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春有約,花不誤,又到瞭杏花綻放的時節。3月29日,“花間一壺酒 醉美杏花村”第六屆汾酒杏花節盛大開幕。
北京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北京廣播電視臺黨組書記、臺長餘俊生,《環球時報》社黨委副書記、總經理吳天紅,《環球時報》社副總經理徐濤,北京廣播電視臺黨組成員、副總編輯徐滔,山西廣播電視臺黨組成員、副總編輯陶億笑,山西杏花村文化旅遊有限公司董事長盧永紅,呂梁市文化和旅遊局總規劃師李俊傑,汾陽市委書記李正奎,汾陽市副市長王寶啟,汾陽市文化和旅遊局局長楊麗春,汾陽市杏花村鎮鎮長李小剛,搜狐集團品牌營銷總監荀麗新,中國經濟時報山西記者站站長曹英,人民研學網實踐教育專傢、晉中營地副主任趙東雲,山西廣播電視臺衛視節目中心主任李偉,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回民區政協主席馬德安,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回民區區委常委、政府常務副區長張海濤,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回民區農牧水利局黨組書記、局長喬銀梅,內蒙古達爾罕文化體育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王躍等領導應邀出席。
汾酒黨委書記、董事長袁清茂,汾酒總經理譚忠豹,公司領導李振寰、劉衛華、楊建峰、常建偉、李勇泓、李興忠、王懷、張春生、李成剛及股份公司高管,相關單位負責人,省知名旅行社、省5A級景區代表及省內外媒體代表出席瞭開幕式。
▲汾酒黨委書記、董事長袁清茂
袁清茂宣佈第六屆汾酒杏花節開幕。
張春生致開幕詞表示,“杏花村”是歷史留給汾酒的一張靚麗的文化名片、一份珍貴的文化遺產。這裡是人類酒文化的發祥地,小口尖底甕是人類最早的釀酒器,汾酒是人類記憶中的液體。汾酒清香深植於杏花村千年的記憶中,保護文化遺產,推動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是全體汾酒人義不容辭的責任。汾酒將通過杏花節的舉辦,進一步弘揚汾酒文化,塑造汾酒文旅新品牌。汾酒集團將堅持高標準謀劃、高起點推進、高質量實施,強化“鏈主產業+文旅產業”合力,持續推動“杏花村汾酒”專業鎮做大做強。歷史上,晉商懷揣汾酒沿著“萬裡茶道”揚名中外;近年來,晉企汾酒集團沿著“一帶一路”馳名中外。內蒙古呼和浩特回民區烏素圖是“一帶一路”和“中蒙俄經濟走廊”的重要節點城市,同時也是著名的杏花之鄉,下一步,汾酒集團與烏素圖將強強聯手,共同打造“杏福樹下 汾韻飄香”烏素圖杏花節,以“酒”為媒,共同弘揚“晉商文化”。
開幕式後,與會嘉賓共同觀看瞭室外情景演繹《此處就是杏花村》,跟隨牧童的腳步回溯瞭杜牧在杏花村書寫出《清明》詩的歷史史實,並瞭解瞭杏花村老酒坊——醉仙居的由來。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大傢還前往汾酒工業園林,與遊客共同遊園觀賞。遊園會中,評書、戲曲、旗袍秀、書法繪畫、舞獅等表演內容豐富、形式新穎、精彩紛呈,汾酒文創品牌和山西優秀非遺項目也在此集結,為遊客帶來瞭一場“可遊覽、可品評、可體驗”的文旅盛宴,也全面展現瞭杏花村優美的景色和汾酒豐厚的文化內涵。
花海盈盈,酒香漫漫。在這裡,詠流傳千年的詩句,賞非遺技藝的傳承,看萬裡清香路的縱橫……杏花節的舉辦成功樹立起精品化、流量大、影響廣的汾酒特色文化標桿。
在三晉這片廣袤大地上,汾河蜿蜒流淌入呂梁山的臂彎,醉出一片杏花鄉。以文興業、以文強企、以文立酒、以文化人,對照高質量發展的要求,汾酒不斷地激發內生活力、提升發展動力、深化市場開拓,把文化優勢轉化成對內的凝聚力、向心力,對外的品牌力、影響力。
據悉,本屆杏花節是踐行汾酒復興綱領的重要活動之一。杏花節將從3月29日開始一直持續到4月4日,活動期間,廣大遊客不僅可以接觸到山西不同文化習俗、汾酒文化和杏花美景,同時也能感受到最舒適的旅遊體驗。汾酒將通過高品質的節慶活動和豐富的文化內涵,全面展現“詩酒天下第一村”的獨特魅力。
來源:汾酒融媒體中心
全球晉商品牌大展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