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邀请。我的老家是山东省泰安市,因家乡位于儒家发源地的孔子的故乡,因此,对于春节的文化传统传承的比较到位,我们就从小年说起吧。
一,腊月二十三,小年,家家吃饺子,杀年猪,过去要给灶王爷上香,现在几乎没有这一风俗了,只是打扫卫生,等待春节到来。
二,腊月二十四,“辞灶”,家里的女主人会在灶前摆上一包糖果、几把麦草,“喂饱”灶王爷的马,抹甜灶王爷的嘴,祈祷灶王爷“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三,腊月二十五到腊月二十八,置办年货的日子。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动员一个劳动力和一个有经验的主妇到集市采购鸡鸭肉蛋和干果鲜蔬。
四,腊月二十九,彻底打扫除,屋内屋外,墙角门缝,逐一清扫,既清洁了卫生,又有个很好的喻意,除晦气。今天也是贴春联的日子,家家户户的青少年,孩子都挽起袖子把墙壁、门框扫得干干净净,捧出一叠金闪闪、红艳艳、写满吉利话的春联贴满各个门楹。
五,年三十,中午开始,这顿饭算年饭第一顿,家家户户都备上十几个菜,摆的满满一桌,鸡、鱼是必不可少的,这叫吉庆有余。这顿饭开饭之前,还有一个仪式,请家堂。家家户户备好炮仗,备好黄纸,虔诚的在长辈带领下磕头,放炮仗,烧纸,请家族中已逝先人回家过节。
六,年三十零点,守岁,无论大人孩子在这一天都睡的很晚,晚上十二点吃素馅饺子,谁吃的多,代表越长寿,饺子里包上钱、蒜,看谁有福,谁会算计。
七,大年初一,拜大年,晚辈要到长辈家里去磕头拜年,一句过年好,胜过千言万语。
八,大年初二,中午,送家堂。放完炮仗、烧完黄纸,五谷杂粮一泼,就等于送走了过逝的老人。
九,大年初三到正月十四,家家开始走亲戚,看亲人,礼品是要拿的,不过现在简化了,大多带钱去看望亲人。
十,正月十五,元宵节,踩高跷,舞龙灯。
至此,春节算是过完了。现在的春节,为了响应国家号召,诸如烧纸,放炮仗,请家堂,磕头等一些封建习俗慢慢地的简化或去除。但一些拜年、大扫除、踩高跷、舞龙舞狮、烟火、走亲访友等凝聚亲情的风俗依然存在,我想这也是分开一年的亲人朋友,最好的相聚了吧!
上一篇: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特色,风情
下一篇:少数名族的风土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