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刘颖
出品丨大V商业
一家营收百亿的公司,即便是巅峰时期每年的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只有寥寥数亿,甚至最低到0.4亿元,这就是三只松鼠一直被诟病的营销费用过高的问题,其销售费用每年十几亿,最高的时候达20多亿。
当然,作为食品企业三只松鼠另一个被诟病的,就是“贴牌”导致的食品质量和安全,以及不高的毛利率。
简单来说这是一个产业链条的因果,营收-成本=毛利,毛利-费用等支出=净利润,因为(早期)没有工厂导致产业链条冗长毛利率低,因为营销费用高导致净利润低。
三只松鼠作为链条的最下游,把利润都留在了各个链条,这就是三只松鼠过去的问题,也是章燎原需要着手的地方。
从近期三只松鼠的变化来看,章燎原显然是想开了,一边是疯狂地扩品类、做线下,一边是建工厂,做供应链。
近期,章燎原则是疯狂地进行线下渠道拓展,除了重视经销商渠道外,还有一分利便利店和全品类生活馆。此前,三只松鼠还拟收购拥有1800家线下门店的量贩零食品牌爱零售,只不过随着三只松鼠业态的变化已经双方的谈判进程,三只松鼠“弃购”了后者。
▌1、三只松鼠的年报里,已经没有“量贩”两个字
2022年和2023年作为量贩零食的大年,无论是三只松鼠还是良品铺子,都在通过投资或者开设新业务的方式积极拥抱量贩零食。
三只松鼠对于量贩零食的态度,实际上在悄悄改变。
比如在2024年年报中,三只松鼠罕见地没有出现“量贩”两个字。
对应的是,三只松鼠创始人章燎原在线下渠道和线上销售方面,都进行了猛烈的“补课”。今年5月的三只松鼠生态大会上,其一口气发布了33个子品牌,其中包括2个新的线下业态。
理解三只松鼠的变化,就要明白其最早是一家纯互联网销售的淘品牌,也有过线上烧钱和线下踩坑的经历。这次的业态大扩张背后,是休闲零食经历了量贩零食的冲击,以及正在面临着线下零售多元化的大爆发。
近期,三只松鼠再次成为舆论的焦点,其终止了对爱零食的收购协议,二者甚至要对簿公堂。
6月16日,三只松鼠发布公告称终止对爱零食的收购,并表示由于双方未签订正式的投资协议,对自身没有经营影响。
关于收购终止的原因,爱零食创始人唐光亮公开发布的信息中提到,双方在股权估值、经营权归属等核心条款上存在根本性分歧,并透露已起诉三只松鼠。
唐光亮指出,三只松鼠人员在谈判期间曾多次前往长沙与爱零食的竞争对手“零食优选”进行洽谈,他认为此举意在向爱零食施压以压低其估值。
他提及,三只松鼠最终提出的投资金额方案从最初包含发展基金、改善生活费及股票的版本,经历多次调整后变为2000万元。而2024年10月时,三只松鼠宣布通过全资子公司拟以不超过人民币2亿元收购爱零食的控制权或相关业务及资产。
6月24日,针对爱零食提出的争议,三只松鼠方面表示暂不回应,仅表示:“法律的问题交给法律,祝福爱零食能自我发展得很好。”
三只松鼠和爱零食闹掰背后,可能是量贩零食最好的时候可能也过去了。
从爱零食的数据来看,门店增速放缓是客观事实。
爱零食和三只松鼠签订收购协议时的门店数量为1800家,并定下2025年达到5000家的目标,但6月的门店数量才2000家,远不及预期之外。
从行业来看,龙头企业鸣鸣很忙提交招股书时门店数达到1.4万家,另一家好想来的母公司万辰集团今年的最新数据也是达到了1.5万家门店,行业可能已经到达了天花板。
▌2、三只松鼠业绩转折
去年拟收购爱零食时,三只松鼠还处在水逆期。整个休闲零食行业受到量贩零食的冲击,业绩和利润都在下滑。
三只松鼠的营收自2020年开始负增长,营收一路下滑从2019年的101.73亿元下降到2023年的71.15亿元,下滑幅度超过30%。
三只松鼠的利润也受到了影响,尤其是在2022年三只松鼠的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只有4100万,当年增速为-87.33%。
(三只松鼠营收增长情况,图源自Wind)
休闲零食企业也纷纷开启了降价。
受到量贩零食的冲击,包括三只松鼠、良品铺子等头部的休闲零食品牌都不得不开始了降价,三只松鼠提出了高端性价比,良品铺子则是直接进行了大幅降价。
三只松鼠2022年底提出要走高端性价比路线,同年,良品铺子也宣布实施成立17年来最大规模降价,对300余款产品进行了平均22%的降价,最高降幅达到45%。
三只松鼠的业绩在2024年上半年出现转折,开始恢复增长。2024年上半年,三只松鼠营收50.75亿元,同比增长75.39%,净利润2.9亿元,增长88.57%。
2024年三只松鼠营收重回百亿规模,核心方式就两个,
在2024年的生态大会上,章燎原表示三只松鼠接下来的目标是三年200亿,其战略核心是在高端性价比之下,实行全渠道销售策略。
针对全渠道战略,三只松鼠提出了D(短视频)+N的渠道架构。三只松鼠将以传播效率最高的短视频平台为基础,进行规模和内容打造,以最短时间铺到全渠道。
▌3、章燎原大“补课”
三只松鼠自2024年半年报业绩出现回暖后,整体的经营重心发生改变。
今年5月的生态大会上,三只松鼠一口气公布了33个新品的发布,其中包括饮料、日化、咖啡、水饮、预制菜、女性用品等多个领域。
更早之前,第十届中国快消品创新大会上,三只松鼠就已经公布要进军饮料行业,并推出了60款硬折扣单品。
另外在渠道上,三只松鼠还推出了全品类生活馆与一分利便利店两种线下新业态。
章燎原过往发表的个人视频中,早已经透露出一份利便利店等业态,主打平价策略。其货盘由40%自有品牌、30%行业大牌、20%网红品牌及10%区域特色商品构成,致力于打造高频次、高性价比的购买场景。
据三只松鼠的数据,今年以来一分利便利店已开出4家门店,预计年底签约门店将超过500家,还将推出社区店、校园店、办公店、工厂店等多种店型。
另一业态全品类生活馆,则是定位为自有品牌全品类零售空间,比如三只松鼠新开的“三只松鼠生活馆·阳光之城店”精选上架超1000款产品,覆盖现制烘焙、生鲜蔬果、米面粮油、婴童宠物等近20个生活核心品类,自有品牌矩阵涵盖小鹿蓝蓝、围裙阿姨等子品牌。
三只松鼠业态大扩张也给市场带来疑惑。
对于一年前还深陷营收下滑、利润缩减的三只松鼠来说,在业绩刚变好之后就大举向多个业态扩张,这种行为就像是“刚从ICU出来就进了KTV”。
但是我们看三只松鼠的这些行为,其实总结下来就是对之前三只松鼠历史的某种程度的否定和醒悟。
大家都知道三只松鼠是一个淘品牌,其发家和壮大都是在淘宝体系内,尽管三只松鼠在初期获得的爆发式的增长,但很快也遇到了线上渠道的发展瓶颈。
线上体系的问题就是流量费用越来越高,品牌为了获得销量不得不投放大量的广告,这导致销售成本过高冲抵净利润。这也是为何年营收百亿规模的三只松鼠利润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
正如元气森林的唐彬森意识到线下才是消费品的主战场,章燎原的动作也差不多是重返线下的一系列动作。
24年的生态大会上章燎原就意识到,中国现有的万亿零食市场中,线上占2成,线下占8成。其中,线下8成中,百强连锁占到2成,还有6成在BC门店。
这也是一分利便利店和全品类生活馆成为章燎原寄托的原因。
线上品牌做线下店也存在一些问题。三只松鼠之前探索过线下店,无论是加盟还是直营的模式,却都难逃产品相对单一、价格体系混乱的问题。
章燎原这次的策略是,通过扩张品类,通过饮料、日用品等多种组合,来填满自己的社区店和综合店的空间,弥补单一零食无法吸引足够客流量的难题,这是章燎原的意图。
值得注意的是,在22年、23年报里重点提到的量贩渠道,24年报里三只松鼠已经不再提及,取而代之的是,三只松鼠年报提到,
“社区折扣超市等新兴零售模式迅速发展,凭借贴近社区、商品丰富、价格优势等特点,成为越来越多消费者的购物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