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东报》特刊丨“燃”起来了!景区蝶变换颜 为庆阳农文旅融合“添把火”
创始人
2025-05-21 13:40:12
0

景区改造“添把火” 文旅融合“燃”起来

——镇原县上肖镇农文旅融合发展一线见闻

四面青山环抱,层峦叠翠,碧水萦回处绿荫匝地;湖面清波潋滟,游船轻移荡起圈圈涟漪;烧烤区炊烟袅袅飘散诱人香气,童趣园里尽是欢声笑语……初夏的镇原县上肖镇翟池景区,让逃离尘嚣的旅人,顷刻间涤尽浮躁。

翟池景区一角

近年来,镇原县上肖镇深挖旅游资源,放大特色优势,按照“景区带动型”发展路径,做活“农”兴产业、“文”促发展、“旅”期未来的大文章,高标准打造翟池农文旅融合示范村,实现以旅兴农、以农促旅,以旅彰文、以文塑旅,农文旅深度融合。

天然湫池展新颜

翟池,位于镇原县上肖镇境内,距镇原县城35公里,郿肖公路从旁边穿过,水质清澈、碧波荡漾,与周围的青山绿树相映成趣,作为天然形成的湫池,与屯字镇的“太阳池”“白马池”并襟相连,被称为“庆阳三池”。

依托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镇原县上肖镇以“引领上肖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彰显上肖地域特色的新阵地、展现上肖和美形象的新名片”为定位,全面实施翟池景区提质扩容项目,致力打造全市首家集生态观光、康养休闲、游玩娱乐于一体的样板景区。

2023年,上肖镇引进甘肃西部之窗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计划5年内投资1.63亿元,规划建设6大板块30个子项目。“截至目前,我们已完成3000余万元投资,建成游船区、烧烤区、休闲娱乐区等六大功能区域。”甘肃西部之窗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王艺博说。

“我是奔着自然山水来的,没想到在欣赏山水草林美景的同时,还可以露营游戏、品尝美食,体验感超出预期。”游客马琪琪赞叹道,“翟池景区的旅游休闲项目这么丰富,我一定要推荐给更多的亲朋好友。”

据了解,全部项目建成后,翟池景区预计年接待游客30万人次,收入3000万元以上。

农特产品进景区

“我现在绣制的是手工鞋垫。”“这种鞋垫透气吸汗。”“有喜欢咱们镇原手工鞋垫的家人,可以关注一下。”……

步入翟池景区农文旅产品展销中心的民俗产品展区,54岁的刘丽娜面对直播镜头,指间银针翻飞,在红布底料上绣出规整对称的白花图案。

承载着“针针传情”的手工鞋垫,于今年4月3日被刘丽娜带进翟池景区。“每天忙完农活后,我就赶到展销中心,一边做鞋垫一边接待游客。”刘丽娜欣喜地说,今年“五一”假期日均销售额在500元。

在民俗产品隔壁的红杏产品展区内,甘草杏、珍珠吊杏、桂花杏脯等镇原红杏产品琳琅满目。“镇原县杏树栽培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所产红杏果肉厚汁甜、色泽鲜艳,蜜饯制品深受消费者青睐。”甘肃了不起农特产品加工有限公司法人王社忠说。

翟池景区不仅是旅游胜地,更是展示和销售当地农文旅产品的窗口。

通过“线下展销+线上促销”模式,翟池景区扩建民俗展销中心,宣传、销售本地苹果、桃子、小杂粮、精面粉等农特产品及香包、刺绣等民俗产品,布设了电商直播、民俗产品、书画交流、手工艺品、红杏产品、邮政物流等展位12间。

“镇内的‘阳光三姐’‘董棉花’等11位拥有万人以上粉丝的网红和景区主播会在展销中心常态化推介景区、直播带货,把当地农特产品‘送’出去,也将外地游客‘引’进来。”镇原县上肖镇副镇长高玉丽说,这样就可以带动更多群众利用手机“新农具”,把互联网流量变现为“新农资”,网络直播销售转化为“新农活”,助推“景区带动型”农文旅融合体系全面成型。

群众吃上“旅游饭”

翟池景区开业后,不仅迎来八方游客,更惠及周边群众——保安、接待、保洁等百余个岗位优先面向本地群众招聘。

“你们是几个人?”“对角线落座,用力向前蹬。”“划到湖中心,一定要注意安全。”……在翟池景区游船区,每接待一波划船游客,苟进学都需精心安排船只、耐心交代安全须知。

苟进学今年57岁,是翟池村村民,今年景区运营以来,他一直负责放船、拉船工作。“知道景区招聘,我就来报名了,现在每月能挣3000元,离家还近。”苟进学说,趁着身子骨还硬朗,想着多挣点养老钱。

借着翟池的好风光,越来越多的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吃上了“旅游饭”。“自运营以来,翟池景区带动上肖镇110多人实现就近务工,110多户群众产销面粉、杂粮、果蔬、手工作品等,20多户群众产销香包、剪纸、刺绣、书画等产品,带动群众增收200多万元。”王艺博说。

今年,上肖村还在通往翟池景区的“两条轴线”道路上建办了研学基地、采摘体验园等打卡点,吸引城市家庭认领种植地块,购买绿色产品。同时,带动沿线5户群众发展农家小吃、手工编织、香包刺绣等特色产业,实现沿线群众户户有致富产业、人人有增收渠道。

引“凤”突围 蝶变换颜

——庆城县药王洞养生小镇农文旅融合发展纪实

昼间鸟语花香萦绕村落,城郭亭台轩榭,高塔耸立,旌旗猎猎;待到暮色四合,万家灯火次第点亮黄土沟壑,夜经济帷幕就此拉开。

药王洞养生小镇全景

背靠巍峨周祖陵,依傍潺潺柔远河,这座坐拥山、川、塬三重地貌的村落——药王洞村,如今已蜕变成庆城县文旅新地标,依村而建的药王洞养生小镇在马莲河畔静美绽放,将庆城神韵寓于山水之间。

村子变景区

“过了一段时间,河道变了,再过一段时间,破庄子破窑洞不见了,路畅通了,又过一段时间,村子变成景区了。”庆城县庆城镇药王洞村村民张正茂回忆。

药王洞村曾经是一个发展缓慢的城郊村。

2016年,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旅游资源,药王洞村乘着庆城县发展全域旅游的东风,通过招商引资,进行了全面、绿色、立体综合开发,打造药王洞养生小镇,与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周祖陵森林公园和县城融为一体,形成大景区格局。

“药王洞养生小镇因山就势,随物赋形,保留老树、旧墙、古院、窑洞等乡愁符号,让明清建筑邂逅庆阳民俗、关中食韵与红色文化。”药王洞养生小镇推介官刘春辉说。

1000多个小景观、90多个小景点、30多处游览胜景,从山上到山下,如今的药王洞养生小镇,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交相辉映,静谧山水与活力古城完美融合,自然景观与人文魅力共同绽放。

越来越多的人来到这里寻找新、奇、特的旅游体验,他们循着历史文化的脉络,寻找散落在这座古城里的文化印记。“各种网红游乐项目体验感很好,尤其是空中飞艇很刺激。”来自陕西的游客魏岚说。

村民变老板

旅游产业的发展,不仅改变了药王洞村的“容颜”,而且富了群众的“口袋”。

药王洞村后沟组村民李岁月家世代务农,家中主要种植玉米、小麦、土豆等传统农作物。药王洞养生小镇建成投运后,他就开了一家门店,经营庆阳特色小吃猪血烩豆腐,深受食客青睐。

“门店的基础设施、水电暖都由政府管,店铺开了8年一直保持老味道,大家口口相传,生意最火爆的时候,每天账面流水能达上万元。”李岁月说,旅游开发让他实现了“人在景中走、钱在景中赚”。

“我们老两口之前以务农为生,也跑过运输,村里发展旅游之后,我们开了小店,经营酸辣肚丝汤和涮油饼,年收入能达到10万元左右。”同样在景区当老板的任卓杰说。

药王洞养生小镇的青石板上升腾着人间烟火,这里不仅有当地群众守着世代相传的老灶台,也有操着各地口音的外乡人支起红漆木案,让五湖四海的味道落户于此。

中午时分,挂着“手工搓搓”旗子的门店迎来了一批客人。系着红色围裙的54岁大妈范茹手中的筷子在沸腾的铁锅里起落,麻利地捞出根根均匀的搓搓面。“在景区经营面馆8年了,节假日、周末生意比较好,日常每天能收入500多元。”范茹说。

据了解,药王洞养生小镇现有各类小吃店56家。其中,12家门店的老板都是药王洞村的村民。截至目前,药王洞村已开办农家乐8家、建成瓜果休闲采摘大棚17座,带动400余人实现就业创业。

旅游链产业

乘坐空中飞艇,感受山风掠过指尖的凉爽与云絮缠绕脚踝的奇妙触感;入住依如民宿,体验天然氧吧与层峦叠嶂相映成趣的意境;走进9D影院,体验真实可感的沉浸式多维场景……

为满足游客多样化需求,药王洞养生小镇紧扣“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全链条培植产业,集地方传统小吃、传统工艺、展览陈列、文化演艺等于一体,将陇东民俗文化一一呈现,让民俗文化看得见、听得到、能品尝、可体验、能传承。

漫步药王洞养生小镇,总能看见庆阳香包的身影,其裹挟着浓郁的香草味,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芬芳洒落在景区的每一个角落。

“你好,这个香包怎么卖?”“我能试戴一下吗?”“这个小南瓜有什么寓意吗?”在甘肃省民间工艺美术大师、庆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贺庆春的展位前,游客熙熙攘攘,好不热闹。

“庆阳香包有图必有意,有意必吉祥,南瓜香包寓意多子多福。”贺庆春停下手中的活,向游客娓娓道来。

“把非遗带进景区,可以让许多传统手工艺品寻找到现代价值,不仅带来了经济收入,也为游客带来了多样化的旅游体验。”刘春辉说。

据了解,在庆城县大力实施农文旅融合发展百千万工程的政策引导下,药王洞养生小镇也不断在“旅游+”上做文章,让乡村的文化特色更鲜明、整体风貌更协调、产业业态更吸引人。

自运营以来,药王洞养生小镇累计接待游客800多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花费8.6亿元。

他们在景区当老板

寇雯雯给游客烤面筋

凉皮、肉夹馍、火爆鱿鱼、捞汁海鲜、夏日饮品……

步入镇原县上肖镇翟池景区精心打造的小吃一条街,红色、黄色、蓝色的美食档口宛如调色盘,与景区层叠苍翠的山林、翡翠般的碧波一起,让地处深山的景区充满了灵动和烟火气。

“这是您要的酸辣粉,多加了香菜。”寇雯雯在美食档口忙得不亦乐乎。在这个18平方米空间内,烤面筋机、酸辣粉烫锅、炸串台分区有序。寇雯雯售卖烤面筋、酸辣粉、米线、炸串等小吃,凭借着干净卫生、口味地道,她的生意经营得红红火火。

寇雯雯是西峰区什社乡人,曾是一家煤炭公司文员,收入稳定却不富裕。因不安于现状,寇雯雯毅然辞掉了工作,开始自己创业。今年4月3日,在上肖镇和翟池景区的带动及招商优惠政策吸引下,寇雯雯拾起自己的厨艺,开上了小吃店。“现在景区客流量大,每日营业额几百到千元不等。”寇雯雯说,“五一”假期,她的小吃店的日均销售额达5000元,生意最火爆的一天达到了9000元。

“旅游高峰期1天的营业流水,和过去上班3个月的工资一样多。”寇雯雯说,每年7个月时间,她可以在景区挣钱,剩下的时间,还可以自由支配,实现多途径增收。

寇雯雯生活的改善,离不开翟池景区的建设,旅游产业助力上肖镇及周边群众增收。

隔壁档口王肖虎的生意也不差。嗞嗞作响的铁板上,鱿鱼须与火红辣椒激烈碰撞,香气扑鼻。这位曾在西峰餐饮行业掌勺的汉子,如今在这里当起了小店老板,有了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每有闲暇,他就将操作台擦得锃亮。

王肖虎主要经营火爆鱿鱼、凉面等小吃。“门店都统一风格、免费使用,这样就节省了房租费用。”王肖虎说,开业1个多月,店里每天的销售额都在几百元至千元不等,假期游客多的时候,一天能卖4000多元。

“小吃干净卫生,价格不贵,玩累了在小店坐坐,感受一下景区内的烟火气,也别有一番滋味。”游客王振泽说。

游客来来往往,寇雯雯、王肖虎进进出出,小吃一条街热闹而兴隆,每一家门店的经营者都干劲十足,为着幸福生活而努力奋斗。

翟池景区不仅使乡村变成了景区,更让打工人变成了老板,让当地及周边群众吃上了生态旅游饭,走上了致富路。

“目前,景区小吃一条街共有8家商户,吃喝一应俱全。”甘肃西部之窗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王艺博介绍,后续,景区将在现有基础上继续追加投资,进行提质扩容,从而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助力群众增收致富。

作者:路世玲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国家名厨》人物:刘雪松 中国... 刘雪松,男,汉族,1981年3月出生,安徽庐江县人,安徽铜陵臻宴楼私房菜创始人,中式烹调技师,中国烹...
上海经典美食:白斩鸡的制作全过... 白斩鸡是上海的经典美食,以皮黄肉白、肥嫩鲜美著称,下面为你介绍其制作全过程。 首先是食材准备,选一只...
糖尿病晚餐三大禁忌!吃错一餐毁... 本文内容由先锋鸟血糖管理软件提供!帮您记录血糖、血压等健康指标,提供无糖食品免费试吃,以及定制饮食运...
一步步教你做江苏生煎,超详细教... 材料准备: 面粉500克、酵母5克、温水适量 猪肉末300克、葱姜末适量、盐、糖、生抽、老抽、...
呼伦贝尔早餐地图:唤醒味觉的晨... 呼伦贝尔,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东北部,以其辽阔的草原、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民族风情而闻名。而在这片大...
小满至,麦香飘!一次教你4种花... "小满毒日头,面条加馒头"——当南京城飘起第一缕麦香,老辈人总会念叨着这句谚语。 夏日暑气如潮水般涌...
一口冰爽鲜辣 这道捞汁小海鲜拯... 天气渐渐热起来,食欲往往容易受到影响,别愁,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道拯救高温食欲的快手菜——开胃清爽的捞...
闽南人的夏天,少不了这一碗四果... 热热热热热,闷闷闷闷闷…… 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福建的夏季占了一大半, 这才刚进入五月,就已经热得让人...
阿里影业拟更名为大麦娱乐 以“... 5月21日,阿里大文娱集团召开焕新发布会,宣布更名为虎鲸文娱集团,旗下阿里影业集团发布公告宣布,拟更...
退休不褪色!跟着南京国际旅行社... 终于告别了忙碌的职场,退休后的时光就像一本空白的画册,等待我们用色彩填满。但很多人会陷入迷茫,每天只...
最近迷上敦煌元素,给方程豹钛3... 沙漠 VS 纯电“方盒子”,感觉穿梭在路上都流畅着国风的韵律,硬控我10秒,爱了爱了~大家觉得这个配...
从大景区到小村庄,“乡味”旅游... 近年来,传统景区之外,越来越多游客选择到广袤乡野间体验“乡味”。 文化和旅游部最新数据显示,2025...
苏州民俗博物馆即将升级回归 5月20日,苏州博物馆举办媒体见面会,发布了苏州民俗博物馆提升改造、“从拙政园到莫奈花园”特展、手语...
森林之约·大兴安岭“天翼之旅号... 中新网内蒙古新闻5月20日电 (张玮刘磊包文君娄文锋)呼伦贝尔森林之约·大兴安岭“天翼之旅号”旅游列...
地方国资文旅集团为何总是一地鸡... 桂林旅游、曲江文旅、张家界深陷泥淖背后。 ▲ 栏目 | 文旅商业评论 领域| 目的地营销、景区 0...
莒南三大精品旅游线路给您安排好... 2025年莒南三大精品旅游线路发布啦!! 今年5·19中国旅游日 莒南以山水为卷、以历史为笔 为您精...
嘉峪关郁金香盛开,浪漫气息满城... 当春风轻拂嘉峪关的大地,一场浪漫的花事悄然上演——郁金香盛开了,这座古老雄关瞬间被浪漫的气息所萦绕。...
带父母新疆八日游,这些景点和路... 带父母新疆八日游,这些景点和路线不能错过! 带着父母去旅行,是一场用脚步丈量亲情的温馨之旅。新疆,这...
传承改良铸就爆品:张为连的蒜香... 鲁网5月21日讯说起青岛莱西的特色小吃,莱西市夏格庄蒜香鸡是当之无愧的明星产品。如今,夏格庄蒜香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