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荣昌的区委书记高洪波,近期办了一件“小事情”。
他带着人大代表、劳模、教师、创业者养猪的、做药的、搞食品的,呼啦啦两桌人,下了顿馆子。
末了,袖子一撸,“今天我来买单。”
账单一拍:1100块。
菜单也亮出来:回锅肉、毛血旺、辣子鸡丁……家常得不能再家常。
这件事呢,很快就引发网络热议,为什么呢?
因为太“不正常”了。
这“不正常”,恰恰照见了多少官场饭局的“正常”是何等鬼祟!
想想看平日里某些“公仆”们的饭局是个啥光景?
门呢得做得很厚很重,最好还要有个密码锁;窗户呢窗帘得拉得严严实实的,一点风都别想透进来;地方呢得是那种很私密的会所,或者很隐蔽的包厢,那招牌呀,恨不得都用摩斯密码来写;至于菜单呢?
那是机密。
价格?
更是绝密。
买单?
那简直就是一笔乱账呀,有签单的,有挂账的,老板很“懂事”地就给免单了,要不就直接由一个神神秘秘的“小金库”给消化掉了。
一顿饭吃完后,那感觉就像是在做什么偷偷摸摸的事,心里慌得不行,就跟地下工作者秘密接头一样,吃饭的样子都显得鬼鬼祟祟的。
为啥?
因为心里有鬼。
要么吃的是不该吃的请,要么花的是不该花的钱,要么议的是见不得光的事。
那顿饭吃起来呀,就算是山珍海味也尝不出什么香味儿,反倒跟在嚼裹脚布似的,满嘴巴都是那种让人忌讳的感觉和心里发虚的滋味。
这,也叫吃饭?
高书记这顿饭,吃得那叫一个敞亮。
地点选在街边一家平常的餐馆,满是市井的味道;来的人各式各样,都是本地实实在在干活、挥洒汗水的那类人;目的也很明确简单——“体验荣昌的营商环境,感受真实的人间烟火”;最关键的是,账单和菜单都大大方方地摆着!一共1100块,两桌人人均几十块,花多少自己决定,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就好像在官场那个神秘莫测的“饮食黑森林”当中忽然亮起了一盏很亮的白炽灯,把那些已经习惯了在阴暗处大吃大喝的人的眼睛都弄得很疼。
原来,书记吃饭,也是可以坐在大厅里的,
原来公务人员买单,也是可以拿出手机扫码支付的?
原来一顿饭的花销,是能摊在阳光下让老百姓瞅瞅的?
这反差,太强烈。
强烈到让那些习惯了暗箱操作、习惯了“舌尖上的腐败”的人浑身不自在。
他们大概在嘀咕:老高你这不是坏了规矩吗?
以后我们还怎么愉快地“工作餐”?
有人说,不就是吃顿饭晒个单吗?
至于这么大惊小怪?
至于。
太至于了,
这顿饭的“含金量”,绝不仅仅在于带动了多少消费——虽然这也很实在。
它的真正价值,在于捅破了那层横亘在权力与民众之间、关于“吃”的厚厚窗户纸,在于用最日常的行动,重新定义了什么是“正常”。
它响亮地宣告:公职人员也是人,也有正常的社交需求、人情往来,也需要下馆子吃饭!
只要是自己掏腰包,只要消费合理合规,吃个饭天经地义,何须遮遮掩掩、如履薄冰?
整治违规吃喝,是刮骨疗毒,是斩断伸向公款和商人腰包的“权力之筷”,绝不是要把干部们都逼成不食人间烟火、断绝一切正常交往的苦行僧!
高书记这顿饭,吃的就是个“理直气壮”,吃的就是个“身正不怕影子斜”。
他通过自己的实际行为,狠狠地给那些搞“一刀切”导致“草木皆兵”情况还把正常消费都给污名化的那种懒惰且愚蠢的政策一记耳光。
原来杜绝违规吃喝和正常下馆子请客,从来就不矛盾!
矛盾的是某些人心里那点见不得光的算计,和某些执行者手里那把不分青红皂白的“剃头刀”。
从另一个层面来讲,这一顿饭体现出了权力所该具备的那种“清晰可见”以及“平常心态”。
长久以来,某些官员的消费,尤其是“一把手”的消费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成了某种不可言说的禁忌。
吃什么?
跟谁吃?
谁买单?
花了多少?
统统讳莫如深。
这种把事情搞得很神秘的做法,正好是产生猜疑、让谣言越传越厉害的地方,也是导致“官民之间有隔阂”的一个重要基础。
老百姓看不见,就只能凭想象,而想象往往滑向最坏的深渊。
高洪波偏不。
他非要把这层遮挡的东西给扯掉,把那由区级最高领导参与的饭局,弄成像街坊邻居一起吃饭那样的样子。
菜单、账单,就是最好的“说明书”。
这叫什么?
这就叫“权力透明化”的基层实践。
这就叫“身正不怕影子斜”的底气。
当权力不害怕被查看时,当消费不需要偷偷摸摸时,谣言就自然没有立足之地了,信任也就有了可以生长的地方。
他这是在用一顿饭告诉所有人:看清楚了,公职人员的正常生活,没什么见不得人的!
经得起看,更经得起晒。
这比一万句空洞的“欢迎监督”都有力。
金庸笔下,令狐冲最可爱在哪儿?
就在于那份混不吝的坦荡!
不管你是那些有名望的正派人士,还是那魔教里的怪异之人,要是想喝酒了呢,就往路边的小店里一坐,哪怕那酒质量不好,喝起来也很畅快;要是没钱了,被店里的小二追着骂,也不会生气。
因为他心里没鬼。
高书记这顿饭,就吃出了几分令狐冲的坦荡气。
请的都是本地干实业的、教书育人的、代表民意的,在街边馆子,点着家常菜,自掏腰包,晒单公示。
这种姿态直接传递出了强烈的信号:我身为区委书记,行为很端正,坐姿也很挺直,和大家是一样的人,没有把自己当作需要被供奉着的“官老爷”。
这份带着市井生活气息的“平常心”,在那种等级划分得很清楚、特别注重场面规格的一些官场环境当中,显得格外珍贵。
它拉近的不是物理距离,是心理距离。
它向荣昌的百姓与企业家传达:你们的书记,既乐意又有胆量跟你们一同坐在同一张桌子旁,享用同一锅饭菜。
这份很贴近实际的东西,本身就相当于最好的吸引商业投资的环境宣传了——比那些喊口号的强多了!
所以,别小看了这1100块的账单,
它就跟一面能照出妖怪的镜子似的,把一些官场饭局那又猥琐又不堪的样子给映出来了;它更如同一把钥匙,想把那扇因为太害怕惹嫌疑而自己关得死死的大门给打开,让权力能吸纳些平常的“人间烟火”。
高洪波用行动示范:看清楚了,这才叫吃饭。
吃得坦荡,吃得干净,吃得理直气壮,吃得与民同乐!
当更多的“高洪波”敢把公务人员的正常消费放到阳光下时,当晒菜单、晒账单从不是新闻而变成常态后,那些真的见不得光的大吃大喝,就会如同暴露在强光下的蟑螂一样,没有地方可藏,完全失去滋生的土壤。
这顿饭,吃的是人间烟火,亮的是权力底色。
这,才叫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