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野芦花白
秋来潼水清
芦潼村位于练塘镇东南,村域面积3.45平方公里,东以松江区石湖荡镇青松港为界,南邻大蒸塘与蒸浦村接壤,西北与蒸夏村交界,毗邻G60高速公路,新老松蒸公路横贯穿越全村,交通十分便捷。芦潼村历史悠久,宋元时期便已形成村落,石桥民宅,水沐夕阳,渔舟晚唱,具有典型的江南水乡风情和浓厚的历史余韵,是闻名遐迩的鱼米之乡。
芦潼村严格按照“村庄秀美,环境优美,生活甜美,社会和美”的建设要求,发挥“聚美”效应,努力把村庄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美丽乡村。随着市级美丽乡村建设的圆满完成,芦潼村又迎来了“和美乡村”试点建设的契机,“升级版”美丽乡村画卷正徐徐铺展。
in芦潼
在建设宜居生活空间方面,芦潼村进行了全面的升级改造工程,包括道路、农宅、路灯等的修复和更新,使得芦潼村焕发出崭新的面貌。2023年芦潼村完成11条河道整治,总长9292米、挖填土方21525.63立方米、改造护岸419米、新建护岸11484.7米、防汛通道994.68平方米、亲水平台4座、桥梁4座及种植绿化等。特别是在建筑装饰方面,将农耕文化与建筑相结合,通过统一的色系风格和特色节点装饰,充分利用角落空间和芦花、墙绘、河道等特色元素,融景于自然,打造出独具一格的芦潼田园风景,进一步彰显了乡村文化底蕴。
“春季荸荠夏时藕,秋末茨菇冬芹菜,三到十月茭白鲜,水生四季有蔬菜”。一首诗词道尽中国传统民俗“不时不食”的古老智慧,而诗词中提及的“水八仙”则是芦潼村农业产业的“当家花旦”。在龙头产业发展方面,芦潼村探索“绿椰”“蜀海”“青角”“曾奇”等合作社生态致富路,串线成面,打通区域发展“大动脉”,逐步形成“一条鱼”“一棵菜”“一粒米”“营养菜”发展框架,实现环境生态保护和叠加增收“双赢”。通过“水八仙”基地等示范项目建设,使农业从传统封闭型走向现代开放型,推动农文旅复合型产业在芦潼生根发芽,打造沪郊休闲度假游的优选地。
此外,芦潼村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通过健全工作机制,明确责任目标,狠抓责任落实,形成“统一领导、条线结合,上下联动、层层管理”的党建工作格局。聚焦农业特色产业,以党组织为纽带,打通“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壁垒。建立“党建联盟+合作社+农户”三方共建的农业产业链发展模式,先后孵化“芦潼·茭白产业党建联盟”“芦潼·鲈鱼产业党建联盟”和“芦潼·蔬菜产业党建联盟”。整合党群服务点、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睦邻点等资源,纵向延伸党的组织和工作触角,以高质量精细化党建带动乡村振兴效能。
一片芦花映碧流,一江春水照晴岚。随着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发布,芦潼村的发展前景将更加广阔。未来,芦潼村将探索一二三产业新模式,依托“芦花一条街”等项目,为芦潼发展插上蝶变的翅膀,向更加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大步迈进。
记者:蔡鸣鸣
摄影:蔡鸣鸣
编辑:吕斌
责任编辑:郭苗苗(首席)
终审:赵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