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那个省份最能打?十四年抗日是最好的炼金石。在抗战期间,四川的川军和广西的桂军,可以说是光彩的存在。在抗日期间就有这么一句广为流传的话:“无川不成军,广西狼兵雄天下。”
川军和广西军的相互比较
这一句话也形象概括了川军和广西军的特点。“无川不成军”,意思就是说川军人数多,没有四川人,就不能成为中国的军队。“广西狼兵雄于天下”,就是赞扬广西狼兵英勇善战,战斗力强,举世无双。
由于川军和广西军对抗日战争的贡献,川军和广西军都是虎狼之师,使得川军和广西军,孰战斗力强,成为争论的焦点。有些观点认为抗战时候,川军阻击日军在关外,川军还出省作战,以铁血之师的力量,撑起了中华民族的脊梁。
有些观点认为广西军的战斗力更加强,给予日军重创,被认为最具有日本武士道精神的军队。
邓小平在遇到这个问题时候,用了巧妙语言回答。
邓小平对川军和广西军的评价
现在,看看邓小平回答川军和广西军孰更强问题的背景,那是在1986年,邓小平一众人去桂林旅游,在坐船游漓江欣赏两岸美景时候,邓小平的女儿忍不住询问:
“广西的兵怎么样?”
当听到这个问题,邓小平回答道:“广西的兵能打仗。”
女儿又接着问:
“比起四川的呢?”
邓小平接着回答:“川军的意志力是最强的。”
接着邓小平又说:
“回忆革命岁月的年代,如果川军是一支能打仗的部队,那么广西军相当于军中的精锐。”
可以看到,邓小平对广西兵和四川兵进行相比较。邓小平的观点是,四川的川军意志力是最强,意志力大于战斗力。但广西军是精锐,战斗力最强。
现在,分析一下,邓小平来自于四川,为什么会对川军有这一种看法和见解。
近代川军的来源
四川人的战斗力在历史上一直是很强,历史上也有一句话心痛四川:“天下未乱蜀先乱”,这句话就是如果中央失去掌控力,那么四川地区是最先乱起来的地方。由于四川四面大山的地理环境特点,很容易形成封建割据势力。所以,这也使四川人自古具有很强的战斗力,能抵御中央政府的征伐
近代川军的来源,1902年清政府任命岑春煊为四川总督。当岑春煊从山西赴四川上任的时候,携带走了两旗山西常备军和150名护卫,在成都开办了四川武备学堂,这也是近代四川新式军校和新式军队的起源。
之后,伴随着在四川新式军武学堂的陆续开办,四川的新军数量也不断发展壮大,在1911年四川省一共拥有新军17个镇。
1911年辛亥革命之后,四川首先成立了独立于清政府之外的军政府,出现了地方封建割据势力。
川军在抗战前的战斗力差
虽然四川新军数量众多,却是派系林立。在民国涌起的大大小小四川军阀大多数是没文化,靠着家里有钱的原始资本起家,凭借一身武力打天下。一旦打了胜仗,就过上了纸醉金迷的生活。
正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由于军阀粗鲁生活奢靡,造成基层士兵没经过正规训练,自然纪律涣散。许多四川士兵也喜欢抽叶子烟,经常烟不离手,给外人印象是颓废低迷。
所以,川军在民国的军界里,是有名的烂乱差,被誉为“杂牌军中的杂牌军”,以及“中国最糟糕的军队”。川军的作战,给人感觉是一种吊儿郎当的“松弛感”。如在行军途中,川军的军官嫌走路累,于是就坐黄包车或者滑竿走路。
很多川军的士兵行军时候松松散散,毫无部队整齐的秩序感。一些川军士兵用绳子拴着蔬菜、水果、脸盆茶壶,并且把这些玩意背在肩上,如同街头卖东西的小商贩。一些川军士兵携带鸟笼、猴子、用绳拴着狗等宠物上战场,一副玩世不恭的模样。一些川军士兵扛着枪,把包裹给吊在枪杆子上,吊儿郎当的模样。再加上川军的军装颜色也是五花八门、缀满各色补丁。
川军抗日前,战斗力差的原因
可以看到,川军如此装备、如此打败,给人感觉就是马戏团嘻嘻哈哈的小丑演员一样,毫无军人的威严感和庄重感。
导致川军士兵如此吊儿郎当原因,也是革命理想不浓。川军士兵加入部队目的大多数是为了个人私利,如升官发财,或者混一口饭吃。由于缺乏理想,这也使川军虽然参加了讨袁战争、护国战争、护法战争,却由于川军内部的勾心斗角加剧,在战争中也没有干出多大成绩。
直到后来,伴随着民国军阀混战乱世的出现,川军内部大小军官都是拥兵自重,各自招兵买马,相互攻打。这也使1912-1935年期间,四川省境内军阀混战次数增多、祸害之深、程度加大,位居全国榜首。
由于川军在这时候被人唾弃和厌恶,战斗力不强,这也是邓小平讲述川军战斗力差的原因,但这一切只是在抗日前。
李宗仁接收川军
在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之后,全国征集各个省份的部队抵抗日寇。当时,由于川军的吊儿郎当和作战力差,本来划给阎锡山,但阎锡山如烫手山芋一样,丢到了程潜的第二战区。
但程潜也厌恶川军,回复更直接干脆:
“阎老西不要的部队,不要送给我,我不要这样的烂队伍。”
当川军将士们知道被遗弃,还用“烂队伍”来评价,的确是寒了将士们的心。最后,还是第五战区的李宗仁长官,愿意接收他们。
李宗仁,就是广西军的首领,他愿意接收川军,并且把广西军队和川军一同并肩作战。
广西军队好战的缘由
广西由于自古都是夷蛮山区、山岭众多、毒蛇猛兽出没、瘴疫疾病流行,自然使古代广西人一出生下来就是善于搏斗,英勇好战。广西士兵一直都是精锐部队,善于打仗在全国都有名。
在民国时候,广西军称作桂系,桂系又分为旧桂系和新桂系。旧桂系,就是由广西提督陆荣廷麾下,以广西边防军为主体组建的广西武装力量。
1912年1924年,旧桂系统治两广地区长达十二年之久。在1924年到1925年期间,李宗仁相继打败了旧桂系的陆荣廷、沈鸿英,与云南滇军唐继尧部下一起统一了广西,统治了广西。为了与陆荣廷的旧桂系区别开来,李宗仁、白崇禧、黄绍竑等人建立的桂系,又叫做新桂系军阀。
当新桂系统治广西之后,接受广州国民政府的改变,成为国民革命军第七军。在北伐战争和二次北伐中,桂军从镇南关一路打到了山海关,帮蒋介石统一了中国,广西军队善战的威名由此响彻全国,广西部队的“钢七军”美名享誉全国。
李宗仁愿意接收川军的缘由
在抗日战争爆发之后,在守土抗战、人人有责的号召下,川军和桂军也纷纷告别故乡,怀着家乡亲人们的殷切期待,开向抗日前线。
广西军队的将领不仅作战英勇,也具有包容性。在抗日战争爆发时候,桂军将领李宗仁,就反对蒋介石弄的“中央军”和“杂牌军”这些派系林立的做法。在他看来,在民族大义国家存亡面前,不应该弄军阀派系之间的小团队,应该一视同仁。
因此,李宗仁才会以高姿态,接纳所有人都不看好的“杂牌川军”。同时,李宗仁也看到了川军官兵们的抗日热情。
别看平时川军都是一副吊儿郎当、玩世不恭的模样,可是一旦国难当头,却是愿意为国捐躯。当时,四川军阀刘湘主动请缨出川抗日,四川的百姓们也纷纷愿意贡献自己力量,有人出人、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如一位父亲在儿子即将出川的时候,就写了一个“死”字旗让儿子背上战场,旗帜上面写着:“为国尽忠”,鼓励儿子为国征战。
所以,就是这一份抗日热情打动了李宗仁,李宗仁才愿意把川军与自己部队共同作战。
面对李宗仁的接收,川军将领邓锡侯、孙震感激不尽,握住李宗仁的手表示感激,并且表示愿意绝对服从指导和命令。
川军在抗日的英勇
李宗仁表示大家都是中国人,在外敌日寇面前无需客气,然后问川军是否有什么困难,什么地方需要帮忙。
邓锡侯、孙震立即表示需要就是枪和子弹,李宗仁也是大手一挥,表示立即就给。
之后,在抗日战争的战斗中,川军也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在川是只虫,出川是条龙”。虽然川军装备非常差,军事素养不高,但是在面对民族大义和家国存亡时候,川军却一改过去的疲惫,挺身而出、精神焕发地出川作战,用自己血肉之躯守位每一寸国土,谱写了一部悲壮的抗日英雄史。
川军在抗日的贡献
虽然川军在出川时候,被人看不起。但是,川军自身非常争气,改变过去懒散的作风。根据资料统计,在抗日期间,有超过三百万的四川男儿投身于参军报国,占据当时中国军队人数的五分之一以上。川军参加了淞沪会战、台儿庄战役、南京保卫战等重要战役。
如在淞沪会战中,43军26师的4000名川军,以仅存600余人,伤亡85%以上的代价,在浏河至大场一带与日军血战七天七夜,多次击退日军进攻。最后师长解固基孤身奋战在日军阵地,在左臂被日军打伤情况下依然奋勇作战,最终失血过多,战死沙场。
在南京保卫战中,川军21军防守南线。在阵地失守情况下,师长饶国华依然率领营队冲入敌阵,试图恢复阵地,最终深陷重围,在弹尽援绝的情况下,饶国华选择自杀殉国。
在台儿庄战役中,来自四川新都的122师师长王铭章,奉李宗仁将军的命令驻守腾县。在受日军部队强烈进攻和重炮飞机猛轰下,王铭章亲自指挥巷战,最终遭机枪扫射殉国。
在王师长牺牲之后,城内川军官兵不愿意做俘虏,与日军展开激烈的巷战,甚至拉响手榴弹同归于尽。由于川军在滕县战役的牺牲,使李宗仁将军取得了台儿庄战役的胜利。所以,川军将士在这一场战役中的英勇,赢得了全国人民的尊重。
根据统计,在全面抗日八年期间,四川将领们转战7万里,足迹遍及大江南北十三个省市,参加抗日28个大型会战,出兵一共达到340万人,征兵数量占全国20%以上。在抗日的正面战场中,每五人中就有一名四川兵;平均每17个四川人中,就有一个上前线,全国抗日军人,五个人中有一个四川人。四川士兵伤亡、失踪64.6万余人,参战人数之多和牺牲惨烈,位居全国之首。
此外,四川在抗日期间,占据全国三成以上的财政收入。由于贡献巨大,这也使1945年抗日胜利之后,国共两党均致电:感谢四川人民为抗日的贡献。
桂军在抗日的贡献
除了川军,广西的桂军在抗日时候先后参与了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著名战役,可谓是大放异彩,成为声名远扬的虎狼之师。
如在淞沪会战时候,广西军队和日军在蕰藻浜地区相遇,武器装备和人员相差悬殊。但是,广西军不退缩,勇敢出击,打了漂亮的伏击战,给予日军重大的打击。
在台儿庄战役中,李宗仁率领的广西军队,挫败了日军的进攻,取得了抗日战争以来中国军队的首场胜利。
由于抗日时候广西军队的英勇,使得狂言“三个月灭亡中国”的日军,被打出了心理阴影,以至于战场上听到广西口音的士兵就胆寒。
尤其在桂林保卫战中,广西军队以两万士兵对阵十万日军,不惧死亡,虽然没有保住桂林,却是重创日军的核心力量,拉长了战线,分散了日军的力量,给中国抗战胜利带来了信心。
直到日本战败,日军都没有完全占领广西地区,原因就在于广西军队破坏日军的运输线、骚扰日军、打日军伏击等等,使得日军难以扩张和全部占领广西。
邓小平对川军和广西军评价的缘由
有人好奇,为什么广西军队的战斗力强悍,为什么知名度没有川军高,这主要是纪律问题。川军在行军打仗时候,是不伤害百姓的。但广西军不一样,不仅对外强悍,对百姓也是强悍。凡是广西军队路过地方,都对沿途百姓抢劫,这也使百姓受惊吓和骚扰程度不亚于日军,自然是遭人愤恨,不得民心。
邓小平经历过革命岁月,与四川和广西的渊源是很深。他本人是四川人,1904年出生在四川广安,目睹过四川军阀的连年混战。然后加入我党,参加过革命,前往广西领导百色起义,在桂系军阀的地盘内开辟左右江革命根据地。
结语
所以,邓小平对川军和广西军两者战斗力的比较,是有着比较公正的话语权。他说川军没有广西军能打,主要是抗日之前的川军纪律涣散,再加上四川本地军阀,裙带关系严重。
但对于川军在抗战时候的英勇和付出,邓小平做出了高度评价,自然说川军的战斗意志力强,愿意为保家卫国付出最后一滴血。
邓小平说广西军能打,也主要在广西军队的历史战绩上。实际上,邓小平表达就是川军和广西军,都是一样英勇,都为抗日战争做出了杰出的贡献,都是中华民族的好儿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