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35岁罗玉的真实经历讲述:吃亏是福,但一直吃亏就是傻。
就当我还在发愁五一去哪里玩的时候,小姑子的电话就打了进来。
我一接通电话,小姑子就热情地说:嫂子,我和我小哥两家人,五一去你家玩,你可千万不要出远门。
我一听就马上皱起了眉头,这已经是小姑子第几次提前给我打电话,把我的假期给安排得明明白白了。
每次大型节假日,小叔子小姑子就借着探望老人的名义来我家团聚,一聚就是好几天。
假期放几天,他们就聚几天,而这几天里的吃喝玩乐全都指望着我一个人。
自从前年,公公婆婆在小叔子家住不下去,闹着要来我家养老之后,我的生活就再也没有了平静。
老公是老大,底下还有个弟弟和妹妹。
公婆一直念叨着举全家之力供老公读书上学了,老公如今有出息了,应该要回馈全家人。
于是,婚前老公的工资要补贴父母,要补贴弟弟妹妹。
婚后老公虽然收敛了一些,但每次小叔子买啥大件,他依旧伸以援手,几万几万地给。
公婆一边夸着老公孝顺,一边却又住在小叔子家帮他们养大了两个孩子。
至于我的孩子,公婆只带了半年就躲到了小叔子家,从此就在小叔子家住了下来,轻易不挪窝。
直到小叔子的两个孩子接连长大,公婆才又再次提出:按照老家的习俗,父母是要跟着长子养老的。
公婆这样说,作为孝子的老公,自然也没有反对。至于我,也不好拂了了老公的面子,只能妥协。
自从公公婆婆来了我们家之后,我家的节假日就异常热闹。
还没到假期呢,不是小姑子就是小叔子就开始轮流提前给我打电话,让我在家等着他们来。
他们来就来吧,看在老人和老公的份上,我也就忍了。
结果,人多是非多,果然是不错的。
买菜做饭的时候,没人搭把手。上桌吃饭时,却人人挑三拣四,不是嫌肉太肥,没海鲜,就是嫌弃菜盐放少了,淡了。
大人折腾完,又轮到小孩子折腾,每家两个孩子,加起来就6个孩子了。
家里整天吵吵闹闹,跑来跑去,没少被楼下邻居投诉。
伺候了他们一家人几个假期之后,我就不肯再伺候了。
没人出钱也就算了,连出力也没有,全都指望我一个人,仿佛我是他们家的免费保姆。
我也曾跟老公提出,三家轮流做客聚餐。可老公却很是为难,说爸妈在咱家,怎么好把人拒之门外?
我也跟小叔子小姑子提出,要么三家AA制,要么出去吃饭。
结果婆婆说,我作为大嫂,一点也不大气,弟弟妹妹来家里聚会还要人家掏钱。
婆婆说得轻松,我一个人每天忙活14口人的饭菜,还要贴心安排户外活动和游玩。
结果大家一到掏钱,就纷纷避开。不是尿遁,就是打电话。
一次两次我也就忍了,次数多了,我就不愿意了。谁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凭什么就得逮着我这个羊毛薅?
五一之前,我早早跟老公商量,今年要么轮流,要么各过各的,谁想念公婆就把人接过去住几天,住腻了再把人送回来。
老公本来也同意了,还兴致勃勃地跟我讨论起五一去哪里旅游走一走,带孩子们见见世面。
结果小姑子电话一来,老公又心软了,又软磨硬泡劝我:节假日人多酒店贵,还不如待在家里吃吃喝喝舒服。
我没有接话,两个孩子年年被困在家里,早就盼着出门玩一玩,结果现在老公又出尔反尔,孩子该有多失望。
我没有理会他,老公不出门,那就待在家里接待他的弟弟妹妹吧,反正谁的亲戚谁管。
我很快就给自己和两个孩子买了车票,准备去青岛看看海。
两个孩子早就闹着要去海边玩了,可碍于老公的好面子和打肿脸充胖子,我们一直未能成行。
见我果真买了车票,还开始收拾行李,老公一下子就慌了:你走了,谁伺候我们一大家人?我不会做饭,你总不能让我60多岁的老母亲还要买菜做饭伺候一家人吧?
我不置可否,总不能这个家就只有我会做饭吧。婆婆年纪大了,身体不好,但弟媳妇和小姑子总会下厨做饭吧。再不济,小区楼下不还有饭店吗?
每次来我家,一个个都是葛优躺,等着我伺候,俨然一副度假的姿态,谁见谁来气。
婆婆听闻我要临阵脱逃,顿时也着急了:作为长嫂,你要心胸宽广一些,别老跟弟弟妹妹一般计较。
任由老公如何劝说,我都不打算再留在家。哪怕就在附近走一走,都好过在家里等着伺候别人。
对于没有边界感,也没有眼力见的亲戚,你越是惯着,别人就越是得寸进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