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甘肃省民乐县三堡镇雪麦农业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厂房内,一缕缕金黄透亮的手工挂面如丝线般垂落,散发着阵阵麦香。这家扎根传统技艺的农业企业,通过“非遗工艺+品牌升级+湾区布局”三重驱动,将传承百年的手工挂面打造成年销售额超500万元的富民产业,成为西北特色农产品“破圈”大湾区的生动样本。
非遗挂面(民乐县委宣传部供图)
雪麦农业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位于民乐县三堡镇三堡村,是一家专注于农业产业开发和设施运营的现代化农业公司。目前秉承“百年手工传承,只为一碗好面”理念,推出的“百年手工面”系列,历经四代传承,精选本地特色有机小麦,自磨面粉,纯手工打造,无添加剂、防腐剂,具有口感劲道爽滑、耐煮不糟、面香味浓郁、营养健康、食用方便、储存周期长,易消化等特点,是民乐县非物质文化遗产。
“每根面都要经过‘盘条’‘搓条’‘上杆’等36道纯手工工序考验,最细的面能穿过针眼,这是机器永远替代不了的手艺。”技术总监、第三代非遗传承人王秀兰表示。
非遗挂面(民乐县委宣传部供图)
“过去靠农户挑着扁担卖,现在产品坐着冷链车进商超、上直播。”雪麦农业总经理谢希栋指着直播间后台数据笑道,“去年‘双十一’单日订单破万单,广东客户占比超40%。”
为打通全国市场,公司构建“线上+线下”双轮驱动体系,至目前,公司已拥有了350万的销量,并在广州设立了销售办事处,与广东大湾区餐饮协会、广东平远商会、广东清远电信公司、以及各大餐饮企业、特色面馆等达成了长期稳定的供货关系。
在严把产品质量、持续扩大销量的同时,公司紧跟市场需求,加大手工挂面产品研发力度,开发胡萝卜、西蓝花、菠菜等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挂面产品,提高挂面产品附加值。推行“支部+公司+群众”的运营模式,由村党支部主导,通过劳务服务公司吸纳周边群众参与手工挂面厂项目建设,优先吸纳当地留守妇女、困难妇女、生态地灾搬迁妇女等群体就业,打造家门口就业模式,保障群众增收。目前,公司解决就业30多人,平均月收入3000元至5500元。
“我们不仅要让百年老手艺‘活’下来,更要让它‘火’起来,成为带动家乡发展的‘金面条’!”谢希栋满怀希望的说,眼神中满是干事创业的雄心和带农增收致富的担当。(李选民 牛若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