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9
编者按:
酒香不怕巷子深。作为美食天堂,贵州各地的老街深巷、居民楼、老厂房等犄角旮旯,藏匿着许多让人垂涎欲滴、念念不忘的地道美食。这些美食店虽然藏得深,但口味地道、性价比高,引得不少人慕名而来,甚至常年光顾,成为当地人的深刻记忆。
今天,让我们一起“挖”出那些隐居在深巷里的宝藏美食店,感受热腾腾的人间烟火气。
“老板,两碗绿豆粉加肉,两碗米粉加杂。”5月15日上午9点半,铜仁市思南县城盐市街老巷口台阶旁的卢家码头余老四羊肉粉店,已排队等候10多分钟的何先生和3位朋友点上了单,这也意味着他们马上就能吃上粉,而在他们身后,还有10多人排着队点餐。
“余老四羊肉粉”的旗幡并不显眼,但狭窄的店内,40个餐座全部满员,店外摆放的塑料凳和台阶上都坐满或站满了人。
“余老四羊肉粉就是我的早餐。”80岁的李奶奶悠闲地吃着羊肉绿豆粉,作为盐市街老居民,30多年来,这家店承包了她及家人近半数的早餐。
正在灶台前忙碌的老板余汝明一边煮粉,一边告诉记者,其父曾是盐市街有名的厨师,他自小跟着父亲熬得一手好羊汤。1986年,思南县城的早餐店逐渐兴起,他便利用自家在卢家码头的小木屋开店专卖羊肉粉。彼时,地处乌江边的思南县城,码头自然是最热闹的地方,天然的地利让余家早餐店的生意格外兴隆。
“做餐饮不仅要保质保量,更要用心用情。”余汝明说,他的食材均来自本地,绿豆粉和手工米粉都是思南的特色。
“卖羊肉粉关键是要熬好羊肉汤。”正在厨房帮忙的余汝明女儿接过话茬说,至今都是父亲余汝明亲自熬汤。
为了熬好羊肉汤,余汝明要亲自选购本地山羊,仔细观察羊皮、羊耳、羊尾等,确保肉质鲜嫩细腻、口感软糯。熬煮时,要添加多种佐料去除膻味,分时段先后放入羊骨、羊肉、羊杂,确保羊肉煮熟不熬烂,羊汤鲜香而不腥腻。
采访间隙,记者也点了一碗羊肉绿豆粉。只见黄色的绿豆粉根根分明,汤色橙黄清亮,撒上一撮鲜嫩的芫荽,端在手中就感受到麻辣鲜香扑鼻,食欲早已勾起。搅拌均匀后一大口放入嘴里,麻、辣、鲜瞬间唤醒味蕾。当地特有的绿豆粉有韧性、有嚼劲,肉和汤没有一点儿膻味,真是羊肉片片软,羊汤口口鲜。
“思南人大多都尝过余家羊肉粉。”何某告诉记者,10多年前,他在思南县城念书时就常光顾该店,如今虽在外工作并安家,但每次回家乡,都要绕道专程来吃一碗余家羊肉粉。
酒香不怕巷子深。随着城市提质扩容,思南县城的中心早已北迁,卢家码头的人流量日渐稀落,但余家羊肉粉店前每天还是排着长长的队。记者采访时发现,不到1个小时,该店就卖出了上百碗粉。
正如思南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李飞所言,余老四羊肉粉不仅是思南人的早餐记忆,还是招待亲朋好友的特色美食。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刘煜妤
编辑 胡耀元
二审 王太师
三审 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