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死不认错的人最后怎么样了?
创始人
2025-07-06 09:05:53
0次
那些死不认错的人最后怎么样了?
只能说没了,一切都没了。看过前任三的人都知道,孟云和林佳是天作之合,一个以为不会走,一个以为会挽留。(六年前...)林佳:“你不要我了怎么办”,孟云:“那我就像至尊宝一样去最繁华的街道喊一百遍,林佳我爱你”。孟云:“那你不要我了怎么办?”林佳:“那我就吃芒果,吃到死为止。”最后,他真的在繁华的街道喊了100遍我爱你最后,她真的因为吃芒果导致过敏进医院抢救,双方都以为足够的了解对方,可惜双方都是没有认错,最后的结局就是化作了让人哭了一遍又一遍的结局。反过来在看看丁点和余飞就显得通情达理有些,在经过坦白局----了断局。其实这些居都是借口,真真的想法就是想去见对方,变面上是不认错,其实心里面已经认错了。
每个人都会犯错,所以铅笔后面会有橡皮擦,发送信息后有撤回键,买了东西后有无理由退货的选项。社会对人会犯错这一现象越来越宽容,给了我们随时补救的机会。只要想改,随时都来得及。在年轻的时候,我也是个绝不低头认错的人,违反校规翻墙出去上网,班主任叫来我爸要开除我,当时学校的领导都在,气氛相当凝重。我爸要我认错,给班主任和学校领导道个歉,再宽求原谅,我当时也是耿直,直接问教导主任:如果我道歉了,你们会放我一马吗?众目睽睽之下,教导主任脸都黑了,字正腔圆地说:不可能!我扭头就往办公室外面走,学着李云龙的腔调:道歉?道个鬼!在我的认知里,如果认错了也没好处,我干嘛要弯这个腰丢这个脸,就这样,我被学校开除了,贴了一张字比我脑袋都大的告示在校门口,以儆效尤。而我没能想到的是,和我一起翻墙的朋友们,他们都没有被开除,只是写了一份检讨,听说他们一进办公室就垂着脑袋作鹌鹑状,老师一开口就一把鼻涕一把泪,忏悔自己,说自己鬼迷心窍下次再也不敢了,领导看他们态度诚恳,就只小小惩戒了一番。
我们部门有一位姐姐,论工作年头是科里比较早的,但业务能力是倒数第一的,即使来了新人,她也会也很快被新人超过,稳居末位。干了十几年了,还经常在问小学生水平的问题。而且一心索取,偷懒耍滑,投机取巧,不愿多付出一点,犯了错误别人说她,她会恼羞成怒,死不认错,久而久之导致没人愿意和她打交道。有时其他同事因为她的工作不负责造成麻烦,而且是连续几次同样的问题,同事多次提醒无果,忍无可忍发邮件反馈,抄送了领导,她就在邮件里刻薄反击,领导也和稀泥。对这种人,除了恶心,没有任何更适合的词汇了。对于犯错误和认错的问题,我始终的观点是,犯了错误不丢人,死不认账比错误本身更加丢人。
刚读初中,笔袋里装了一枚小镜子,纯属小伙伴送随手放进去,结果某日被班主任看见,以“学生不能拿与化妆有关的物品到学校为由”收走了。还以此为例向全班强调:任何人不准拿与化妆有关的物品到学校。当时也没辩解,失去一枚小伙伴送的小礼物,感觉很遗憾。隔日,另外一个女生拿了一盒彩妆到学校,也被班主任发现了。班主任照例想收走,结果女生立刻开始哭:“我不是故意的,我只是不小心。”班主任说:“我昨日刚强调,你今日就…”女生:“可我没听见啊,真的没听见,嘤嘤嘤…”手抓彩妆盒不放手。结果就是班主任训斥两声了结。当时真感觉懵了。你沉默等于乖乖认错,结果就是遗憾失去。你如果死不认错,结果就是能闹的孩子有糖吃,啥事也没有。越长大越感觉道理适用。人性如此。你认错道歉,我接受宽容,是最初接触交往被告知的简单规则。可真正做到的恐怕连1%也不到。欺软怕硬是人性的弱点,大部分人无法克服。所以常常就是认错道歉了却成为攻讦的靶子。你认错就是矮了一截,所以我就可以随便惩罚你。拒不认错也只是被吐槽两声“死不认账”,吐槽完也就完了。认错成本太高,渐渐死不认错也成了常态。当你说:“我错了,很抱歉。”对方不再回答“没关系。”却是“全怪你。”他说:“我没错。”对方回答:“没错就算了。”于是责任全归你。一次,两次,渐渐你察觉每次你都要替死不认错的人承担责任。久之,你被拖垮了,死不认错的人仍然逍遥。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