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津与彭山交界的牧马山上,龙溪河由北向南蜿蜒而来,流水潺潺,波澜不兴,在临近彭山之境时,似有不舍,竟又调头而回,形成一个回旋水道,亦称回水沱,形若盘龙。这里就是回龙村,抱山望水,橘林尽染,诗意田园,先后获评“市级文明村”“市级科普示范村”“市级水美乡村”等。
龙
缘
记
忆
SHI ZHI XIN CUN
据1989年版《新津县志》记载,今回龙村辖地在乾隆元年(1736)属长乐乡。1940年属金华镇,1941年金华镇改为金华乡,1958年改为金华人民公社,1982年又调整为金华乡,1992年调整为金华镇,2019年12月金华镇合并到普兴街道。期间,2005年,拆村并村,原高升村并入回龙村。
在回龙村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相传很久以前,有一条龙在普兴境内天宫庙偷偷喝水,被土地神发现,此龙受到惊吓,从天上掉了下来,顺溪流而下。玉帝得知后,派李天王下凡斩龙。李天王奉旨前往,用八把神刀斩此龙,此龙回头避开神刀,逃入岷江。人们将此龙逃走的河流叫龙溪河。
龙溪河
后来,人们在龙回头避刀之处修了一座庙,取名回龙庵。回龙庵原名金家寺,系一金姓人家修的一座家庙,建于清康熙五十九年,初时仅有大殿一幢,佛象一尊。后来庙舍破烂,嘉庆十三年,由当地的金、冯、黄、咎、李、万六姓捐资整修,更名为回龙庵。后经同治年间扩建,规模不断增大。除大殿外,新建二殿、三殿,两侧还建有香客房及僧房,房前有数棵大树。在回龙庵左后方建有一座惜字塔,高约六米,甚是壮观。2001年,回龙庵迁址附近的光光山重建,香火不绝。
回龙庵
民国时期,回龙村回龙狮灯颇有名气。耍狮灯的有大和尚、二和尚和三和尚,表演时,大和尚头戴笑脸面具,左手拂尘右手绣球,引狮子作跳跃、翻滚等动作,向接灯者拜年。据传狮灯有108阵(文阵72,武阵36),文阵主要是猜谜续对等智力游戏,武阵则需要攀杆、爬树、叠罗汉、跳跃等武功,通常表演有盗灵芝、八阵图、钻火圈刀圈、水漫金山、猜字谜哑谜诗谜、对对联等。今天,回龙狮灯作为文化遗产在回龙村流传下来,有成员三四十人,逢年过节组织排练演出。
过去,回龙村发展得益于回龙火车站,该站于1989年开始修建,1990年完工,是成昆铁路线上的一个小站点。从回龙火车站乘坐慢车541号、542号绿皮火车,可以上达成都,下至云南普雄。回龙站建成后,周边群众通过火车把自家的家禽、瓜果蔬菜运至成都售卖,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群众增收致富。
如今541号、542号慢火车已经停运,回龙站没有往日的喧嚣热闹,但火车站仍静静地矗立在那里,见证着回龙村的繁荣发展。
此外,回龙村还有回龙水碾、黄家药铺、老顶塘、知青点等历史文化点位,虽然大多已经湮没,但他们的故事扎根在回龙人的记忆深处,更是有知青把根留在了回龙村。
果
岭
飘
香
SHI ZHI XIN CUN
回龙村地处牧马山浅丘区,地形比较平坦,土壤主要由紫色土和黄土构成,主产红苕、海椒、地瓜、生姜等作物。水果方面以柑橘为主,是传统橘村。在20世纪90年代,每到秋冬之季,回龙火车站人头攒动,一框框金黄的柑橘被送进绿皮车厢,伴随着汽笛的轰鸣声逐渐远去。进入21世纪后,柑橘树龄老化、品种单一、品质较低、管理不科学等问题和短板逐渐显露出来,难以实现稳产高产;加上回龙火车站停运,销路也成了问题,人心浮动。一些群众眼看发展无望,挖掉柑橘改种传统作物,昔日成片的橘黄叶绿,刻下了岁月斑驳的痕迹。就在村党总支和种植户一筹莫展、多方求助的时候,2015年,农科院专家来到回龙村。
专家的到来,点燃村民的希望。人们纷纷围上来,问这问那,也有些人站在较远处,或窃窃私语,或观望犹疑。专家们仔细询问柑橘种植情况,并到地里实地查看,提出引进新品种——金秋砂糖橘。为了打消种植户顾虑,回龙村建立蜀泰丰柑橘基地,率先进行柑橘品种改良,取得良好经济效益。
在蜀泰丰柑橘基地示范带领下,全村大面积开展品种改良,柑橘产业迎来新一轮大发展。为了促进柑橘种植增产优产,由村党总支牵头,在全村开展种植技能培训,提升群众种植技术。同时,采纳驻村选调生建议,利用电商平台开拓销售渠道,充分利用抖音、快团团等电商平台进行柑橘网上销售,日均销售柑橘突破50件。加快冷链库建设,实现柑橘分节奏、分阶段销售,增加群众和村集体收入。
与此同时,回龙村还通过举办柑花赏花节、柑橘采摘节等活动,促进种植、体验、消费、休闲、观光有机融合,形成“以柑橘采摘体验为主,以林盘消费场景、环线微旅观光为辅”的一三产业融合发展之路。全村柑橘种植面积达3000亩,年产量780万斤,销售收入3500余万元,形成砂糖橘、耙耙柑、爱媛、脐橙、青见、不知火等系列品种。每年3月开始,各种柑橘花次第开放,但见绿叶丛中繁花点点,浓郁香气,沁人心脾。而成熟期更是从11月到次年3月,举目四望,满岭金黄,回龙果“岭”,不负盛名。
欣
欣
家
园
SHI ZHI XIN CUN
在回龙村,有一处远近闻名的湿地景点,池水清澈,波光潋滟,这就是老顶塘。在牧山干渠建成之前,老顶塘是居民生活用水、农田灌溉的主要水源。此塘下游耕田称之为沙坝,农忙时节人们从塘中取水浇灌作物,润泽沙坝几百亩良田。由于此塘在沙坝上方,群众就叫成老顶(高)塘。2005年,政府在老顶塘周边规划建设回龙小区居民点,昔日湿地景点变成居民的欣欣家园。闲暇时光,村民三三两两慢步池边小道,休闲娱乐,相映成趣,享受和谐、安康、幸福的新生活。
近年来,回龙村以“一中心三原色”为引领,服务群众,推动乡村发展。在村里,党群服务中心是群众最常去的地方,村里的大小事务也集中在这里办理。为此,在村党总支带领下,对党群服务中心重新规划设计,提升环境,整合功能,打造成村党组织开展活动的重要场所,党员接受教育、发挥作用的重要平台和“为群众服务”的温馨办事家园。如今,走进回龙村党群服务中心,清新淡雅之风迎面而来,大厅里整洁温暖,其乐融融。
在提升党群服务中心同时,村党总支以“红色”党建引领为旗帜,发挥基层堡垒作用,增强组织能力,让青年党员成长成才、中年党员提能提效、老年党员充实充盈;以“绿色”人居环境为基础,全面开展整治优化。建成乡村环线公路7.5公里、林盘道路4.5公里;以“黄色”柑橘产业为支撑,以橘园为载体,开展果树领养、林下养殖、茗香品茶、闲暇垂钓等新业态,形成“党支部+村集体公司+果协会+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
龙行龘龘,欣欣家园。新时代回龙人,定位天府智能制造产业园生态休闲区,正积极探索“特色产业+乡村旅游”融合发展路径,着力塑造“乡村里的都市生活,都市里的乡村景观”。
走进回龙,
在田园骑行,恣意撒欢;
于密林徒步,纵享自然;
品一盏盖碗茶,
飨一只跑山鸡,
摘一手阳光橙,
钓一尾野塘鱼……
橘美乡村,万千安然!
-END-
▐撰稿:郑小满
▐来源:方志新津
往期推荐
01
成都青年发展启航行动:成都青年创新创业就业感知行走进新津
02
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团区委组织开展“践行新时尚·分类志愿行”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活动
03
成都2024防溺水安全地图发布 !成都师生千万远离
上一篇:游览北京什刹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