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桐庐,尝一口“乐锅饼”
创始人
2024-06-01 00:10:39
0

为了寻觅桐庐最好吃的玉米饼,我一路寻到合村乡。到了村中,问:哪里能吃到好吃的玉米饼?他们朝河边一指,彩萍家呀。

彩萍农家饭店在河边开了十几年,彩萍厨艺好,人也随和,老顾客见到她,喜欢远远喊她“美女”。她嘻嘻笑起来,都48岁了,还叫什么美女。

彩萍喜欢笑。她说,做生意,和气生财嘛。

彩萍做的玉米饼,远近闻名。有一年,横村镇阳山畈三月“山花节”,彩萍被邀请过去做玉米饼。她用菜籽油煎出的玉米饼金黄澄亮,而且奇香,香味爆裂在空气里,明目张胆地挑逗着人的食欲。

美食广场上,看桃花的游客纷纷挤到彩萍的玉米饼摊子前。焦香的玉米饼外酥里嫩,鲜香满溢,一口咬下去,饼里裹着萝卜丝、腌菜、豆腐、猪肉、辣椒、大蒜叶,还有笋。

彩萍喜欢春天。春天美味多,大蒜、野葱、韭菜、香椿、蕨、马兰头,这些野菜,源源不断地从土地里冒出来,傻里傻气的,透着一股倔强劲儿。最重要的是,漫山遍野都是春笋。这些春笋还未拱出地面,就被眼尖的挖笋人掘走。春笋同萝卜丝、雪菜、猪肉同炒,最具春天的味道。

彩萍认为,笋必不可少。为了全年能吃到鲜香有味的玉米饼,彩萍会在春天储备好一整年所需的春笋。

我想要尝一尝彩萍做的玉米饼。“哎呀,你来晚了,只剩最后一个了。”她说,“玉米饼在合村乡是作为早餐的。”

我迫不及待地品尝最后一个玉米饼,口感酥脆厚实。春笋的滑口,萝卜的清甜,豆腐的白嫩,雪菜的鲜咸,不多不少恰到好处的猪肉油润,余味无穷。

彩萍说,一个玉米饼加一碗稀饭,是合村乡人的早餐标配。村里人白天干农活,光吃稀饭可不顶饱,这时再来一个玉米饼,就是最佳搭档。玉米的粗粝,馅料的鲜软,正似合村乡的底色,既有土地的质朴,又有山林的灵动。

为了准备这样的早餐,彩萍凌晨4点就得起床。她先将煤饼夹入煤炉,生上火,随后开始拌玉米粉。等煤炉子渐渐热起来,面团也揉好了。置煎锅,倒菜籽油,将前一日炒好的馅料裹入玉米皮。热油起烟,投入玉米饼,炸出“滋滋滋”的声响。

无数个相同日子的相同操作,早已让这一系列操作行云流水。

此时,朝门外一看,天色水一般清亮,朝霞披在了山尖上。

十几年前,彩萍在一家毛纺厂打工,后因公公身体欠佳,孩子丢在老家没人照管,她便辞工回到家里,边开饭店边照看孩子。

合村乡有许多地方民间艺术,绣花鞋、瓦雕、山歌、三脚戏、竹马……合村绣花鞋制作技艺被列入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越来越多的城里人来合村乡度假。城里人注重健康,爱好粗粮,彩萍想起小时候,合村乡家家户户以种玉米为生,玉米占了村民全年口粮的80%以上。玉米是合村乡特产,也是优质粗粮。不如让城里来的朋友尝尝合村乡的玉米饼吧,彩萍想。

玉米饼最大的难题在于玉米粉黏性不佳,不仅容易开裂,油煎后还易发硬。此前不少人尝试过做玉米饼,都失败了。

怎么办?唯有不停琢磨,加多少水,揉多长时间面团,不断尝试,忽然就找到了诀窍。至于是什么诀窍,“不过就是一种熟能生巧,没法像教科书一样说出各个配方的精确比例,就是一种熟练后的信手拈来”。

彩萍的玉米饼纯手工制作。“手法一定要轻柔。”她强调。揉面中途适量调些冷水,反复揉捏,直至面皮光滑,没有任何气泡疙瘩,捏出厚薄均匀的面皮,像包汤圆一样裹入馅料,封口,随后用旋转式手法将饼调成扁圆状。

彩萍做的玉米饼不裂、不硬,样子好看,皮薄馅香,口感极佳,一下子就传到十里八乡。玉米饼不仅是桐庐的地方特产,也成了彩萍农家饭店的拳头点心。

在桐庐,玉米饼又称六谷饼。桐庐人叫六谷饼,并不是说饼里加了六种谷物。“六谷”是相较中国的“五谷”而言。“五谷”这个称谓,首见于春秋战国时期《论语·微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将近2000年之后,玉米才传入中国。玉米的记录最早见于《颍州志》,时间是明朝正德六年(1511年)。

未在“五谷”之列的玉米,在桐庐,可是重要粮食作物。于是,桐庐人直接将玉米列为第六谷。但彩萍,更喜欢叫桐庐玉米饼为“乐锅饼”。

“乐锅”两个字有趣味。玉米饼煎在锅,眼睛盯着锅里的灿灿金黄,味蕾期待着锅里的酥脆喷香,不就是一种“乐锅”吗?

“乐锅”也是一种生活智慧,是一种贴近生活本源,自然、自足、自乐的人生宣言。

彩萍的小女儿朵朵一到周末回家,就嚷嚷着要吃玉米饼。朵朵最喜欢站在油锅前看她煎玉米饼。

彩萍一边用平铲上下翻转玉米饼,一边和朵朵说着过去的事情。“妈妈小时候才不喜欢吃玉米,因为天天吃,吃到内心排斥。过去生活清贫,水稻种得少,不常吃米饭,玉米是大家的主粮。外婆会把玉米磨成粉,玉米粉加水可以拌玉米糊,去野外摘点野菜炒一炒,往玉米糊中一拌,就是一顿正餐。玉米粉还可以做玉米馒头,只是小时候的玉米馒头硬邦邦,瓷实干涩,哪有现在这般蓬松软嫩,还有奶香。那时的玉米饼,也和现在的不一样,没有春笋的咸香,没有腌菜的鲜甜,更没有猪油的肥润。”

彩萍接着说,在合村乡流传着“居住深山坞,脚踏白炭火,手捧玉米饼,青菜炖豆腐,除了神仙就是我”的说法——尤其冬日里,围炉取火,玉米饼是烫手的,青菜豆腐是新鲜的,居深山,远尘嚣,浮生半日,怡然自恰,难道不是神仙活法吗?

朵朵人小,胃口却好,站在一旁,一边听妈妈说话,一边吃掉了两三个玉米饼。

女儿对玉米饼的喜爱,让彩萍打心眼里高兴。她看着女儿油润润的小嘴,觉得这样的日子才叫生活,才算过得真切。

这就是一种“乐锅”啊!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发布会|普洱发出“旅居之约” ... 9月17日,正值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成功两周年之际,“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旅居云南”系列新闻发布...
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刘敏做客《... 刘敏,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主任医师,博士,教授,出诊时间:周日全天。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伤寒教研...
从直供港澳的蔬菜到征服15国的... 一碗堆叠的芝麻菜和羽衣甘蓝作底,铺上饱满诱人的三文鱼腩,再以彩椒、薄荷与红西芹点缀其间——这是在上海...
陕西萝卜干炒腊肉,浓郁咸香配脆... 陕西萝卜干炒腊肉是一道充满乡土风味的家常菜肴,以其咸香可口、回味悠长而深受人们喜爱。这道菜融合了陕西...
陕西多肉葡萄芝士蛋糕,一口丝滑... 陕西多肉葡萄芝士蛋糕是一道结合了地方特色与家庭烘焙风味的甜点,它既保留了传统芝士蛋糕的浓郁口感,又融...
热辣的重庆火锅专列,开往山城文... 国庆、中秋双节临近,全国旅游市场进入预订高峰,据飞猪App数据显示,重庆依旧位列最受欢迎的国内旅游城...
原创 多... 去日本旅游的中国人要注意了,如果日本商家提供的是中文菜单,那大概率就是阴阳菜单。 同样的饭如果在日文...
后工业浪潮下,潜江晓飞歌工业文... 后工业浪潮下,潜江晓飞歌工业文旅项目:奏响工业旅游 三产融合的激昂交响。 在后工业时代的宏大叙事里,...
中秋节乌鲁木齐旅行团16天游一... 中秋佳节想带一家子去乌鲁木齐玩16天?这份经典方案绝对适合!乌鲁木齐秋景如画,草原金黄、湖水碧蓝,还...
读诗词游水韵江苏丨“乐园之都”... 在长三角中心地带、江苏南部,有一座被“太湖”“运河”“茅山”温柔环抱的城市——常州。从新石器时代的“...
新华全媒+|第22届中国—东盟... 9月17日,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在广西南宁开幕,3200余家中外企业参...
第17届中国(重庆)火锅美食文... 9月17日,2025重庆服务消费季暨第17届中国(重庆)火锅美食文化节新闻发布会在大渡口区举行。 ...
九月南疆纯玩小团八天游带娃旅游... 九月南疆纯玩小团八天游带娃旅游特别值得!这里有金黄胡杨、千年古城和浓郁风情,玩得舒心又省力,还多亏了...
国庆前夜火车票开售,多条热门线...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马焱 昨天,国庆前夜(9月30日)火车票开售,国庆预订进入高峰期。去哪儿旅行数据...
首届海峡两岸(湖南)旅游高质量... 山盟海誓,情融两岸。9月15日上午,首届海峡两岸(湖南)旅游高质量发展大会、第三届张家界旅游发展大会...
广西靠谱旅行社好用的旅行社哪家... 广西靠谱旅行社怎么选?从业15年的本地人告诉你门道 每次刷到网友吐槽在广西旅游被坑的经历,我都忍不...
以后出去吃饭首选非预制菜的餐厅... 预制菜风波今天算是慢慢平息了,但是对于食客来说,更希望看到国家能出台相应的预制菜标准,让老百姓吃的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