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祭祖
每年的十月一为传统的祭祖节,且它多在霜降节气中。因此每到这一天,人们就会举行祭祖仪式,将冥衣放在坟前,其意思是天冷了,给先祖送上保暖的衣物,也表达对先人的一种思念。
当然,也有一些地方霜降时有“送芋鬼”的习俗,用上瓦片堆积成河内塔,并烧上柴火,等到瓦片烧红后将塔推倒,之后将芋头放在瓦片上,也就是“打芋煲”,再其后就是将瓦片扔在村外,从而寄托着“辟凶迎祥”的愿景。
霜降至,4风俗、3忌讳不能忘!老农:“霜降有2怕”,哪两怕?
2、赏菊
菊花作为一种深秋盛开的花,一直可开放到霜降之时,而古代菊花有“长寿吉祥”之意,因此在霜降时不少人也会去野外赏菊。菊花有100多个品种,各有其姿色,而下霜之时更显菊花的傲骨。
因此,古代霜降时不少地方组织菊花会,赏菊、饮菊花茶、喝菊花酒,以表示对其的喜爱和敬重。
3、吃柿子
霜降之时也是柿子成熟之时,此时的柿子不再苦涩,且肉多皮薄,食用口感更为美味甘甜。而此时吃上柿子,可很好地补充糖分、维C等,是不错的御寒食品。同时,在古人看来,柿子寓意着事事顺心。
霜降时有“进补”的说法,除了吃柿子外,人们也会吃上羊肉、鸭肉,以补虚驱寒。
4、登高
霜降之时,天气已经开始变冷,此时大家也会穿上偏厚的衣物,且变得不爱出门。其实此时更适合登高,这样可很好的锻炼身体,也能呼吸清新空气,让心情变得更为愉悦。因此,此时不少人都有霜降登高的习惯。
霜降节气的传统习俗有:
1、霜降赏菊。
听说古有“霜打菊花开”之说,所以登高山,赏菊花,也就成为了霜降这一节令的雅事。
2. 送芋鬼
有些地区,小孩以瓦片垒梵塔,在塔里放柴点燃,待到瓦片烧红后,毁塔以煨芋,叫做“打芋煲”,随后将瓦片丢至村外,称作“送芋鬼”。
3. 打柿子
在部分地区,霜降时节也是柿子成熟的时期。人们会用竹竿或长棍打柿子,以收集柿子晒干或制作柿饼。
4.祭祀祖先:
在霜降节气,人们会进行祭祀祖先的活动。他们会准备祭品,如水果、食物、纸钱等,摆放在家中或祠堂中,向祖先表达敬意和怀念之情。
5、登高远眺
过去,古人在霜降节气时,通常会前往户外登高远眺,此时天气渐冷,户外运动可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呼吸新鲜空气,让大家心情大好,也可一览深秋的美景。
寒露的风俗是有赏菊,登高,饮菊花酒。
霜降时节,在一些地方一般要吃红柿子,不然整个冬天嘴唇都要裂开了。
1.霜重见晴天,霜打红日晒。
2.霜降碧天静,秋事促西风。
3.霜降有霜,稻像霸王。
4.秋雁来得早,霜也来得早。
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斗指戌;太阳黄经为210°;于每年公历10月23—24日交节。进入霜降节气后,深秋景象明显,冷空气南下越来越频繁。霜降不是表示“降霜”,而是表示气温骤降、昼夜温差大。就全国平均而言,“霜降”是一年之中昼夜温差最大的时节。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很小的时候我们就开始背诵的节气歌,想必大家都熟悉吧?但是他是怎么形成的呢?每个节气代表什么意思,你知道吗?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广大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甚至被称为我国第五大发明。始于商周,成于秦汉,公元前104年邓平等人制定《太初历》将二十四节气定为历法。每节气之间相隔半月左右,每月两节气,每个季度分六节气。
春季: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夏季: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秋季:立秋,处暑,露秋,秋分,寒露,霜降。
冬季: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那么,“二十四节气”的制定原理又是什么呢?其实它是古人根据北斗七星(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斗柄指向来确定的,即“斗柄指东,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故“二十四节气”又名“星辰历”。
沿用至今的则是明朝(1654年)依据太阳黄经度数划分的方法制定的“二十四节气”。即太阳在回归黄道上的位置(太阳黄经度数)来定的,将黄道面看成一圆,即360°,将其划分为24等份,每15°一等份,以0度起点为春分,此时太阳直射赤道,当日昼夜时间相等。而后太阳光则由直射赤道逐渐北移到北回归线,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我国为节气为“夏至”,当日为一年中白昼最长。此后太阳光由北向南回归赤道,再次直射赤道时,节为“秋分”,当日昼夜时长相等。当太阳光南移至南回归线时,时值“冬至”,当日为一年中黑夜最长,随后太阳光由南回归线往北移……如此周而复始,春发夏练秋收冬藏。
霜降后面是什么节气
霜降后面是立冬节气。立冬是公历每年11月7日或8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9个节气,霜降表示秋季即将结束,而立冬表示冬季即将开始。所以霜降和立冬都是过渡性节气。习惯上,我国人民把这一天当作冬季的开始。冬,作为终了之意,是指一年的田间操作结束了,作物收割之后要收藏起来的意思。每年11月7-8日之间迎接立冬的到来。立冬过后,日照时间将继续缩短,正午太阳高度继续降低。
霜降不是表示“降霜”,而是表示气温骤降、昼夜温差大。就全国平均而言,“霜降”是一年之中昼夜温差最大的时节。
霜降时节,万物毕成,毕入于戌,阳下入地,阴气始凝,天气渐寒始于霜降。由于“霜”是天冷、昼夜温差变化大的表现,故以“霜降”命名这个表示“气温骤降、昼夜温差大”的节气。霜降节气特点是早晚天气较冷、中午则比较热,昼夜温差大,秋燥明显。霜降节气主要有赏菊、吃柿子、登高远眺、进补等风俗。
关于霜降的数学知识
计算方法:
霜降日期计算公式: [Y 某D+C]-L;公式解读: Y=年数后2位,D=0. 2422,L=闰年数,21世纪C=23.438,20世纪C=24. 218。
举例说明: 2022年霜降日期=[88某0.2422+23. 438]-[88/4]=44-22-22, .
10月22日霜降。
例外情况: 2022 年的计算结果加1日。
每年阳历10月23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210度时为二十四节气中的霜降。霜降节气含有天气渐冷、初霜出现的意思,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
下一篇:卡农几级? 卡农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