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指导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医治未病科主任中医师 邓聪
岭南由于地处亚热带,气候炎热、潮湿多雨,古称“瘴疠之地”。受湿热地理气候的影响,当地居民多为湿邪疾病所困,加之岭南居民信服中医,常服中药,平素有喝凉茶、煲老火汤的传统习惯,从而形成独有的岭南食疗文化。《肘后备急方》中就记载有独具岭南特色的药膳方。
岭南地区善于制汤,岭南食疗文化以其特有的老火汤闻名,常以汤佐餐,饭前喝汤,带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由于岭南气候潮湿炎热,常喝汤水不仅能补充水分,且能清热去火。制汤时加入与食材相配的各种功效的药材,药食同源,在不影响药材药效的情况下将中药的味道改良,不仅佐餐,且养生治病。
常见药材除具有岭南特色的鸡骨草、龙脷叶、五指毛桃、霸王花,也有淮山、党参、红枣、当归、沙参、玉竹等具有滋补、强身健体作用的药物。
老火汤不等于“老”
民间钟爱长时间熬制老火靓汤,认为煲的时间越长,越能达到进补的效果,提倡煲老火汤要“煲三炖四”,即煲汤3个小时,炖汤要4个小时,其实这不太科学。
因煲炖的时间过长,汤中嘌呤、脂肪含量非常高,易引发高血压、痛风等疾病。若汤中加入绿色蔬菜,煮得太久还会使蔬菜中营养成分流失,而汤中钾和草酸盐含量增高,长喝会增加肾结石的风险
一般而言,建议肉类汤煲1个小时左右,最长不超过2个小时;以鱼类为食材的汤,时间控制在1小时之内。每周喝汤不应超过3次,注意合理搭配,多吃蔬果。
饭前喝?饭后喝?
民间有“饭前喝汤,胜似药方”之说,但事实并非如何,而是因人而异。
对于体重超标的人群,建议在饭前喝汤“垫垫底”,能够有效抑制食欲中枢,防止过食而肥胖。肥胖人群不适合饭后喝汤,因饭菜吃足了再喝汤,胃长期被填得太充实,可能越撑越大,胃口越来越好。瘦人则相反,想适当增加体重可在饭后喝汤,但要注意把握度。
另外,平时有消化不良,易胃胀、胃液分泌不足的人群,不宜饭前喝汤,以免胃酸被冲淡不利于消化吸收;当饭菜已经吃得很饱时,也不宜饭后喝汤,以免加重胃肠负担,出现胃胀、胃痛、反酸、嗳气等症状,因以七八分饱为度。
另外,平时有消化不良,易胃胀、胃液分泌不足的人群,不宜饭前喝汤,以免胃酸被冲淡不利于消化吸收;当饭菜已经吃得很饱时,也不宜饭后喝汤,以免加重胃肠负担,出现胃胀、胃痛、反酸、嗳气等症状,因以七八分饱为度。
特殊人群
高血压人群要少喝浓味的汤,喝汤要尽量清淡,控制盐的摄入,每天少于6克。“三高”人群,尤其是肾病的人群,都不宜经常喝汤。
高尿酸血症或痛风人群要少喝嘌呤含量高的老火汤,特别是用海鲜、肉类、蘑菇、动物内脏等食材煲的老火汤。
肥胖人群要少喝脂肪含量高的老火汤,宜喝清淡的蔬菜滚汤。
小孩要注意少喝用补益类药材、或性腺、甲状腺等含激素的食材煲的老火汤。
小贴士:如何煲老火汤
首先,要选择适合自身体质的汤料,如身体火气旺盛,可选择如绿豆、海带、冬瓜、莲子等清火食材。
煲汤时,肉类最好先汆一下,撇去上层泡沫,因泡沫主要源自肉中残留的血水,这样可以保证煲出的汤味色正。不要过早放盐,因盐会使肉里的水分跑走,加快蛋白质的凝固,影响汤的鲜味,宜最后放盐。
专家介绍
邓聪
中医世家,医学博士,主任中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广州市重点优势专科中医治未病科学术带头人和学科负责人。广东省中医师承导师,广州市邓聪三级名中医工作室导师,广东省实力中青年医生,广州市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广州市科普名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