平在全国中医院处于领先地位。
供稿 | 广东省中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初审 | 庄映格
审核 | 王军飞
审定 | 陈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