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居八景 包括“南峰钓艇”、“东岭晓钟”、“石龙霖雨”、“水帘瀑布”、“景星望月”、“锦凤冲宵”、“麻姑积雪”、“苍岭丹枫”。清翰林院编修潘耒记道:“天台深幽,雁荡奇崛,仙居兼而有之。” 人文景观 境内列为省级重点保护单位的文物有7处,列为县级重点保护单位的文物有43处,其中下汤新石器文化遗址、世界上最早的照明路灯石柱灯、国内八大奇文之一的蝌蚪文、“中华第一灯”针刺无骨花灯、“华东第一龙型古街”皤滩古街、道教第十洞天括苍洞等,历史文化价值很高,特别是针刺无骨花灯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此外,还有距今约9000万年的恐龙化石、全国单字之冠摩崖石刻大“佛”字、填补浙江无岩画历史空白的朱溪汉代岩画、宋代大理学家朱熹送子求学的桐江书院、田市镇明朝石刻运河图、广度春秋古越文字等。 神仙居景区 神仙居以西罨幽谷为中心,形成峰、崖、溪、瀑景观。典型的流纹岩地貌,景观丰富而集中,奇峰环列,山崖陡峻,峰崖的相对高差多在100米以上,基岩落石处处成景,溪水与瀑布常年不断,幽深奇崛。有迎客山神、将军岩、睡美人、象鼻瀑、十一泄飞瀑等80余个景点。 神仙居总面积有15.8平方公里,神仙居景区是仙居五大风景区胜区之一,也是仙居风景名胜区的典型代表,曾在1997年组织的百家风景名胜点评选中被评为“游客最喜爱的美景乐园之一”,该景区被确定为“浙江省作家创作基地”。 景星岩景区 景星岩景区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之一,位于仙居县城城西27千米处,总面积2730公顷,海拔742米,与神仙居景区相邻。 淡竹原始森林 位于仙居县西南部,距县城45千米,是仙居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核心景区之一。景区内蕴藏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完整多样的生物圈,拥有2000多个生物种类,其中保存完好的原始沟谷常绿阔叶林在国内罕见,尚有南方红豆杉、香果树、长叶榧、浙江楠、杜仲、厚朴木、金刚大、八角莲、金钱豹、穿山甲、五步蛇、蝾螈等上百个国家保护野生动植物,享有“绿色基因库”和“天然药物宝库”之美誉。 高迁古民居 高迁古民居群位于风光秀丽的仙居县西部白塔镇,距县城19公里,拥山环水,交通便捷。 古民居群规模宏大,布局精巧,保存完整,递数百年而不衰。古民居外型优美,立面简洁,构架坚固,尤以镶嵌在门窗棂台上精美的石、木雕刻闻名遐迩。这些石、木雕刻玲珑剔透,风格多样,或古拙,或匀称、或简洁,或繁复,或遒劲雄奇,或细密工整。 响石山 原名猴山谷。位于仙居县横溪镇猴山根村附近的山上。 响石山景区为丹霞地貌,景区面积约10平方公里,内有金猴、情侣谷、虎踞峡、天生桥、月亮潭、石破天惊6个景区,80多个景点。仙猴迎宾、恐龙化石、九龙洞、神龟思夫、浮丘室、会仙阁、弃马涧、拜马涧、升仙坛、王子乔成仙处等景点,如群仙排队,时隐时现的猴子声声叫唤,让人留连忘返。 永安溪漂流 清清永安溪是仙居的母亲河,被专家喻为“幽谷溪流、清澈见底、终年不枯、据水质专家分析可达国家一级饮用水标准”。现开辟的永安溪漂流河河段总行程7.68公里,以仙居土产的特制的竹筏作为工具,“小小竹筏溪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乘一叶竹筏顺流而下,或如履平地或急穿险滩,远离城市的繁华和喧嚣,碧水、蓝天、远山能让你品味到似水柔情般的逍遥温馨和两岸奇趣横生的田园景色。 皤滩古镇 位于仙居县城西约25千米处。早在公元998年前,这里就因水路便利成为永安溪沿岸一 个繁华的集镇。经过了千年的风云,皤滩仍保存三华里长鹅卵石铺砌的“龙”型古街。街旁唐、宋、元、明、清、民国时遗留下来的大量保存完好的民宅古居,以及气势宏伟、布局精美的“三透九门堂”,朱熹送子就学过的桐江书院和曾获得中国艺术展览会金奖、第四届国际博览会金奖的针刺无骨花灯,该灯在唐朝时即被送选皇宫作为宫灯,仙居也因此于2000年被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艺术(花灯)之乡”。那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能让你体会到千年文化的内涵。
有神仙居,高迁村,李宅村,下汤文化遗址,皤滩古镇,桐江书院等等,仙居隶属浙江省台州市,全县面积约2000平方公里,自古以来,仙居是历史文化悠久,人杰地灵的千年古城,仙居县是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首批试点地区全国百强县市
门票信息:成人票32元/人
皤滩古镇位于仙居县城西面约25公里处,是连通东南沿海和浙西内陆的水陆交汇地。旧时这里是永安溪沿岸颇为风光的商埠,每逢三六九,周边的人们都会来到皤滩赶集,这个传统依然保持到今天。同样保存下来的,还有沿街的商铺、老宅子,以及千年绝活针刺无骨花灯。古镇不大,边走边赏景拍照大概只用一两个小时。
当你踏入皤滩古镇,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条鹅卵石小路,这条东西走向的龙形古街绵延2公里,傍溪而建,屋后是船埠头,屋前便是临街的商铺。如今皤滩早已繁华不再,沿街挂着红灯笼的商铺大多关着门,但一些牌匾上墨迹还依稀可辨:同源利生大药房、官盐绍酒酒肆、苏松布庄、两广杂货,给人一种历史交叠感。
龙街可分为上街和下街,以龙街为主干,在主要的路口都有清楚的指示牌,相对来说上街的古迹比较集中。沿着古街漫步,你会发现这里除了店铺外,还有不少书院义塾、祠堂庙宇,其中一些开放供游人参观。其中突出的要数长门堂和何氏里学士府。何氏里是一个典型的江南民居,曾出过不少达官贵人,官报厅两边木板墙上密密麻麻的官报清晰可见。古街南侧的胡公庙也是个四合院建筑,殿中供奉着胡公塑像。胡公像对面的雕花斗拱的古戏台上,每逢重要节日都会举行热闹的文化表演。
镇中心的无骨花灯展也不容错过,在这儿能看到不少这种没有骨架、全由刺绣花纹图案黏贴而成的古灯,算得上是当地有特色的文化。需要注意的是,花灯展是禁止拍照的。一旁的春花园常会吸引不少猎奇的目光,临街正门旁的柜台一侧竖着“色赛春花”的招牌,屋内铜钱装饰的图案都意味着这里是有钱人才来的地方。
此外,离古镇1千米的山下村有宋朝大理学家朱熹送子就学过的桐江书院(20元),距古镇2千米的枫树桥村则遗有古代江南大族典型民居宅院——三透九门堂。如果对美食感兴趣,可以尝一下“仙居八大碗”,也就是八个仙居特色菜。当然,不要一次点齐,可以挑几个品尝一下。
好玩。能够感受古人创造的智慧。
皤滩古镇在仙居县皤滩乡,距离仙居县城25公里。皤滩古镇是一个有千年历史的古镇,曾是运河通衢码头,盐运商贸重地,经过了千年的风云,千年的沉淀,皤滩仍保存三华里长鹅卵石铺砌的“龙”型古街。
用当今的眼光,“商贸”、“码头”这些词来形容它似乎完全不搭界,但古镇里存留至今的那些作为繁华商埠常有的元素符号确之凿凿。
1.芙蓉古村
芙蓉古村位于永嘉县岩头镇,始建于唐代末年,因其西南山上有三座高崖,其色白里透红,状如三朵含苞待放之芙蓉,因而得名。
芙蓉村是楠溪江各村落中历史最悠久的,按照“七星八斗”的思想进行规划设计,意为天上星与地上人相对应,星筑台、斗凿池以为象征。在这里,你不但可以了解到中国古代耕读文化、宗族文化演变情况,而且可以感受到村寨建筑艺术的动人魅力。
2.埭头古村
埭头古村位于大若岩镇境内,依山而建,错落有致,层次分明。
古村以陈氏大宗到卧龙岗为中心区,分布着陈氏宗祠、积翠祠、墨沼池、墨沼生香、裕后祠、屈庐等古建筑。尤以华祝祠(亦称鲁班祠)与松风水月最为著名。在这里可看到士习民风、耕读传家的深邃文化底蕴。
3.林坑古村
林坑村拥有楠溪江保存最完整的山地民居,历史有百年以上,其中最古老的一座木屋早已超过200年。
造型玲珑剔透的木屋掩映在青山绿水中,古朴自然。依山而建的民居,错落有致,和谐统一。村中小桥流水人家,炊烟袅袅,白云时而缭绕,让人不知身处何处。
4.屿北古村
屿北村规划严整,布局合理。环村有9座寨门,2道寨墙和一条护寨河,7座大小桥梁。村内过去有7座宗祠,其中尤以始建于南宋淳熙十三年(1186年)的尚书祠(汪氏大宗祠)最为著名。每座院子都有一个典雅的“堂”名。每个“堂”又都是一个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作坊。
5.苍坡古村
县岩头镇,始建于公元955年,原名苍墩。现存的苍坡村是南宋淳熙五年(1178年)九世祖李嵩邀请国师李时日设计的,至今已有八百多年历史,虽经近千年的沧桑风雨,却旧颜未改,仍然保留有宋代建筑的寨墙、路道、住宅、亭榭、祠庙、水池以及古柏等,处处显示出浓郁的古意。
6.岩头古村
岩头村位于楠溪江中游西畔,介于苍坡和芙蓉之间,距永嘉县城38公里。因地处芙蓉三岩之首,故名岩头。
村落东缘的蓄水堤上,建有一条商业街——丽水街,全长300多米。古街两岸风光秀丽,水质清透,蓝天白云建筑映衬在水中,一股灵气油然而生。
7.暨家寨
暨家寨,又名社山,也称屿山,地处楠溪江源头,独立如山寨,明末清初暨氏祖先为避战乱,由仙居迁居于此,至今有300年的历史。这里共有8座木结构房子,居住着38户173位农民。全部姓暨,是典型的山地林区中的血缘村落。
6月去仙居,除了参加杨梅节,当然还要顺便玩一番,不然就浪费美景了,我给你推荐两天路线吧,这些地方都蛮好玩的。
生态仙居果园观光游第一天:赴仙居游览神仙居(观神奇山水),淡竹休闲谷(享受森林环保之旅),住景星岩景区(摘星揽月),第二天:游览皤滩古镇或者高迁古村,赴杨梅果园采摘杨梅后赴永安溪漂流(品尝水果、欣赏美景,悠哉游哉)!返回温馨家园绿野仙居探寻游第一天:上午神仙居(挖掘仙家文化),到淡竹休闲谷(上一堂精彩的生物课),响石山(精美的石头会唱歌)住仙居(特色夏日排档品尝小吃、纳凉)。
第二天:赴皤滩古镇(感受理学文化的传承),餐后到永安溪漂流(打水战、过个仙居“泼水节”),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