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月”是我国云南傣族地区流行的习俗。根据傣族的民间传说,月亮是天皇第三个儿子岩尖变的。岩尖是一位英勇刚强的青年,他曾率领傣族人民打败过敌人,赢得了傣族乡亲的爱戴。后来,他不幸去世,变成了月亮,继续给傣族人民带来光明。所以每到中秋节,傣族人都要举行“拜月”活动来纪念他。
中秋节这天,傣族小伙子一清早就带上火药枪上山打火雀、野鸡;姑娘、妇女们忙着到池塘里捉鱼;老阿妈则忙着舂糯米,做大小不同的圆饼。在月亮升起之前,小方桌上就摆满了丰盛的食品,桌角上各放一个糯米圆饼,饼上插有一柱冷香。等到月亮从山林上空升起来时,就点燃冷香,全家老小开始“拜月”。然后,对空鸣放火药枪,以示对英雄岩尖的敬意。“拜月”后,大家围坐在小方桌旁品尝食品,共同赏月。
——本文选自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少年全球通》
傣族普遍信仰的宗教为南传上座部佛教。傣族建筑是干栏式竹楼。傣族禁忌有进佛寺要脱鞋袜,忌从家中火塘上面跨过,忌摸小和尚的头顶,忌砍“神树”。泼水节是傣族的传统节日。节日清晨,青年男女上山采摘山花和树枝制成花房,连同供品抬到佛寺,并在佛寺园中堆沙塔三五座,塔尖插竹枝,围塔而坐,听佛爷诵经,有预祝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之意。中午时担清水浴佛。礼毕,青年男女到佛寺外互相泼水,以示祝福。此外还举行赛龙舟、丢包、点孔明灯及唱歌跳舞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