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日报/淄博晚报/博览新闻
记者 李倩
“我们村现在成了远近闻名的景区,游客越来越多了。”8月15日,高青县常家镇蓑衣樊村村民付国贞站在村头,望着熙熙攘攘的游客,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
近年来,蓑衣樊村依托黄河文化,发展乡村旅游,将“黄河水乡”元素融入旅游项目及旅游产品中,并鼓励村民发展乡村民宿和农家乐。截至目前,蓑衣樊村共有58家民宿和农家乐,2023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50.4万元。
“村民以入股的方式加入村里的‘旅游专业合作社’和‘文化旅游公司’,积极助力推动‘公司+农户’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村民变成股东,共享乡村旅游发展的丰硕成果。”蓑衣樊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司国营介绍,全村1570亩土地实现了流转,进行了规模化经营,形成了稻田养蟹和藕池养虾的立体种养产业。
乡村旅游的发展,不仅提高了村民的生活质量,也让乡村焕发出了新的生机。
如今,越来越多的游客想要远离喧嚣的城市,向往漫步乡村的宁静旅行。他们渴望感受田园风光的惬意,呼吸清新空气,领略乡村的独特风情。
天鹅湖温泉国际慢城以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宁静的乡村风光,成为游客向往的旅游目的地。每年的七八月份,湖中盛开的荷花,映衬着四周的绿意,让人流连忘返。
游客苏红艳感叹:“漫步在这里,仿佛时间慢了下来,城市的喧嚣远去,只剩下心灵的宁静与美好。”
采摘是乡村旅游中的一大亮点。游客们走进田野,亲手摘下新鲜的水果和蔬菜,感受农耕文化的独特韵味。“带孩子来采摘,让他感受黄河岸边乡村的独有魅力,体验采摘的乐趣。”8月13日,在高青县黑里寨镇刘镇管区刘镇新村村民张立生的果园里,游客张锦晓一边采摘一边说道。
张立生经营着20亩果园,种植了梨、桃等多种水果。目前,他种植的梨已经成熟,果园里到处弥漫着果香,呈现出一派丰收的喜人景象。为了让更多人分享这份丰收的喜悦,张立生将果园与乡村旅游结合,开辟了采摘园。果园不仅为张立生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效益,还成为推动乡村旅游发展的一股新动力。
高青县地处黄河下游,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近年来,高青县以乡村旅游为载体,深入挖掘和传承乡村文化,让游客在优美的田园风光中感受诗意与远方。2023年,高青县荣获“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称号。截至目前,高青县共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1处(常家镇蓑衣樊村)、省级精品文旅名镇1处(常家镇)、省级景区化村庄4处(常家镇蓑衣樊村、高城镇孟荆陈村、唐坊镇名杨村、常家镇天鹅湖村)。
高青县的乡村旅游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发展乡村旅游,高青县不仅为农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也促进了乡村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同时,乡村旅游也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休闲度假的好去处,让众多游客在这里找到了心灵的归宿,感受醉美乡村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