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49年11月广西战役爆发之前,时任国民党武汉华中剿总司令的桂系大佬白崇禧,手下仍有五个兵团约三十万人的兵力,其中张淦第三兵团是桂系的精锐部队。当时,虽然在各条战线上的国民党军均处于大溃败之势,但是白崇禧仍然想凭借张淦第三兵团这个王牌来守住广西,占据西南一隅。张淦是广西桂林人,毕业于广西陆军速成学校,早年间曾在旧桂系头脑陆荣廷手下任职,后来以李宗仁和白崇禧为代表的新桂系崛起,张淦就转投到了白崇禧的麾下,深受白崇禧的器重和赏识。
张淦第三兵团组建于1947年11月,其前身是当时驻扎在安徽的桂系军队主力第一纵队,隶属于国民党武汉华中剿总战斗序列。在张淦第三兵团组建之初,下辖有两个军,分别是第7军(辖第170师、第171师、第172师)和第48军(辖第138师、第174师、第176师),总兵力约五万余人。张淦第三兵团下辖的第7军和第48军从北伐战争开始经受战火的洗礼,战功显赫,有钢7军和铁48军的美誉,一直被视为桂系军队中的两个王牌主力。
虽然从建制上看,张淦第三兵团在兵力人数上并不算多,与当时邱清泉第二兵团(下辖个军)、黄维第十二兵团(下辖四个军和一个快速纵队)是不能相提并论的,但是张淦第三兵团的军士大部分都是广西子弟,意志坚韧顽强,战斗力非常强大,甚至远超蒋介石嫡系兵团。到了1948年11月,白崇禧为加强了华中地区的军事力量,将其他分散的桂系军队改建为第304师、第305师、第306师,合编为第126军,划归到张淦第三兵团建制。
也就是说,在广西战役中,张淦第三兵团总共辖有三个军,约计七万余人。最初,白崇禧为防止追击而来的第四野战军进入广西境内,就以桂林为中心,在广西和湖南边境构筑了强大的防御网络。而张淦第三兵团是白崇禧防御网络中最重要的一环,被部署在广西东北部的龙虎关、阳朔一线。但是,在第四野战军三路大军(分北面、南面和西面)迂回包抄的战术之下,困守广西的白崇禧面临着被围歼的危险。为了保全有生兵力,白崇禧遂下令全线撤退至广西南部,企图逃往海南岛。
张淦第三兵团在得到撤退命令之后,急忙从龙虎关、阳朔一线撤退。可是,当张淦第三兵团撤退至广西博白一带之时,遭遇到第四野战军南路军(司令员陈赓,由广东包抄而来)的阻击,而追击而来的第四野战军北路军(司令肖劲光)同时到达,将张淦第三兵团合围于广西博白一带。最终,张淦第三兵团七万余人全军覆没,张淦本人也沦为了俘虏,白崇禧的桂系精锐至此灰飞烟灭,如丧家之犬一般仓皇逃到了海南,辗转又逃到了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