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嶺禁地有多恐怖?鰲太線被評為“中華龍脊”,為何不許人穿越?
高丙坤
2023-03-30 02:15:21
0

原標題:秦嶺禁地有多恐怖?鰲太線被評為“中華龍脊”,為何不許人穿越?

2022年,一位95後的年輕女性詩人在徒步攀登秦嶺時不幸遇難。

本來她是想在秦嶺之巔追隨李太白曾經走過的足跡,但沒成想浪漫之舉釀成瞭悲劇。詩人的屍體發現於號稱秦嶺禁地的鰲太線上。她被發現時,正蜷縮在自己的帳篷裡,具體的死亡原因不詳。

圖片源於網絡

一時間,秦嶺禁地鰲太線又一次浮現在大傢的視線裡。熱愛徒步的朋友可能對鰲太線並不陌生,這條號稱“死亡之線”的徒步線路每年都會有人喪生。據不完全統計,自2012年到2017年這短短的5年時間裡,已經有46人在鰲太線徒步穿越時失蹤或死亡。

那麼,這條“死亡之線”到底有何秘密,為何多人在此喪生,仍舊阻擋不瞭眾多徒步愛好者的步伐,前赴後繼地想去征服它呢?

圖片源於網絡

秦嶺鰲太線,神秘與危機並存

說到鰲太線,就不得不說秦嶺。

秦嶺號稱“終南”,又被稱為“中華的龍脈”。

延綿1600多公裡,橫貫在我國幅員遼闊的版圖正中,是我國的南北分界線。

秦嶺,古代被無數文人墨客所描寫,諸如韓愈的“雲橫秦嶺傢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再如李白的“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

同時,秦嶺也是諸多著名歷史典故的發生地,例如韓信的“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李自成兵敗,蟄伏於秦嶺”都發生在秦嶺地帶。

圖片源於網絡

除此之外,秦嶺還流傳著眾多傳說和密談。其中就包括瞭“天公地母”的傳說、“1987年夜貍貓事件”、“神秘的925機構”等等。它的神秘,一直是人們津津樂道的對象。

鰲太線,是秦嶺至太白山的一條路徑,介於鰲山與太白山之間,平均海拔3400米。

或許因為地處秦嶺復地,近年來關於鰲太線的話題熱度一直居高不下。

圖片源於網絡

這條線路以奇險與死亡著稱。

鰲太線總長度約為150公裡,分三段,分別是大鰲太、標準鰲太和小鰲太。

其中大鰲太起於塘口,終於鸚鵡鎮,全長約140公裡;標準鰲太起於塘口,終於厚畛子,全長約為120公裡;小鰲太起於塘口,終於都督門,全長約80公裡。

最初,許多徒步愛好者並沒有把鰲太線放在眼裡。因為論海拔,比不上珠穆朗瑪峰,論裡程,線路也不算太長。

但就是這條看似平平無奇的線路,已經吞噬瞭多條鮮活的生命。

圖片源於網絡

2008年,某徒步俱樂部一行4人在鰲太線攀登太白山時突發意外,隊長嚴重高原反應,搶救無效死亡;

同年6月,資深徒步愛好者穿越鰲太線時失聯,至今生不見人死不見屍;

2012年,共計10餘驢友攀登鰲太,不想遭遇極端天氣,3人失溫死亡。

2017年,30餘名驢友在鰲太線探險時失蹤,此事件甚至驚動瞭中央辦公廳。

......

而這些,還隻是鰲太線上眾多事故的冰山一角。

圖片源於網絡

天堂與地獄並存的鰲太線,隱藏的“三大危機”

在徒步群體中,關於鰲太線,一直立著這樣一個flag:

“徒步者以走鰲太為榮,走過鰲太,才算合格的徒步者。”

很多徒步愛好者知道這句話,卻忽視瞭另外一句話:

“鰲太線,遊離在天堂與地獄之間。”

圖片源於網絡

天堂與地獄,揭示瞭鰲太線的兩大特點:美與險。

鰲太線很美,那裡有冰川時期的海石風光,有綿延的聖潔雪山,有赤色的林海畫廊,還有數不盡的珍稀鳥獸、奇珍草木。雲霧繚繞,宛若靈臺仙境。正因為如此,才有如此多的徒步愛好者不顧一切地前來領略其美麗風光。

同樣的,那裡也很危險。

鰲太線在徒步線路的危險等級中被評定為“高”,其安全指數低於標準值的27%,在全國范圍內也算是最為艱險的徒步線路之一。歸其原因,主要為變化莫測的氣候、復雜多變的路況,以及長距離的無人區。

圖片源於網絡

變化莫測的氣候:

鰲太線地處秦嶺地帶,秦嶺山脈如同一塊巨大的屏風,將我國南北分割。這樣的格局起到瞭天然屏障的作用,有效阻隔瞭濕潤的海洋氣流,使其無法到達西北地區,同時又阻隔瞭寒潮的南下。在此形勢下,形成瞭秦嶺特有的生態系統。

受秦嶺地理、氣候特點的影響,身處腹地的鰲太線陰晴難測,氣候瞬息萬變,一天體驗四季。其極端天氣也頻頻發生,諸如狂風、暴雨、冰雹等。

圖片源於網絡

曾經有位驢友就講述過他在鰲太線經歷的那場恐怖的“風雲變幻”。

那是2013年清明節前後,該驢友帶領團隊準備穿越鰲太線。當行至某山嶺時,遭遇瞭突襲而來的暴風。風勢之大,讓人猝不及防。

更糟糕的是,大風帶來瞭急速的降溫。陽春的天,隊員們不得不裹上瞭登山專用的防風衣,甚至是羽絨服。

隨著氣溫的持續走低,部分隊員明顯感覺體溫在不斷下降。如此下去,肯定會有隊員因為失溫而引發休克,那後果將不堪設想。

圖片源於網絡

驢友帶領團隊冒著暴風艱難前行,試圖在無人區找到適宜的避風港。就在逆風前行的時候,驢友驚奇地發現自己的衣服袖口上竟然長出瞭剔透的“羽毛”。仔細觀察,原來那些羽毛狀的物體竟然是凝結的冰塊!

值得慶幸的是,這群驢友最終有驚無險地躲過瞭危難。在下山後,隊員們才從當地村民口中得知,他們剛剛遭遇瞭被當地人稱為“白毛風”的極端惡劣天氣。

能平安走出來,實屬幸運!

圖片源於網絡

復雜多變的路況:

鰲太線路線復雜、多變,途中多是石海、刃脊和角峰。加之線路中氣候詭譎,時常有濃霧出現,極大影響瞭探險者的方向判斷。

很多試圖攀登鰲太線的驢友在經歷瞭新疆狼塔、四川貢嘎等徒步線路後,總覺得自身已經積累瞭相當豐富的經驗,對於征服鰲太線信心滿滿。

但當這些驢友真正走過鰲太線後才會意識到,鰲太遠不止自己認知的那樣簡單。

圖片源於網絡

在前文中曾講到,鰲太線總共可分為三條分支,線路不同、風景不同,其地貌也各不相同。

就算最短的小鰲太,僅僅80公裡的距離,最有經驗的徒步者走完全程也需3天的時間。

標準鰲太雖然長度適中,但途中會有長距離的無人區。無補給、無水源、甚至連電話信號都無法接收。走完這一段需要花費6天左右的時間。

圖片源於網絡

最艱險的是大鰲太路線。

全程140餘公裡,線路最長,海拔最高,危險系數定位極高,被譽為“行走在中華龍脊”。

究其原因主要是險峻的山勢附加變化莫測的天氣。

時常有驢友在途中因為迷路、墜崖或失溫,最終丟掉瞭性命。

在鰲太線的線路中,最讓人聞風喪膽的就是九重石海。

九重石海,顧名思義,石頭像是汪洋般密佈在大地上,如同層巒疊嶂的石陣組成的大海。那些雜亂的礫石大小不一,巨大者堪比汽車,細小者如同銳刺。橫越九重石海時,對體力要求極高。

據驢友回憶,橫渡九重石海是徒步生涯中最讓人記憶深刻的,許多人在穿越石海時,會因為極度疲乏與絕望而失聲痛哭起來。

圖片源於網絡

石海中的石頭相互嵌擠,但並不牢靠,容易松動,極易引發礫石的塌方。石頭與石頭銜接的區域還有許多空隙,稍不留神容易踏空,輕則破皮流血,重則斷手斷腳。

曾經就有一名女性驢友在途徑九重石海時,因為興起拍照,結果註意力松懈,踏入縫隙中摔倒骨折。還好隨行的隊員相互幫助,以接力的方式把她背下瞭山,不然後果不堪設想。

由於九重石海的“石頭大陣”並不處於同一平面之上,層層疊疊,一山還有一山高。有陡坡,有絕壁,需要攀登者精神高度集中,手腳並用。

圖片源於網絡

當徒步者歷經萬難翻越瞭一座石海大山後,陡然發現前方又出現一座更高的石海時,是對體力、耐力、精力的極限考驗,讓探險者陷入絕望。

長距離的無人區:

鰲太線位於太白山與鰲山之間的高山區,那是一段長距離的無人區域。

山地多為裸露的巖石,無喬木等高大植被遮擋,據統計全程大約有65%的路程均處於完全裸露狀態。

這樣的線路意味著,當徒行者遭遇瞭極端天氣,可能會處於避無可避的境地。

圖片源於網絡

2007年,西安的一支戶外團隊組織人員徒步穿越鰲太線。其中的領隊是一位戶外經驗相當豐富的專業級運動員。但那次的經歷讓這位接受過專業訓練的人員至今都心有餘悸。

據這位隊長說,總共7天的裡程,有6天都在下雨。

熱愛戶外運動的人都清楚,持續的雨水是災難性的。

圖片源於網絡

因為在戶外,特別是山區,雨水不僅會帶來極寒的天氣,還會伴隨著能見度極低的濃霧。由於環境裸露度過高,無法找到遮蔽,7天的時間裡,所有的隊員都處於潮濕的狀態。

當團隊行至山脊時,濃霧又讓所有人迷失瞭方向。

連續的降雨,持續的低溫,身處無人區,無法聯系外界,無食物補給。失溫、迷路、疲憊,種種狀況使整個團隊陷入瞭無助中。

圖片源於網絡

最終,隊長不得不下達瞭撤退令。下山時,有些隊員的備用衣物也被雨水淋濕,為此他們隻能背對背地相互取暖,以此保證不會因為失溫而導致休克等危險情況的發生。

當全員安全抵達文明區域後,隊員們相擁而泣,而這位隊長因為這次的事件內疚瞭許久。

圖片源於網絡

“死亡線路”,事故頻發,為何屢禁不止

近年來,因為頻發的事故,鰲太線從“中華龍脊”變成瞭“死亡之線”。

據《中國鰲太穿越事故調查報告》顯示,截止2021年,鰲太線的事故率仍舊呈現上升趨勢,目前記錄在冊的死亡人數已經攀升至50人。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保護區條件》中已經明確規定:禁止任何單位或個人進入。而鰲太線屬於陜西省太白山國傢級自然保護區,擅自穿越屬於違法行為。

圖片源於網絡

除瞭國傢法律之外,為瞭避免悲劇再次上演,2018年,當地政府出臺瞭相關強制性文件,禁止驢友穿越鰲太線,並在上山的必經之路上設立警示標牌,安排工作人員督導勸返。

但由於鰲太線地處山區,線路呈現魚刺狀,支路眾多,看守較為困難。時常有驢友抄小道或趁工作人員下班時,偷偷潛入山區之中,大大增加瞭管理難度。

盡管頒佈瞭一系列的禁止令,仍然無法阻擋狂熱的徒步愛好者們前往征服鰲太的決心。這其中很大原因,在於人們的獵奇心理作祟。

圖片源於網絡

特別是隨著網絡的發達,短視頻行業的興起。越來越多的自媒體人為瞭獲取更多的流量鋌而走險。

短視頻的火爆催生瞭許多普通人前往窺探秘境的沖動。然而這些人群既沒有專業設備,又沒有豐富的戶外經驗。

冒然進山,最終釀成瞭一場又一場的悲劇。

圖片源於網絡

此外,虛榮好勝的心理也是催生諸多違法穿越的根源。由於穿越鰲太線這一舉動在徒步群體中有著較為崇高的地位。許多驢友以穿越鰲太線為榮,成為其炫耀的資本。

因此每年都會有大批的資深驢友不顧禁令,不顧生命安全,無視法律,也要強行前往。

圖片源於網絡

為瞭進一步杜絕和禁止“鰲太穿越”違法事件的發生。當地政府加大瞭巡查監管力度,包括增派守山巡邏人數、加裝監控攝像頭等手段。同時聯合當地森林公安局,通過罰款等方式嚴控、嚴打非法擅闖者。

希望在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此類的悲劇不要再次上演。也希望驢友們能在保證自身安全的前提下,進行合法合規的徒步行為。

圖片源於網絡

願那些留在茫茫山野中的人們能長眠安息;

也願那些即將踏上冒險征途的人們能平安歸來。

最後借以此篇,緬懷所有在鰲太線不幸喪生的人們。

圖片源於網絡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黄山旅游行程攻略,黄山旅游3天... 黄山旅游行程攻略,黄山旅游3天2晚要多少钱!超绝行程线路 父母辛苦了大半辈子,一直想找个机会带他们出...
原创 区... 2025年五一假期,重庆荣昌区政府食堂以一种匪夷所思的方式出圈了。7000多名游客涌入这个平日里庄严...
两天接待游客超2.7万人,孙中... 5月1日,阳光洒在中山市南朗街道翠亨村,经过精心改造升级的孙中山纪念馆正式向社会公众开放。这座承载着...
重庆洪崖洞景区周边封桥又封路,... 极目新闻记者 邓波 5月2日,五一长假第二日,重庆市网红景区洪崖洞依旧火爆。当天傍晚,极目新闻记者从...
7000名游客挤爆政府食堂! 5月2日,“荣昌政府食堂米饭蒸了半吨多”的话题冲上热搜第一。 今年“五一”假期,多地推出暖心举措,...
五一到黄山旅游3天2晚需要多少... 五一到黄山旅游3天2晚需要多少钱?黄山三日游纯玩精品路线推荐 一直以来,我都梦想着能带父母去黄山走走...
到黄山三天两晚旅游最全指南,黄... 到黄山三天两晚旅游最全指南,黄山三日游必备附攻略,超全建议收藏 黄山,这座集自然美景与人文底蕴于一体...
雪山蓝宝石与花海秘境:初夏赛里... 当飞机降落在伊宁机场时,机舱里此起彼伏的惊叹声让我意识到,舷窗外那片泛着蓝绿色荧光的区域,正是我们此...
黄山旅游三天两晚行程路线安排,... 黄山旅游三天两晚行程路线安排,黄山当地旅行社3日游费用,收藏 黄山,这座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的仙境...
宁夏银川:郁金香盛开引游人 5月2日,宁夏银川市兴庆区海宝公园的郁金香竞相绽放,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赏“打卡”。中新社记者 于晶 ...
黄山三日游攻略费用多少钱?黄山... 黄山三日游攻略费用多少钱?黄山3日自由行方案和费用,省心省力 一直以来,我和伴侣都梦想着能一起去黄山...
到黄山旅游3天2晚多少钱?黄山... 到黄山旅游3天2晚多少钱?黄山3日行程攻略,为您精确计算 黄山,这座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闻名遐迩...
原创 毛... 最近,一段在北京环球影城偶遇毛晓彤跳舞的视频引发了网友们热烈的讨论和关注。镜头中,她一袭红色短裙,配...
黄山3天2晚跟团游具体费用旅游... 黄山3天2晚跟团游具体费用旅游攻略,黄山3日游推荐最佳路线 黄山,这座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的仙境,...
厦门沙坡尾,藏着闽南风情与历史... 厦门沙坡尾是一个充满文艺气息与闽南风情的旅游胜地,这里融合了老厦门的传统风貌和现代的创意元素。以下为...
芹菜叶子的做法大全家常菜,芹菜... 芹菜叶子的家常做法大全 凉拌芹菜叶 做法:芹菜叶焯水后挤干水分,加入蒜末、小米辣、味极鲜、醋、糖...
虎皮鸡蛋,外酥里嫩,酱香浓郁,... 1. 准备材料 鸡蛋若干。 调料:蚝油、老抽、生抽、盐、冰糖、啤酒等。 辅料:葱姜、八角、 干辣椒...
在千万粉丝网红直播间花299买... 近日,有网友在某短视频平台爆料称,一名拥有2000多万粉丝的网红博主“大Logo”,其与福建武夷山一...
锅仔饭的做法家常,在家怎么做煲... 锅仔饭(煲仔饭)的家常做法 煲仔饭是广东特色美食,以砂锅为器皿,将米饭与配菜一锅烹熟,底部形成焦香锅...
从快乐零食看县域经济的″升级″... 作者|李静林 知名产品人、商家作家梁宁说:“如果说上一个时代是一个风口时代,那当下的时代则是一个扎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