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九江美食之六-新合豆条炖鱼头
发表在2019年12月11日的《中国劳动保障报》
江西省九江市柴桑区新合镇,有一道历史悠久的名菜一新合豆条炖鱼头。这道菜是鄱阳湖地区的特色菜、地方菜、百姓菜,说是特色,其“色、香、味形”真是上品。豆条是新合的特产,其清香可口、营养丰富,是九江市的非遗物质文化遗产。豆条没下锅之前是脆的,吃起来比薯片还香。煮熟后,豆条会变软,因吸收了汤汁的美味,吃起来更加可口。而煮过豆条的汤汁,色如羊脂,鲜美无比。
在九江,关于新合豆条的逸闻很多。清代九江府德化县(今九江柴桑区)人、同治年间的进士罗大佑,在闽任职多年,屡破奇案,人称“罗青天”。罗大佑清廉、俭朴,唯一的奢侈是喜欢吃来自家乡的名吃——豆条煮鱼。
有一次,罗大佑正在吃豆条煮鱼,李鸿章到访。李鸿章品尝之后,连呼美味,对豆条更是赞不绝口。细问来历之后,李鸿章立马通知德化县令,将新合豆条作为贡品进献朝廷。其独特的传统工艺加工的豆条,与众不同,皮薄,肉嫩,醇香,味美。产色泽亮润,体形圆满,绵软如絮,生食清酥爽口,余味回溢,熟食柔软,余味悠长,富含营养,可谓食中珍品。“豆条”是黄豆去渣后蛋白质凝胶干基,蛋白质高达50%以上。同时,含有对人体所需的多种营养成分,营养价值极高,与“人参”不相上下,所以,俗名“九江豆参”。
豆条的营养价值很高,还有美容养颜的功效。据说,新合豆条深得慈禧太后和宫中妃子们的喜爱。
豆条的吃法很多,家乡人最喜欢的就是将其与鱼头一起炖。鱼最好是选取赛城湖里的鳙鱼,鳙鱼。又叫胖头鱼、大头鱼,须选5斤以上鳙鱼,太大肉质太老,太小肉质太嫩。
有人研究过认为:鱼头是目前最好的自然健脑食品。已有化学成分分析表明,鱼头所含卵磷脂是人脑中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重要来源,有增强记忆、思维及分析能力的作用。将鱼宰杀干净,取其头部,油煎去除腥味后,加水和姜、蒜、辣椒等调料炖煮。鱼头炖好时,加入豆条。豆条浸润在鱼汤中,吸满了汁水后,变得丰盈柔软、入口即化;鱼汤则充满了豆条的美味,比人们常吃的鱼头炖豆腐更加鲜香。
家乡有句话:“吃鱼头,滑溜溜。”意思是说,常吃鱼头,人会变得聪明。至于为何偏爱鳙鱼头,是因为鳙鱼头的喉边与鳃相连之处有一块“核桃肉”。这块肉嫩如猪脑,炖过后似烹饪好的银耳,油而不腻、口感极好,故有“鳙鱼头,肉馒头”之说。
寒冬时节,吃上一碗新合豆条炖鱼头,这对九江人来说,是再美妙不过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