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以"长城之约·和合共生"为主题的2025北京长城文化节在延庆开幕。开幕式上,北京市文旅局发布十条"京畿长城国家风景道"自驾游线路,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长城文化体验之旅。同时,文化节期间,长城沿线各区还将举办多场文商旅体活动集中展示长城文化魅力。
发布十条"京畿长城国家风景道"自驾游线路
据介绍,2025北京长城文化节由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主办,北京市文物局、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及北京市长城沿线各区共同承办。本次文化节吸引了长城保护、价值挖掘、资源利用等领域的专家学者,京津冀及长城沿线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文物机构代表,以及国际社会专注于长城文化研究传播的外交人员和国际友人参加。
开幕式上,北京市文旅局发布十条"京畿长城国家风景道"自驾游线路,辐射联动长城沿线丰富的文旅资源,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长城文化体验之旅。十条线路串联门头沟、昌平、延庆、怀柔、密云、平谷六区,辐射联动八达岭长城景区、居庸关长城、慕田峪长城、黄花城水长城、司马台长城等多个优质旅游景区,以及超20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游客可沿高速公路、国道、省道等主干道便捷抵达重要景点,深入体验长城的魅力。
北京市文物局发布了2025北京长城文化节"1+4+N"活动并启动北京长城文化节logo征集活动。北青报记者了解到,本次长城文化节构建了"1+4+N"的活动体系,其中,1指的是本次开幕式,4指的是四场京津冀长城文化重点活动,N指的是长城沿线各区组织的多元活动。
发布多场长城文化重点活动
除精彩的开幕式外,四场京津冀长城文化重点活动也将接力登场。
据了解,9月至10月,怀柔区黄花城水长城系列活动专场将精彩呈现,游客可在此欣赏水长城的独特风光,感受文化与自然交融的魅力,领略长城在不同环境下的别样风情。6月中旬,天津市黄崖关长城景区将举办京津冀长城文物主题游推介活动,深度挖掘长城文物资源,串联起一条充满文化韵味的文化之旅,吸引人们探寻长城历史脉络,感受长城文化的博大精深。9月中旬,河北省山海关中国长城博物馆举办京津冀长城保护成果国际传播活动,向世界展示京津冀长城保护成就,推动长城文化走向国际,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长城文化。
长城文化节期间,沿线各区还将创新推出多项特色文商旅体系列活动,覆盖传统戏曲、现代文创、文物研讨、户外运动等领域,满足不同人群的文化需求。
延伸:中国长城博物馆改造提升工程正在稳步推进
2024年5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市八达岭长城脚下的乡亲们的回信,勉励大家守护好长城、弘扬长城文化、讲好长城故事,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
一年来,北京市积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交出"一年答卷"。其中,"建设长城国家文化公园 彰显中华文明标识"实践,获评2024年度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十佳案例。在保护传承方面,北京市委常委会审议通过新一轮《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北京段)建设保护三年行动计划(2024年—2026年)》,完成《北京市长城保护规划》及8个重点区段规划编制,构建起全方位规划体系。持续开展资源普查与考古,箭扣、大庄科等修缮项目借助数字科技和多学科研究保留原貌。全国首个"长城保护修复实践基地"在箭扣长城脚下建立,并加强科技应用,开展无人机巡护、新技术研发,搭建资源信息和灾情预警平台。
延庆是北京地区实有长城墙体长度最长、形制体系最丰富、区域文化最独特、景色最壮观、保护与发展结合最早、长城主题载体最丰富的地区。近年来,延庆以长城文化带保护发展、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为引领,推进实施《延庆区长城保护利用三年行动计划》,开展50余项长城抢险保护工程,构建"网格化+专业化"管理体系,划分三大片区、设立保护站,以"最小干预"原则守护长城古韵。
2024年,延庆实施7项长城本体修缮工程,涵盖砖石、土边长城。同步推进中国长城博物馆改造提升,打造国家级文化地标。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目前中国长城博物馆改造提升工程正在稳步推进中。首都博物馆办公室主任张宇介绍,目前长城博物馆展览的总体大纲正在撰写中,"结合博物馆整体建设情况,如建筑的造型和流线,我们正在设计展览的流线和风格,力图用博物馆的语言更全面、以更具吸引力的方式去展示长城文化。"张宇说,按照预期,土建工程将于今年完工,预计将于明年完成土建工程验收并交付布展,博物馆预计将于明年年底或后年年初正式对外开放。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刘洋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袁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