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惜物
为什么要惜物
为什么要惜物?我叩问自己。
每一个物体都凝聚着无数人的心力和时间,就算是一粒米饭,在进入我嘴里之前,已经经过了无数人的时空,阳光雨露、风雨雷电、农夫、搬运工、装配工、司机、快递小哥、超市员工……经历如此丰富,值得爱惜。
当然,我家楼下新开张的好几家古着店,也是颇有自己的风格的,一家专注于收集各种包包,一家专注于收集各种衣服,不管怎样,都源于对物的爱惜。
每一个物体都承载着一段故事,历经岁月的,承载着一段又一段故事。杭州孤山脚下,有一个中山公园,中山公园里面,有几个汉白玉石墩,往上走,是敬一书院,墙壁上写着“孤山一片云”。有人专程在秋天来打卡书院的银杏叶,有人专程去呆看石墩子和墙壁题字,各有所爱。看石墩子和题字的,爱惜的是它们身上承载的一段又一段故事,耐人寻味,绕梁三匝而余味无穷。
每一个物体都是芸芸众生在世间行走的名片。唐代名琴“九霄环佩”被王鹏老师修复,这张琴就成了王鹏老师在音乐界的名片之一。我见你衣衫褴褛,胡子拉扎,你铺开纸,笔墨点点,创造出一副写意丹青,这副写意丹青就是你的名片。我有这样的名片吗?
每一样物体都有自己的物性,春回大地,草先萌;江南三月,莺歌燕舞,细雨微风;猫认屋子狗认主子;山的伟岸水的灵动……我作为人,哪有它们那样,可保持我最初的本性,它们都是我的老师,它们都是我可望不可及的存在。值得珍惜。
好多物体已经渗透进我们的基因,参与了一代又一代的文化传承。十二生肖传奇,我们独有的文化传承。八仙桌的团团圆圆,案几的腊梅清供,木凳子的端正的坐姿。诗的中正,琴曲的兴。我在与它们相遇的同时,即是在与文化的相逢。每一次的相逢,都值得珍惜。
物,最伟大之一,乃是丰富了我们的人性: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庄子的安时处顺;杜甫的代物安命;范仲淹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没有了它们,我们的人性至少不会如此富有张力和弹性。爱惜。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