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孩子之间打架,父母有时候可以采取一定的干预,引导孩子正确解决矛盾;有时候可以完全不干预。
因为孩子存在孩子气,有自己纠结的事情,有时候打一架之后就好了,好像就也没什么了。曾经我遇到过两个邻居的小朋友因为争抢玩具而哭闹。小朋友哭了,大人哄一哄,跟她说说对错也就过去了。这时候,大人可以采取一定的干预,问问是哪个小朋友的对错,了解一下情况,再创造机会给他们和解。但我那两个邻居就不一样了,居然为了各自小孩大打出手。爱子之心人人皆有,但如此为小朋友的误会而打架受伤就没必要了。这样只会让误会越来越深。最终,其中一个孩子的母亲将另一个孩子的父亲告上法庭。如果没有这两个孩子的父母没有打这么一架,孩子会忘了这抢玩具而哭闹的小细节,以后可能会成为好朋友。现在父母都为他们打过架,之后孩子要是和对方孩子走得近,双方父母都不愿意吧。
还有一次呢,是我弟弟和别人打架。那会他正好上初一,刚刚认识很多新朋友。有一次隔壁班一个小捣蛋胖子过来我弟班级,把班级里趴着睡的人都头都摸一遍过去。我那小老弟当时觉得,莫名其妙被吵醒很不开心。小捣蛋胖子见我弟不爽,就跟他约战了。我老弟那会还瘦瘦小小只的,那小捣蛋很胖,我那小老弟根本不是人对手,两三下就起不来了。当时的我看到我弟的肿眼皮,后脑勺突起的大肿泡也是气得不行,眼泪直掉。那阵子我父母去找了小捣蛋的父母投诉,小捣蛋父母提着些东西上面赔罪。现在那两孩子处的跟兄弟似的。虽然我和父母还是觉得人把你打那么痛,你还跟人玩那么好干啥。但终究是孩子啊,且起因也是很小的一个小事情。孩子都不介意了,我们也不用太过于介意纠结。
所以呢,我觉得孩子打架家长要不要介入干预在于事件本身,但主体是孩子,如果可以就让孩子自己解决小矛盾,父母当和解的桥梁。
上一篇:有此闺蜜此生足矣这句话对吗?
下一篇:郑小瑛:生命就是一曲交响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