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内蒙古,你会想到什么?
当其他地方的孩子还只能从课本上了解牛羊长什么样子时,内蒙的孩子已经在马背上学会了奔跑。
当别人还在喝着添加了各种添加剂的牛羊、羊奶时,内蒙人端着热乎的牛羊奶正喝得痛快。
这里的天空触手可及,这里的草原一望无际,它是“诗和远方”,也是内蒙人世世代代生长的地方。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神秘的内蒙,看看他们饭桌上的家常菜,这些家常菜在当地稀疏平常,但是出了内蒙在外地却混不下去,看看你吃过几道。
拔丝羊尾
当地人叫“酥白肉”,如果不是四十五岁以上的人,根本不知道它的存在,而“酥白肉”,则是九十年代以前的一种美食。
现如今很多餐馆都没有,这也是当地上了年纪的人小时候的一道传统美食,只有在春节期间,才能品尝到,口感香醇,外酥内软,油多,没有一丝膻味,甚至连羊尾的油脂都不会有。
大名鼎鼎的汪曾祺老师也尝过,称:一辈子忘不了的气质。只有亲身品尝过,你才会知道它的不凡,只有品尝过它的人,才会知道它的真正意义!
炖羊杂
又称“羊杂碎”,是内蒙古地区的一道名菜。这道菜在北方也是常见的,但是因为羊肉的质量,所以制作出来的气质和气质也是各不相同。
这道烩羊杂,取自内蒙古的家畜,将羊的各类内脏等清洗干净,然后倒入一口带有特殊调味品的大铁锅中烹制而成。烤好的羊肉香味扑鼻,奶白的汤汁,鲜美的肉质,在寒冬里喝上一口,就会觉得浑身暖洋洋的。
蒙古人每天早晨都要来一碗热乎乎的羊肉汤,这是一种很好的开始。但一些外地来的人,一听这道菜,就会感到一阵反胃,不敢再吃了。
网油包羊肝
内蒙古人以爱吃羊而闻名,他们不但爱吃羊,而且还爱吃羊的内脏。这道内蒙古人最喜欢吃的就是这一锅油煎羊肝。
网油就是羊油,如果一只羊的脂肪含量很低,那就很难吃到。其制作方法也不算太复杂,通常是先将羊肝包入羊油中,然后放到木炭上烘焙30分钟。烤好的羊肝,被羊油包裹着,不会被烤焦。
羊肉的油脂在高温下溶化,渗透到了里面,这样就不会呛到了。蒙古人最喜欢的就是一口一口地吃,让它的气质在嘴里弥漫开来。不过,不少外地来的人,却是无法忍受羊肝的腥臭,觉得难以下咽。
糖醋驼峰
大家都知道内蒙古人喜欢吃牛羊肉,却不知道他们也喜欢吃骆驼。而骆驼肉峰,则是八大奇珍中的八大珍品,其滋味别有一番风味。
这道糖醋驼峰的做法,就像是糖醋排骨一样。不过气质也是千奇百怪,松软酥烂,一口咬下去,满口都是香味。酸甜驼峰是内蒙古人的一种美食,但很多外地人觉得它外形怪异,难以下咽,不想吃。
清汤牛尾
是一道内蒙古的传统美食。这是内蒙古有名的美食,男女老少都爱喝。一看菜名就是用牛尾做成的,制作起来也很容易。
将牛尾切成薄片,放在平底锅中焖煮,加入料酒、盐等佐料。等到牛尾颜色变了,厨师才会将其捞出来。
牛尾汤是一道上等的食材,汤汁鲜美,气质鲜美,而且很有营养。对于牧民来说,这是最好的美食。但在别人看来,这是一种被分手的食物,无法食用。
羊肉松
在内蒙,羊肉松是一种深受各民族喜爱的特色美食。对于肉质的部位要求也很高,是用羊的腿和腰上的肥肉最好,先将羊的肌肉、筋腱、脂肪等统统剔除,再按照肌肉的纹理将其切成条,再用来蒸、炒、揉。入口绵软,鲜香无比。
烧罕鼻
呼和浩特市的一道特色美食,是以驼鹿鹿鼻为主要原料,驼鹿是世界上最大的鹿,其庞大的身躯被称为“森林巨人”。
很多到呼和浩特来的游客会品尝手扒肉,却因为这烤罕鼻这古怪的名称而错失了这道美食。实际上这道菜鲜美爽滑,富含骨酸和高蛋白,是一道不可多得的美味佳肴。
以上这些菜品都是内蒙本地人常吃的菜肴,但外地人看了却连连摇头,你还知道哪些内蒙美食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