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近期,北京京云律师事务所主任王兴华律师接受北京电视台邀请,做客《法治中国60分》直播栏目,直击法治热点,以案释法。王兴华律师在节目中对各类社会热点问题或新闻事件深入解读,并做出法律层面的专业评论和建议。
《法治中国60分》着重从开掘典型案件背后的社会意义以及与新媒体进一步深度融合等各个层面进行大胆创新。栏目聘请国内知名新闻评论员和法律专业人士为《法治中国60分》的特约评论员,树立了栏目的权威性,从简单的播报案件,到挖掘案件背后更深层面的社会问题,凸显了栏目的社会责任感。
案情回顾
七、八月份,正值暑期旅游的旺季,全国多地的一些热门景点不断地吸引着热情高涨的游客。可是,有喜欢到各地博物馆进行参观旅游的人士在不经意间发现,一些原本对公众免费开放的博物馆,却被“黄牛”炒出高价,成为他们非法牟利的工具,而且,黄牛的行为,直接给公众的参观预约带来难题。
八月初,记者连续几天登录国家博物馆的微信小程序,在点击“参观预约”页面后,发现七天内全都显示约满,根本就没办法进馆参观。那么,每天排队进国家博物馆里去的游客,他们又是怎么预约上的呢?
记者在国家博物馆外随机采访了30位游客,发现只有2人是通过正规渠道预约进去的,而其他28人都是通过找“黄牛”加价进的博物馆。
根据游客反映的情况,记者在多家网络平台上搜索“国家博物馆”,下边的跟帖多是门票相关的内容。记者看到,为了给倒卖门票增加一个理由,有的网络平台还加上“人工讲解”的服务,实际上这只是倒票的幌子。
按照门票预约方式,一般是提前七天放票。记者在放票时间点进入这些地方的官方网站提前预约,上面显示的步骤,首先是阅读“预约须知”,接着再输入姓名、身份证号等个人信息,最后才能点击预约,但等到走完这些步骤,记者发现,刚才明明还显示有票的页面,很快就已经显示“约满”了!记者一连几天按时预约抢票,几乎都是“秒没”,一般人根本就抢不上票!那既然这样,在其他网络平台上的门票,又是怎么来的呢?
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获得预约门票的诀窍在于“刷票”,需要上“技术手段”!这些“技术手段”又是什么呢?前不久,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检察院刚刚办理完的一起“黄牛”倒票案件,揭开了其中的奥秘。某公司技术员李某某在购买一些底层数据和代码后,研发出一种抢票软件。王某某和张某某得知李某某的抢票软件可以抢到北京一些热门景点的参观预约票后,就与李某某商量合作抢票,并对外出售牟利。
有了这种抢票利器,王某某和张某某利用手中掌握的游客信息,抢占大量的门票资源,在招揽到真正的游客后,他们又不断退票、抢票,如此反复,全国知名旅游景点的预约门票,就成了他们的掌中玩物。据了解,王某某和张某某除了在北京批量抢票,还在云南的玉龙雪山、湖南博物院、山东科技馆等多地抢票销售,每张参观票以80元到150元不等的价格加价销售。在2023年暑期,他们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非法获利30多万元。
一边是游客望眼欲穿,另一边是“黄牛”手握大量热门景点票源坐地起价,这种倒票行为,已经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情节严重的还构成刑法上的“非法经营罪”。专家指出,像热门博物馆这样的免费景点、机构,尤其需要不断修改完善自身放票规则,堵住预约或售票环节中的漏洞,不给“黄牛”以可乘之机。
对于“黄牛”利用大量公民信息抢票的行为,检察机关也提醒公众,要保护好个人信息,不要随便将个人信息提供给他人。另外,对于“黄牛”利用网络平台揽客售票的现象,检察机关也提醒有关平台,应加强监管,避免为“黄牛”违法犯罪提供便利条件。
主持人:
可见,为了谋取利益,这些黄牛无孔不入,从原来的火车票、医院号贩子,到后来的演唱会门票等,如今,这些黄牛竟然将目光盯上了国家原本为公众免费开放的博物馆参观资源,这些黄牛真可以称作是社会的蛀虫,为了利益不择手段地坑骗广大老百姓。今天做客我们《法治中国60‘》的特约评论员是王兴华,欢迎您!我们都知道,这些黄牛的行为扰乱了社会原本的秩序,给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带来困扰甚至危害,而且,很有可能会出现诈骗的行为,您对此问题怎么看待呢?
律师点评:
北京京云律师事务所主任王兴华表示:
黄牛利用公共资源的紧缺性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资源,并以远高于原价的价格转售,这不仅破坏了市场的公平竞争原则,也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从道德层面来说,这种行为剥夺了普通民众平等获取资源的机会,加剧了社会不公;同时,《治安管理处罚法》也规定了倒卖车票、文艺演出票,或者其他有价票证、凭证的,是违法的,这意味着黄牛倒卖真实有效的门票,已经触犯了这一法规。
如果黄牛在倒票过程中采取了欺诈手段,如出售假票、无效票,或者通过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使其误以为购买的是真实有效的门票,从而骗取消费者的钱财,那么这种行为就涉嫌诈骗。
主持人:
对于黄牛的非法牟利行为,我们国家公安机关也一直处于严厉打击的态势,但这些黄牛的倒票行为却总是在变换着各种“马甲”,逃避警方的打击。可是,为什么这种违法的行为却总能有市场呢?
律师点评:
北京京云律师事务所主任王兴华表示:
首先,一些演出、比赛的门票有限,但是公众的需求远远大于供给,这种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失衡给黄牛提供了市场,而且对于有些人来说,黄牛票的价格虽然高于原价,但仍在可接受范围内;其次,黄牛会注册多个虚假身份和账号进行购票,以规避实名制等限制措施,使得有关部门难以察觉;最后,部分黄牛可能与票务平台、主办方达成某种合作关系,掌握了大量的票源,自然就会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前来购买。
主持人:
可以看到,这些“黄牛”利用人们急切地想要参观旅游的心理,硬是将免费参观变成了“有偿”服务,甚至加价倒卖免费门票,最为消费者,大家,究竟该如何让这一社会蛀虫远离我们的生活呢?
律师点评:
北京京云律师事务所主任王兴华表示:
从个人层面来说,要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优先选择正规渠道购票或预约服务,抵制黄牛防止被骗;理性对待一些热门景区或活动,避免盲目跟风或过度消费,错峰出行或选择其他替代方案,以减少对黄牛票的依赖;从法律层面来说,立法机构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增加执法资源投入,加大对黄牛行为的打击力度和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同时,各旅游景区、文化场馆,要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通过增加服务设施、优化服务流程,来满足公众的合理需求。
上一篇:江西南昌绿地国际会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