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應城①丨千年古邑,接續傳承蒲騷文脈
荆楚网
2023-03-30 01:55:05

原標題:文化應城①丨千年古邑,接續傳承蒲騷文脈

【開欄的話】

應城市位於湖北省中部偏東,大富水在中部穿過,為古蒲騷之地,有“膏都鹽海”美譽,石膏、巖鹽、溫泉並稱應城“三寶”,既有全國重點保護的門板灣遺址和陶傢湖古城遺址,還有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和應城膏雕、黃灘醬油、湯池傳說等一批別具特色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近年來,應城市著力打造城市文旅產業帶、建設全域旅遊示范區、構建融合發展大格局。為宣傳好應城豐富的文化資源,讓應城文化浸潤蒲騷故地,今日起,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聯合應城市委宣傳部,推出《文化應城》系列報道,敬請關註。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李傳維 通訊員杜朝霞、馮璇、李夢婷)據考古發現,應城早在5000年前就出現瞭谷物、烹飪用的陶器、收割用的石鐮、砍伐用的石斧、舂米用的石臼......日前,應城市博物館館長餘志紅在門板灣遺址接受記者采訪時說,蒲騷文化是應城文脈,其文化遺存在應城時有發現。

應城市博物館館長餘志紅向記者展示剛剛發現的石斧。記者 李傳維 攝

蒲騷文化的發源可追溯到5000年前三苗遺裔氏族部落的土著文化,即屬於屈傢嶺文化體系的門板灣文化和四龍河文化,中國已發現的最早的土坯磚砌房屋建築正在其中。1999年門板灣遺址被評為“全國十大考古發現之一”。

門板灣遺址所在地,新石器時代的遺存隨處可見。記者 李傳維 攝

蒲騷之名最早見於《左傳》,"莫敖紐於蒲騷之役","鄖人軍於蒲騷"。應城市文化和旅遊局副局長宋文林介紹,因應城傍於沈傢湖,湖中盛產菖蒲,輕風吹拂,長出水面的蒲葉騷動,發出蕭蕭之音,得名"蒲騷"。

清•嘉慶一統志載“蒲騷故城,在今湖北應城縣西北”。在應城市田店鎮,發掘出商代貴族使用過的青銅酒器以及提梁鴞卣等文物,證實商代有貴族居住於蒲騷地,蒲騷文化開始在商周華夏文化中孕育。

商代酒器提梁鴞卣。記者 李傳維 攝

公元前701年,楚武王東進擴土,莫敖、屈瑕率軍突襲,奏響瞭楚國經營漢東、問鼎中原的序曲,著名的“蒲騷之役”在此發生,蒲騷也因此成為楚國在江漢平原崛起、爭霸的一段歷史見證。

青銅戈。記者 李傳維 攝

此後,蒲騷文化得以長足發展。戰國時期,以屈原、宋玉為代表的辭賦傢,曾先後寓居應城,《楚紀》記載:“宋玉僑居蒲騷,憫師作《九辯》”。宋玉的《九辨》、景差的《大招》等都是在此寫下。世人稱贊“孰雲蒲騷城小,楚辭夫子墻高”。

應城市作協副主席張靈霞介紹,蒲騷文化以商周中原文化為胚胎,接受楚文化的長期哺育,合流成為應城區域特有的文化體系,應城後來產生的眾多藝術形式都受其影響。

“書香滿蒲城”讀書活動。通訊員 供圖

如今,“蒲騷公益講壇”持續開展,以“蒲騷文化”為主題的讀書活動、專題報告、文藝講座等經久不絕,已成為應城獨特的文化特色品牌。

楚風蒲韻的蒲源龍灘廣場。記者 李傳維 攝

應城市田店鎮是蒲騷故城舊址和蒲騷之戰所在地,以楚風蒲韻為基礎,已打造瞭蒲源龍灘廣場、蒲騷文化長廊、古砦遺風、觀景臺、八鬥山翻板閘等一批新景觀點。田店鎮黨委組織委員祁紹明說,每逢周末,田店鎮遊人如織,已經成為新晉“網紅打卡點”。

蒲騷故城遺址所在地田店鎮。記者 李傳維 攝

應城市文化和旅遊局副局長彭波說,應城市將以“蒲騷之戰”古戰場遺址為核心,打造以古戰場、田園、水、林地與民宿為載體的多元化休閑農業旅遊度假勝地,通過文旅融合發展,接續傳承蒲騷文脈。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徐海风味指南:感受略咸鲜香的徐... 徐州,位于江苏省北部,地处南北交汇点,其饮食文化融合了中原的豪迈与江淮的细腻,形成独特的徐海风味。徐...
今日通炒肉不粘锅的油温控制秘诀 广州 # 炒肉不粘锅的油温控制秘诀 在家常烹饪中,炒肉是一道看似简单却暗藏技巧的菜肴。许多人在翻炒过...
突发 | 神秘航班突降!全机1... 11月7日上午,一架载有153名乘客的包机降落在南非约翰内斯堡的奥利弗·坦博国际机场。 然而,这架看...
5万个文旅资源点如何搭配出新玩... 给你3-7天时间,你会怎么游上海?写下攻略,上传至社交平台,你就能成功参加上海第一届旅游攻略超级大赛...
姐姐的路边午餐 “好久没来了兄弟,长白了吗?” “谢谢妹妹。” “还是姐姐关心你,嘎。” “走了!” “兄弟,天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