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 年三十,也就是“除夕”。这天,是人们吃、喝、玩、乐的日子。北方人包饺子,南方人做年糕。水饺形似“元宝”,年糕音似“年高”,都是吉祥如意的好兆头。除夕之夜,全家人在一起吃“团年饭”,有一家人团聚过年的味道。吃团年饭时,桌上的“鱼”是不能动的,因为这鱼代表“富裕”和“年年有余”,象征来年的“财富与幸运”,它属于一种装饰,是碰不得的。相传在远古时候,我们的祖先曾遭受一种叫“年”的最凶猛的野兽的威胁。人和“年”斗争了很多年,人们发现,“年”怕三种东西,红颜色、火光、响声。于是在一个冬天的夜里,人们在自家门上挂上红颜色的桃木板,门口烧火堆,夜里通宵不睡,敲敲打打,把“年”吓得跑回深山,再也不敢出来。夜过去了,人们互相祝贺道喜,大家张灯结彩,饮酒摆宴,庆祝胜利。为了纪念这次胜利,以后每到冬天的这个时间,家家户户都在门上贴红纸对联,点灯笼,敲锣打鼓,燃放鞭炮烟花;夜里,通宵守夜;第二天,大清早互相祝贺道喜。这样一代一代流传下来,就成了“过年”。
房:一般有两间正房,门向南开,外屋是厨房,里屋有三铺炕,西炕为贵,北炕为大,南炕为小。来客住西炕,家中长辈多住北炕,小辈住南炕。饮食以面食为主,爱吃粘食;逢年过节吃饺子,农历除夕晚饭吃手扒肉。民族风味食品有白煮猪肉、炙猪肉及糕点“萨其玛”。萨其玛是满语,汉语叫金丝糕,香酥可口,油而不腻,是满族人民喜爱的传统食品。服饰演化较快,满汉服装逐渐趋于一致,满族的旗袍曾经流行各地,现在仍为城市女性青睐。婚俗:各地差别较大,有的地方是男方请媒人到女方说亲,先后要去三次,每次都携带一瓶酒,到第三次才知道是否成功,所以有句俗话叫“成不成,三瓶酒”;东北南部从定婚到完婚,要经过“换盅”、“问话”、“过柜箱”、“压炕钱”、“拜天地”、“分大小”等过程。丧葬:行土葬,忌在西炕或北坑死人,人死入棺后从窗户抬出。节日有春节、元宵节、二月二、端午节、中秋节等。礼节与禁忌:满族孝敬长辈,重视礼节。行路遇上长辈,要侧身微躬,垂手致敬,等长辈走过再行;小辈要给长辈请安;小辈媳妇要给长辈装烟。亲友见面,握手互致问候,有的行抱腰接面礼。满族以西为上,室内西炕不得随意坐人和堆放杂物。最主要的e69da5e6ba907a686964616f31333335336362禁忌是不打狗、杀狗,不吃狗肉,不戴狗皮帽,不铺狗皮褥;忌讳戴狗皮帽或狗皮套袖的客人,据说这是因为狗在满族先人的长期渔猎生活中起到了帮手作用,人们不忍食其肉,于是逐渐形成了忌食狗肉的习俗。
上一篇:中国有那些世界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