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初上,灯影动,乐轻起。演员们用动情的舞姿诉说着一场百年间徽州古村的故事,现场观众们的思绪也被渐渐带入其中……
在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徽州古城的徽州府衙内,以古建筑为舞台,以徽州历史和民间故事为背景打造的沉浸式实景演出《徽州府有喜》正在上演,观众们既在观演中如痴如醉,也在互动中欢声笑语。
7月18日晚,在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徽州古城的徽州府衙内,沉浸式实景演出《徽州府有喜》正在上演。新华社记者 郭晨 摄
在中国,暑期文化夜游不仅为游客避开白天炎热高温、拥有更好出行体验提供了新选择,也凸显了中国百姓对于文化旅游、文化生活的热情不断升温。
“《徽州府有喜》在暑期共举办了53场,接待游客近25000人,很多年轻人都慕名前来‘打卡’。”歙县文旅体局局长吴炯介绍,徽州古城的各类文化夜游活动丰富了当地旅游业态,也探索了文旅融合发展新模式。
“我们不仅仅是走走看看、打卡拍照,也对徽州的历史、文化等都有了一定了解。”来自浙江的游客陈建对徽州古城的夜游活动赞不绝口。他表示,在实景中感受徽州历史人文故事,为古老徽州解锁了一种新的打开方式。
夜幕降临,游客们围坐在世界文化遗产地、安徽省黄山市黟县西递古村的村口,观看着一场名为《梦礼徽乡、西递传奇》的激光水秀。水秀依托当地独特的水景、山体、建筑、牌楼,通过多媒体建筑投影以及视觉音乐等表现形式,重现活化徽州的历史和文化。
“我们不断在文化与科技体验融合上对西递夜游进行升级改造,不断丰富夜游的文化内涵。”徽黄旅游集团营销总监胡维民说。
同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黟县宏村景区旁,另一场融合了声光电、杂技等多种表演形式,讲述徽州历史故事的演出《宏村阿菊》更是成为该村文化夜游的一张新名片。
“演出非常精彩,能让孩子们更直观地了解徽州的古往今来。”来自合肥的游客刘冰洁和孩子一起观看《宏村阿菊》后说。
8月15日晚,在安徽省黄山市黟县宏村景区旁,大型实景演出《宏村阿菊》正在上演。新华社记者 郭晨 摄
此外,各类图书馆、博物馆、书店等文化场所也在晚间延长开放时间、举办各类活动,为百姓晚间活动提供更多文化选择。
“夜读把越来越多的人拉回书香之地。”安徽省合肥市的中学教师陈洪丽说,十余年的图书馆阅读经历让她从普通读者成了图书馆的夜读志愿者管理员。今年暑期,安徽省有70多家公共图书馆开启“超长待机”模式,拉高市民夜间生活的“书香指数”。
“我们每个月都会结合节点主题,组织多场博物馆夜游活动,不断创新和改善展览策划、观展模式等,带给公众全新的观展体验,希望能够源源不断地传递文化力量。”安徽博物院院长雷修佛说。
专家认为,从暑期夜经济、夜市的繁荣,到文化夜游受青睐,显现了中国社会夜晚安定的治安环境、良好的经济活力、旺盛的旅游市场,也凸显了社会服务形态日趋多样化和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
来 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