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鼓是哪个朝代出现的
创始人
2025-07-08 03:24:45
太平鼓是哪个朝代出现的
太平鼓出现在明代。它最早流传于明代的江苏、浙江和福建等地,后来逐渐传播到全国各地。

太平鼓是明朝代出现的。

太平鼓,这是一种古老而独特的传统乐器,自明朝起就在北京流传。它不仅是一种具有浓厚历史文化底蕴的乐器,更是一扇窥探古代社会风貌与民俗风情的文化之窗。让我们一同走近太平鼓的历史,感受这一文化瑰宝的魅力。

太平鼓最早出现在明朝,在这样的背景下,太平鼓便应运而生。太平鼓是一种由皮革和木材制成的打击乐器,形状略呈扇形,两端用鼓钉固定,鼓面覆盖上动物皮革。

太平鼓也叫“单鼓”、“羊皮鼓”。曲艺曲种。流行北方各地。汉族民间舞蹈形式之一。表演者均为男性。演员手执用铁条做成的直径约尺许、鼓面蒙以驴皮的圆形单鼓,以竹制鼓键击鼓,载歌载舞。有对唱和群唱等形式。

唱词有“内路鼓”和“外路鼓”之分:前者为必唱之词,后者有可增减的辅助唱词,内容多为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在旧社会,有时被用于祭祀、跳神等迷信活动。解放后,经过革新,用以表现人民欢快喜悦的情绪。

艺术特色

太平鼓是以鼓为道具的舞蹈,击打太平鼓是主要的伴奏手段。太平鼓是一种有柄,有环的单面鼓,圆形,鼓面是用羊皮或牛皮纸做的,鼓边上配几个红色绒球,鼓柄下端拴几个闪亮的小铁环。

耍鼓时,左手持鼓,右手持鼓槌,边打边舞“咚咚”的鼓声和“哗哗”的金属声清脆悦耳。“铁环震响鼓蓬蓬、跳舞成群岁渐终,见说太平都有象,衢歌声与壤歌同”。

作为这一舞蹈品种的标志性舞具——太平鼓有着别具一格的伴奏形式,伴奏乐器有:板胡、二胡、鼓、锣、号等乐器,同时还有伴唱的歌词,伴唱的歌曲有“四季歌”、“十二月歌”等曲目。

表演套路上有斗鸡、串花琵琶、大圆鼓等,绕八字、园鼓、两头忙、扎花篱笆,卧娃娃等几十套动作、十分风趣,滑稽幽默;太平鼓表演可边打边舞,也可间打间舞,舞离不开鼓点,鼓点又随舞而变化,达到鼓和舞的和谐统一,形成清脆多变的影响效果。

太平鼓集竞技性、趣味性和即兴表演于一体,具有强烈的地域文化象征,是典型的北京地区传统民间舞,京西太平鼓独特在它边打边舞、鼓舞结合的特点。跳时,人们结合舞步,使劲扭动腰部,一边以正面击、反面击、敲鼓心、打鼓沿的鼓法不断击鼓。每村都有不一样的打法,套路全是村民自己编排。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广西文化旅游科技周”活动在越... 人民网河内11月27日电(记者杨晔、白晓川)11月26日,“广西文化旅游科技周”活动在越南河内启动。...
吸引游客140万人次,2025... 南都讯 持续11天的广州国际灯光节于11月26日晚正式闭幕。主办方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6日晚,本次...
山野探险、自驾游玩等户外活动受... 近年来,户外徒步、山野探险、自驾游玩的爱好者越来越多,但由于很多地方地形复杂、自然环境和气候多变,部...
香港迪士尼乐园:取消今晚“迪士... 11月27日,香港迪士尼网站发布通知:鉴于本港发生的事件及以示尊重,今晚的“迪士尼星梦光影之旅:星空...
“域见徐汇”优惠周来袭,解锁梧... “域见上海”第一届旅游攻略超级大赛(第一季)热力正酣,徐汇文旅顺势推出“域见徐汇”优惠周活动,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