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年轻人出门,谁不先看看小红书或者大众点评呢?
“疫情放开后 各地的旅游市场都在复苏 哪里都是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漳州古城也是使出了浑身解数 做了不少活动来增加曝光度和热度确实卓有成效哦~明显游客多了起来门店也开的越来越多给古城点个赞。如果每个月都能定时定点做个什么探花郎游街抛绣球之类的古风活动就更完美了
推荐理由:孔庙是一定要去的。汁是一定要喝的,鸡仔胎是一定要吃的哈哈哈哈,还有李太忙手枪腿是一定要排队的,还有四果汤、肉粽、和尚豆干面、卤面、一番烤肉片仔癀…….总之 作为吃货一定要来漳州。”
“烟火气十足的古城|漳州古城最美拍照地——闽南这座被低估了的千年古城
在南方骑楼看到挺多
但是红砖骑楼是真漂亮
这里是【漳州古城】
古城的人都养着猫猫狗狗
光是撩猫逗狗我都玩了半天
游玩线路
百货大楼-延安南路-漳州文庙-台湾路-香港
路一江滨公园
延安南路
算是漳州古城的中轴线
老街两边是典型的闽南骑楼式建筑延安南路以西是保存比较老的建筑。。。。。”
这文体,妥妥的小红书。
找了一个小雨的中午,第一次走进漳州古城。或许是下雨的关系,也可能不是节假日,古城中倒是有一丝我期待的静谧。
如果从现代无人机的视角看,漳州古城地处九龙江西溪北岸,具有1300多年历史,是历史城区的唐宋子城,福建省保存最完好的唐宋城池之一,也是中国第一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果从历史的无人机视角来看,漳州自唐贞元二年(公元786年)建城,宋咸平二年(公元999年)挖掘壕沟环抱子城,先后多次改建扩建,但城址未动,宋有唐痕,清留明迹,城脉绵绵不断。确是古城无疑。
这里的一条小河渠都是海上丝绸之路的毛细血管。两岸的垒石明清无改,任流水从月港从十三行讲述到“海丝”。
这就强过一半只靠臆想建造的“古城”了。
这是漳州古城扬名立万的第一个字:真。
猜灯谜,有灯谜艺术博物馆。别说,猜了两个我还真没猜出来。漳州灯谜历史悠久,盛于明清。被海内外谜友誉为“中华灯谜第一乡”,中国人含蓄,话不说透,这是灯谜传承的文化背景,幸哉,被漳州古城承载了下来。
漳州的布袋木偶,是靠指上功夫让武松打虎,让霸王别姬,让偶人有了灵魂。漳州布袋木偶戏“源于晋,兴于明”,早在万历年间就流传到东南亚和台湾地区。布袋布偶戏和漳州木偶头雕刻是中国唯一双文化遗产,也列入了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实践名册。堪称漳州一绝。
猜谜和木偶,别的地方比不过吧?这是扬名立万的第二个字——绝。
有的古城整旧如新,一点看不出原来的韵味,似乎只是一个楼盘的名字;有的古城整旧如旧,将原住民迁出,将后期的建筑物拆除,追求风格的完全归旧统一,民有所怨也是难免;漳州古城护古城,留后建,古建和后建之间有差异,也有融洽,毕竟历史是一个剖面而不是断层,给人的感觉才是真实的。具体看图片吧,这是漳州古城立万的第三个字——融。
这是白天印象。真是有缘,当晚又夜游古城。
夜色中的漳州古城别有一番气象。比白天更妩媚且有烟火气,无论有没有游客,他们都在街面上的餐桌上哄着不好好吃饭的孩子;吃过饭的人家,在闲在地喝茶,聊天话闲,游客在身边走过。住在古城里的原住民,家家都有小生意,哪怕是做糕点、编笊篱这样的琐碎营生,这是他们的生活,生活没有改变,身边的游客是他们的客人,没有客人,他们依旧生活。
这是漳州古城立万的第四个字——活。
中国共有2800座已开发或正在开发的古城镇,数量稳居全国第一。
有“真”、“绝”、“融”、“活”这四个字的,还真不多。——最后一段中稳居全国第一改为“稳居世界第一”
(欧洲时报记者马林报道)
编辑:chuxuan
- THE END -
(转载请注明微信公众号“向东向西eastwest88”。)
点“在看”把好文章分享给小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