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千年瓷都景德鎮日益成為全國熱門旅遊目的地,尤其是今年以來,遊客量大幅增長。據統計,今年國慶假期首日景德鎮市接待國內遊客達到瞭37.76萬人次,同比增長55.07%,旅遊總收入4.91億元,同比增長83.27%,旅遊市場的增速遠超全國平均水平。在這樣的大環境下,位於江西省景德鎮市珠山區周路口街道的一條170餘米的裡弄小巷——撫州弄“破圈”爆火,已經成為外來遊客前來景德鎮的必到“打卡地”。
“油條包麻糍、餃子粑、冷粉、手工綠豆餅……品種多、味道好,價格還實惠,而且幹凈衛生,來景德鎮‘特種兵’打卡,撫州弄美食街必須是第一站。”來自安徽六安的小羅特意來“逛吃”。小羅眼中的這條小巷南北走向,大約四五米寬,全長有170米,裡弄兩側的商戶、攤主加起來不到百傢,經營的都是景德鎮傳統風味小吃美食。
自古以來,江西撫州人在景德鎮陶瓷行業占據重要地位,景德鎮民間有一句俗語“景德鎮瓷器,撫州人賣”。清朝嘉慶年間,撫州瓷商集資興建“撫州會館”,供行腳販瓷的鄉黨聚會歇腳,會館側門的小巷由此得名“撫州弄”。如今,撫州弄每天推出的瓷都特色小吃有上百種,假期日均客流超過2萬人,是遊客“逛吃”必到的“網紅”打卡點。
“撫州弄是明清時期就存在的老裡弄,弄堂居民和商戶使用的線纜,既有20世紀八90年代殘留的老電話線、老電纜線,也有不少是進入新世紀,居民住戶商鋪重新安裝的網線、電源線,因為涉及年代久遠,有部分線纜還出現瞭下垂現象。這些‘空中飛線’是撫州弄的頑疾,既是安全隱患,又影響道路美觀和營商環境。”撫州弄所處賽跑坦社區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讓“網紅”晉身“長紅”,第一個要解決的就是發展安全問題。近年來,周路口街道紮實推進常態長效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在珠山區今年啟動的新一輪老城區“空中飛線”集中整治中,街道積極爭取上級項目支持,作為瓷都風味美食最集中的“網紅”打卡點,撫州弄的“空中飛線”整治成為工作重點。經過連續多天的“空中飛線”整治和墻面線纜集束施工,居民頭頂密密匝匝的線纜和路邊爬滿墻面的“蜘蛛網”沒有瞭,散發著無“線”魅力的瓷都特色裡弄——撫州弄,環境面貌豁然開朗。
除此之外,為改善居民居住環境和商貿旅遊環境,周路口街道聯手住建、城管、環衛、衛生、環保等部門,啟動撫州弄環境衛生綜合整治行動,組織精兵強將,全力推動撫州弄背街小巷改造,路面修整鋪設、雨污分流、管網下地和入架、油煙凈化器安裝、燃氣報警器安裝、外立面提檔升級等基礎設施建設全面完成,市容環境、經營秩序等方面也有瞭顯著改善。同時,增設瞭墻繪、地繪、文化墻、“珠珠”“山山”立體瓷娃、霓虹燈墻、門樓等景觀,極大迎合年輕一族打卡拍照的需求。
為保障撫州弄美食特色街區持續健康發展,周路口街道不斷創新監管模式,“經營服務+市場監管”組合拳多向發力,不斷壓實經營商戶的食品安全主體責任,全面抓實食品安全監管各項工作,築牢瞭食安監管網、織密瓷都風味美食“安全帶”,全面保障瞭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同時,成立瞭撫州弄美食街區協會,聘請“街區管傢”對市容秩序進行常態管理,同時搭建線上管理服務平臺,引導文明、誠信、規范經營。有力促進瞭撫州弄“網紅”美食街的長盛不衰。
除瞭基礎設施改造和食品安全監管,周路口街道還運用小紅書、微信、大眾點評等新媒體開展特色活動宣傳策劃,為遊客提供更多互動體驗。“美食特種兵·撫州弄行動”“小熊探店”“假期逛吃逛吃打卡”、小型路演,流量加持撬動網絡傳播,吸引瞭更多年輕人關註參與,波次推送、熱度不息。
“現在的促銷玩法多,‘特種兵’‘探店’‘逛吃’,感覺真的很新奇,都是年輕人教我們弄,年輕人幫我們拍短視頻,上傳手機網絡,許多外地遊客過來,都喊我一聲‘老胡’,比朋友還顯得熟絡。”老胡在撫州弄經營特色粉面店多年,感慨多多,“通過美食和網絡,我們跟遊客建立瞭更多的互動交流,而他們則品嘗到瞭真正的景德鎮地道美食。”
今年,景德鎮確立“貿易興市”戰略,圍繞推動“貿易興市”戰略在轄區的落地落實,周路口街道以撫州弄為樣板,優環境、強監管、活業態、聚人氣,為瓷都風情、國潮美食引流聚勢,讓“網紅”街區煥發“長紅”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