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进贡给德川将军的鲷鱼,三尾超五千万,大名:不敢不买
鲷鱼在日语的发音和可喜可贺(omedetai)相通。红红的身体也让人联想到太阳更加喜气。因此在日本自古以来就被视为是吉利的鱼,庆祝酒宴上一定少不了连头带尾的鲷鱼。哪怕是到了现代,鲷鱼刺身也是日料中的名菜。
因为谐音带来的吉兆,好不容易入手的鲷鱼,如果切成生鱼片或剖开做鱼干感觉很不吉利。头尾都在才适合端上桌款待客人。这也是为何,现代鲷鱼刺身会这么讲究造型的原因,除了好看外,背后的原因同样重要。
在古代日本,鲷鱼也相当于大位(tai),江户时代大名三不五时会对将军献上贺礼,那时在日本桥鱼市开店的批发商不知何时会收到订单,所以店内经常得备有鲷鱼。但死掉的鲷鱼根本不能卖,只好把鱼放进鱼槽内保其寿命,默默等待生意上门。
根据上贡活鲷这个惯例,大名要进贡符合身份等级大小的鲷鱼。在田井友季子的《构想江户时代的风行饮食》中提到,大藩的萨摩岛津家上贡的鲷鱼是最大的,大约长80公分。至于十万石等级的大名则是一尺五寸,一万石的大名是一尺。
尽管鲷鱼可以随时上贡,但在合适的时机送出,才能体现大名的敬意。因此,上贡鲷鱼的最佳时机是祝贺将军就任。尽管时机很重要,但合适的时间送出,还意味着对大名财政的严峻考验。
以第六代将军德川家宣就任时为例。当时由于鲷鱼产量不足,三尺的鲷鱼一尾要价300两。如果按照一两是6万日元来换算的话,一尾居然高达1800万日元。按照江户时代的习惯,进贡需三尾一组,这意味着大藩的花费超过5000万日元。还好江户时代,也不过15位将军,否则单单为庆祝将军上任,就足以让各藩苦难的财政雪上加霜。
如果你认为300两已经算贵的,事实上还有比这更贵的时候。田井友季子还在书中提到,在第七代将军德川家继就任典礼时,有一家批发商提前备妥活鲷鱼,导致其他鱼商缺货,并借机哄抬价格。店家漫天要价,一天就赚了一万两,以现在的币值来计算大约是6亿日元。
迫于无奈地大名们,只能咬牙切齿花钱购买,家中负责财政的家老,心痛得都不能呼吸。但将军就任典礼,不能不送贺礼,只能用杀死人的眼光看着大肆赚钱的商家,转头还要向将军大人送礼。赚了大钱的鱼商自不必多说,但却引发了一人不满。
四年后第八代将军德川吉宗就任时,决议整治鱼商。
之前吃了闷亏的其他鱼商也准备在吉宗就任时大赚一笔,于是同样备妥鲷鱼,等着各大名到江户时大赚一笔。没想到,当年吃亏的吉宗一出手就让鱼商们痛哭不已。德川吉宗发出告示:上贡的鲷鱼用鱼干就好。
鲷鱼的价格不但没有如鱼商期待的一般大涨特涨,反而瞬间暴跌,鱼商不但落得空欢喜,也损失不小。从发生这样的骚动来看,仪式必备的鲷鱼确实很重要,然而英明果断的将军只有德川吉宗一人,所以并未开启先例,大名们仍要被鱼商宰上一刀。
日本天皇之妹和宫嫁给十四代将军德川家茂时,从京城前往江户途中的餐食,必须有刚好一尺二寸的鲷鱼,而且是每天供应。因此鲷鱼的排名一直到幕末都还是最高等级。不过,这也意味着鲷鱼的价格高高在上,大名不敢不买,鱼商自然是大赚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