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瞰養殖小區。海晏融媒提供
達玉溫泉酒店浴池。本報記者 尹耀增 攝
3月21日,記者來到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縣甘子河鄉達玉村,隨即被四棟造型奇特的建築吸引,建築以黃色為主色調,在村文化廣場一側依次排開,這就是達玉溫泉酒店。
“酒店總投資3600萬元,2020年12月開工建設,2021年10月建成,委托青海西海溫泉旅遊管理有限公司進行管理經營,公司每年向達玉村支付66萬元,此外還要視經營情況拿出20%的利潤給村子分紅。這是達玉村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促進群眾增收的重要舉措。”甘子河鄉黨委書記安永虎介紹。
走進洗浴大廳,環境優美,幹凈衛生。浴池裡溫泉水清澈見底,冒出肉眼可見的熱氣,伸手一試,溫度能有個60℃左右,在寒冷的季節泡個溫泉澡無疑是個不錯的選擇。
“溫泉酒店2月20日開業以來,於3月1日迎來瞭首撥遊客,截至目前一共接待瞭420名遊客,實現收入11萬元,預計4月15日左右將迎來小高峰。全年旅遊接待包括高端線路定制、房車旅行、自駕旅行等多板塊結合旅行社已完成初步確定。同時項目二期(溫泉小鎮)發展建設通過政府和企業強強聯手正穩步推進。”青海西海溫泉旅遊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次成介紹。
達玉村轄區內的溫泉有泉眼9處,泉源暗通,水色清澈,四季噴湧不歇,而且水溫達到60攝氏度,日出水量近千噸,可直接飲用。據村民們說,飲此水對治療胃病、消化不良等有很大的好處。得到政府的政策支持後,達玉村黨支部書記昂秀拉夫旦就帶領村“兩委”成員在獅子山上修建瞭4800米的木質棧道,加上溫泉酒店的建成運營,獅子山溫泉景區已初步形成,為村集體創收、群眾增收拓寬瞭渠道。
“全國兩會政府工作報告指出,立足特色資源發展鄉村產業,促進農民就業創業增收。投資建設溫泉酒店就是我們根據實際情況轉變發展方式的具體措施,後期,我們將全力推動達玉溫泉小鎮3A級旅遊景區創建,依托青海湖生態資源優勢,以國省道旅遊公路為紐帶,發展生態旅遊與公路經濟線,將騎行、自駕遊、徒步等特色旅遊,野生動植物資源觀賞、民俗文化展示等旅遊資源串珠成線,爭取在公路經濟圈+環湖生態環境旅遊項目上有所突破。”安永虎介紹。
站在達玉獅子山溫泉景區觀光點俯視,去年建成的溫泉旅遊扶貧公路宛如一條青色絲帶,纏繞山腰,越過草地,延伸到草原深處,也延伸到瞭農牧民群眾的心中。
“過去路況不佳,路途顛簸,村民出行很不方便。現在有瞭這條柏油馬路,出行平穩舒適又省時,來到草原深處旅遊的人也越來越多瞭。”昂秀拉夫旦高興地說。
達玉村借助溫泉資源,興建溫泉景區,大力發展“產業+旅遊”經濟,享受沿線公路帶來的旅遊紅利。昔日偏遠的草原山區,如今變成瞭遠近聞名的溫泉旅遊打卡地。曾經收入單一的村民,也通過這條致富路看到瞭生活的新曙光。
“同樣,黨的二十大報告也指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加快建設農業強國,紮實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在達玉村的海晏牧創藏羊繁育養殖專業合作社(以下簡稱合作社)安永虎仔細查看環湖藏羊的生長情況後認真地對昂秀拉夫旦說。
連日來,甘子河鄉黨委班子成員奔赴在草原深處、牧區一線,趁著牧民們牲畜出欄後的閑時間隙,用喜聞樂見的形式向群眾宣講黨的二十大精神和全國兩會精神,讓牧民們在復工復產的喜悅裡聆聽黨的“好聲音”,感受黨的好政策。
談及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持續增加民生投入,著力保基本、兜底線、促公平,提升公共服務水平,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在發展中不斷增進民生福祉。”
“這個我深有體會,我曾經是個貧困戶,在黨的好政策的幫助下摘掉瞭貧困的帽子,現在傢裡養著25頭牛,在合作社打工每個月有4500元的收入,現在很滿足很幸福。”在合作社當飼養員的尕佈藏感激地說。
合作社40棟環湖藏羊標準化養殖大棚整齊排列,草料棚、飼料庫房、水電路等配套設施齊全。“養殖小區總投資1300餘萬元,去年10月投入使用,已經出欄1200隻,目前存欄3000餘隻,隻有養殖小區承載量的一半,後期,我們還將加大飼養規模。”昂秀拉夫旦介紹。
為加快現代生態畜牧業步伐,開啟鄉村振興戰略新征程,保證畜牧業持續、穩定、健康發展,努力提高良種覆蓋面,提升高原藏羊生產性能和優化畜種畜群結構。甘子河鄉依托環湖藏羊資源優勢及全縣畜牧業大鄉優勢,科學推進環湖藏羊核心群基地建設,助力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制定瞭《甘子河環湖藏羊繁育基地建設項目幹部指導服務機制》,即鄉上的23名幹部一對多聯系白藏羊核心群養殖戶,定期上門開展服務,幫助養殖戶解決困難。
“除瞭達玉村外,熱水村也被確定為環湖藏羊繁育試點村,去年鼓勵引導30餘戶村民,開展環湖藏羊核心群養殖,收益最高達14萬元。今年將擴大至80餘戶,我們將優先選擇養殖大戶、傢庭農傢、致富帶頭人以及有豐富養殖經驗的群眾。確定戶數後,獸醫站的工作人員免費為群眾鑒定環湖藏羊,目前已鑒定完成8000餘隻。”安永虎介紹。
為加快藏羊產業綠色高質量發展,甘子河鄉堅持走特色農牧業發展牌,走綠色、高端、品牌、質量的興農富民之路,發揮環湖優勢,重點打造“高原、綠色、有機、無公害”的特色環湖藏羊地理標志,發展安全、健康的牛羊肉特色優勢品牌,使牧民走上一條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科學合理的致富之路。
“我們邀請青海大學畜牧專傢對藏羊母羊關鍵繁育期精準補飼、羔羊規范養殖、飼草料加工調制等高效養殖技術進行培訓,引導牧戶用科學、合理的方式養殖,打破傳統養殖方式。同時,根據藏羊的不同生長階段,專傢會給我們科學配制飼料,縮短瞭藏羊生長周期但是品質沒有降低,使牧戶掌握瞭高效生態養殖技術。”安永虎說。
從傳統粗放式的養殖到今天的科學飼養,從守著溫泉這棵“搖錢樹”受窮到轉變思路發展高端旅遊業……黨的十八大以來,達玉草原生態持續向好,牧民增收渠道有效拓寬,牧區基礎設施、公共服務不斷改善,一幅幅牧區美、牧業興、牧民富的小康生活新圖景在廣袤草原上逐漸展開。(記者尹耀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