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六届全国导游大赛云南省选拔赛圆满落下帷幕。大理州代表队普通话选手徐琦、英语选手杨晓雅分别斩获全省普通话组第二名、英语组第三名,选手李文丽、那艳娟、王静、刘绍豪喜获优秀奖。
此次大赛由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云南省总工会、共青团云南省委、云南省妇联共同举办,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培训中心承办,全省13个州(市)组队参赛,53名选手同台竞技,一展行业风采。
大赛以“展行业风采·建文旅强省”为主题,与“整治旅游行业导游乱象、强制消费”等问题,加强旅游诚信建设工作紧密结合,设置“导游讲解”“知识问答”等环节,全面考察参赛选手对云南历史文化、民族风情等基本情况的掌握,以及创新讲解、职业道德、服务规范、应对突发事件等多方面能力,旨在推出一批政治素质高、专业知识精、服务技能好的优秀导游。并通过精彩的表现和生动讲解,展现了云南多姿多彩的旅游资源、民族文化和云南故事,带大家深入感受了“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
大赛设普通话组和英语组两个组别,通过复赛和决赛,最终决出两个组别的第一、二、三名。其中,普通话组2名选手和英语组1名选手,将代表云南省参加今年9月在湖北省十堰市举办的第六届全国导游大赛。
△ 普通话选手 徐琦
来自中旅云南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的徐琦感慨道:“很荣幸能代表大理州参加此次比赛并获得这样的成绩。此次大赛为我们搭建起一个分享、交流的舞台,在与其他州市优秀同行的比拼中收获颇丰,学到了不少经验和讲解知识,对提升自我职业素养有很大的帮助,对职业发展有了全新的思考。”作为扎根文旅一线的从业者,徐琦以云南杰出理论传播者艾思奇为榜样:“我们应当传承前辈的精神,将厚重的历史文化转化为生动鲜活的时代表达。我目前负责大理洱海生态廊道的品牌宣传推广工作,未来将持续深耕文化领域,不断充实知识储备,提升专业素养。用更富感染力的语言、更具创意的表达,把大理的人文风情、生态之美娓娓道来,让更多人听见大理声音,领略苍洱魅力,让每一位远道而来的客人都能爱上这座风花雪月的城市。”
△ 英语选手 杨晓雅
大理州旅游行业协会双语导游杨晓雅分享了参赛心得:此次围绕喜洲商帮文化、历史、建筑及爱国主义情怀等内容讲解。时隔6年再参赛,她收获颇丰,不仅结识了优秀伙伴,也认识到自身需以空杯心态持续学习——“如果你一直停滞不前,上天是会收走你的天赋的”,唯有精进业务才能更优秀。她表示,奖项是对努力的肯定,更是前进的动力。这离不开指导老师和带队老师的保驾护航,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感谢大赛主办方精心策划高水准赛事,为同行搭建了展示、交流、进步的平台。对她而言,这次比赛是难忘的旅程,让她深化了专业知识、提升了讲解技巧与服务意识,也收获了友谊,更明确了导游不仅是景点讲解员,更是文化传播者、故事讲述者、快乐传递者,肩负着连接历史与当下、不同文化与人群的桥梁作用。杨晓雅坦言,导游之路永无止境,她将怀着热爱与敬畏,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而获奖是新起点,既是对过去的认可,也是对未来的鞭策,她会持续努力学习,力争成为好导游,继续讲好大理故事,传播大理声音,为大理旅游事业添砖加瓦。
(参赛选手从左往右分别是:李文丽、王静、刘绍豪、那艳娟)
近年来,大理州多举措加强导游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增强导游从业人员品牌意识、服务意识、质量意识,激励导游进一步提升职业道德修养,提高服务技能水平,增强职业荣誉感和自豪感,传播行业正能量,促进全州文旅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为这些获奖选手点赞
期待未来
获得更好成绩
来源:大理文旅
编辑:施滢
值周:胡亚玲 杨丹妮
主编:李胜
生态环保普法宣传小知识(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海保护管理条例)
第一章 总则
第四条 洱海最高运行水位为1966.00米(1985国家高程基准,下同),最低运行水位为1964.30米。
特殊年份洱海最低运行水位确需调整的,由大理市人民政府提出方案,报自治州人民政府提请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