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甘肃新闻5月31日电 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夏日的甘肃万物并秀,多地乡村旅游点景色宜人,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寄情山水、露营小憩,享受美好的夏日时光。传统现代结合、高科技跨界融合、体育赛事搭台等新引擎正在让甘肃乡村旅游市场“热”力十足。
位于临夏回族自治州和政县滨河东区的游客服务中心内,一批来自和政县三合初级中学的师生游客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沉浸式体验3D裸眼视频、城市会客厅等项目,在研学参观过程中,体验和政的风土人情。
以高科技手段制作完成的户外3D裸眼视频,通过新颖的方式,播放《铲齿象穿越未来》《醉美和政欢迎您》《绿水青山新和政》《剑齿虎王者归来》等视频,体现了和政非物质文化与科技的碰撞,呈现绿水青山的和政新气象。
近年来,该县不断加大“智慧和政”建设力度,以科技赋能城市建设,为该县文旅文创融合发展开辟新赛道。
近年来,陇南市徽县立足县域资源禀赋和自然优势,深度开发文化旅游资源,持续加大投入,强化项目带动,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文体旅游服务,推动文体旅产业转型升级,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体育文旅品牌,全力推进“文化+体育+旅游”深度融合,推进全域旅游发展。
5月以来,在徽县嘉陵镇田河村,火锅集市、木屋、商业街、民宿、茶室、阅读空间、菜园子、水景观、银杏秘境、星空帐篷等节点打造已基本完成,丰富体验让游客目不暇接。
近年来,徽县遵循产业发展靠项目、项目建设靠投资的理念,着力打造以县城为中心基点,辐射延伸南部康养游、北部自驾游的文旅产业发展格局。建成了体育中心和12个乡镇及社区体育健身中心,完成了金徽大道、青泥路、泰湖公园等城乡人员聚居区健身步道、笼式足球场等项目,加快推进嘉陵江大峡谷、青泥蜀道、“银杏梦谷”等基础设施文旅项目,城区已基本形成“15分钟健身圈”,镇村体育健身覆盖率达到78%以上,人均占有体育场地面积达2.22平方米以上。全县9家A级旅游景区和多个特色乡村旅游景点,初步构建了“一区一线两圈多村”的“大景区+全域游”的文旅发展格局。
为挖掘天水市秦州区文旅新亮点,促进农文旅高度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近日,秦州区孙集胡家窑村举办乡村旅游节暨百亩芍药观赏活动。
据悉,当地打造集“吃、行、游、购、娱”为一体的特色文旅活动,全方位、多角度展示了当地“生态旅游、乡村旅游、人文旅游、美食文化”文旅新局面,助力乡村旅游,辐射带动村民增收致富,推动乡村振兴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白银市会宁县,在素有“会宁小江南”美称的侯家川镇齐靳湿地,作为葫芦河一级支流岗河的发源地,由华家岭南侧自西向东形成河谷湿地,总长9.1公里,总流域面积约29.2平方公里。经过近十年的发展,逐步集聚了“一级水库和二级水库”两处水域,境内自然资源丰富、生物资源多样、生态环境优美,是夏日游人休闲、野餐、避暑、露营的绝佳之地。
会宁有着壮丽的自然风光、悠久的农耕文明和独特的民俗风情,到处都有充满泥土气息的乡村景观。近年来,全县以建设旅游文化强县为引领,依托红色景区,积极打造以城带乡、以乡促城的全域旅游模式,激活乡村旅游资源,树立会宁乡村旅游品牌,推动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现有侯家川镇齐靳村、柴家门镇何门村、甘沟驿镇田坪村、大沟镇厍弆村4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2021年成功创建省级乡村旅游示范县,实现了乡村旅游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的有机融合。(完)
上一篇:广东省广西藤县商会参加粤港澳大湾区商协会秘书长联席会
下一篇:自驾带娃去露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