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俗称“新年”,即农历正月初一,春节期间,各地的活动因时因地而异,主要有:操办年货,做新衣,祭祖,吃团圆饭、守岁。期间人们会放爆竹,吃年糕,饺子等等。在除夕夜,每家每户都会团聚、吃团圆饭,闭门团坐待旦。贴对联,挂年画也是春节期间必不可少的活动;人们也会走访亲戚朋友,即拜年,表示辞旧迎新的一种形式。全国各地各取群众因地制宜,会开展各种娱乐活动来增加喜气气氛。
元宵节:又名上元节,即农历正月十五日,即农历新的一年里第一个月圆之夜,因古代称夜为“宵”,故称元宵节,它是春节活动的高潮和结束。在这元宵节之夜,各地习俗也是大同小异,会放灯,观灯,赏灯,耍社火,猜灯谜等娱乐活动。除此之外,还要吃元宵,“元宵”是一种食品,它是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包成圆形,可荤可素,可煮汤,油炸,蒸食。
清明节:也叫聪明节,踏青节。清明节民俗活动主要有清明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清明节扫墓祭祖成了此后持续不断的风俗传统,现在人们在清明节前后也有上坟扫墓祭祖的习俗。人们也会去踏青,在郊野游玩,观赏景色。放风筝也是清明时节人们喜爱的活动,尤其是小孩子们,据说这样可以消灾祛病,给自己带来好的运气。在这一天,人们也会去荡千秋。除此之外,人们踏青时顺手折下几枝柳条,可拿在手中把玩,也可编成帽子戴在头上,也会,带回家插在门楣、屋檐上。
端午节:也称端五,端阳。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各地的民族也有着不同的习俗,部分地区有女儿回娘家,贴午叶符的习俗,也有些地方赛龙舟,比武、给小孩子涂雄黄,饮用雄黄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另外,插艾和菖蒲也是重要的活动,家家户户都洒扫庭除,把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有些妇女会把它制成花环,配饰,佩戴,用以驱瘴。
中秋节:在中秋节,人们最主要的活动有赏月和吃月饼。每逢这一日,各家各户会在自己的楼台或大门口赏月,饼摆上食品或安排家宴,赏完月后,大家会一起吃月饼。
上一篇:阿昌族的风俗习惯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