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起一碗香氣撲鼻的紅酸湯,
上下嘴唇嘬一口細細品嘗,
滿口留香喚一聲“爽快”,
我又找回瞭凱裡人民的歡樂源泉。

作為一名凱裡本土記者,資深“吃貨”,吃酸早已成為我的日常。在貴州萬千美食中,凱裡酸湯是永遠都繞不開的獨特佳肴。湯色艷美,酸香撲鼻的凱裡酸湯總能讓人胃口大開,深感無酸不成歡。

一碗酸湯,凝聚瞭貴州人民千百年積累的智慧。
聽老人說,古時候的貴州苗族先民,在釀酒過程中,發現釀酸的酒是非常好的補鹽食材,於是取辣椒、西紅柿為食材,采用天然發酵,鉆研出瞭制作鮮美酸湯的技藝。記得一次收看《舌尖上的中國》,裡面提到:“貴州天氣潮濕,酸湯雖酸,但富含堿性成分,可以祛濕避暑。”
如今的凱裡紅酸湯,選用來自苗嶺大自然的番茄、辣椒、生薑、木薑子為原料,經清洗、粉碎、入壇、加鹽、配酒等流程,在微生物自然發酵下制作而成,與重慶麻辣火鍋底料、內蒙古清湯涮羊肉火鍋底料共同被評定為我國三大特色火鍋底料之一。
無論是炎熱夏季,還是寒冬年末,我都會喝上一碗酸湯,既能開胃促食,還可滋養腸胃。對於那些遠在異鄉的貴州人,一碗酸湯也許還能略解思鄉之愁。

一碗酸湯,催生出瞭一座城市的朝陽產業。
近年來,凱裡市立足新階段發展,因地制宜、理清思路、完善規劃,全方位打造“凱裡酸湯”品牌產業集群。
走進貴州玉夢食品(集團)有限公司,映入眼簾的是4萬多個土壇罐、360個地窖、66個玻璃鋼罐。作為全國規模最大、儲量最多的酸湯發酵、生產、加工企業,玉夢集團獲得二次發酵、窖藏保鮮等知識產權60餘個,建成酸湯等多類型生產線16條,並打造瞭多類型發酵與存儲體系。

“自1999年成立以來,玉夢已經成為全國農業產業化的龍頭企業,也是貴州省第一傢食品類目的國傢高新技術企業。我們開發出瞭酸湯粉系列、酸湯小火鍋系列、預制菜系列、楊梅汁系列等多個品類,在科技創新方面擁有40多項專利技術發明,其中兩個是國傢重點專利。”貴州玉夢食品(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楊政州告訴我。
20多年來,以玉夢集團為代表的酸湯企業通過一系列的研發技術創新,推動瞭酸湯產業的發展,持續為凱裡酸湯產業的壯大提供瞭堅實的產業基礎。
截至目前,凱裡共有各類酸湯餐飲門店683傢、酸湯粉85傢,酸湯及特色食品銷售公司 328傢,在省內外發展餐飲連鎖直營、加盟店50餘傢。經過多年的努力,凱裡市已經構建起一個完善的酸湯產業新格局,凱裡酸湯產業的未來持續向好。

一碗酸湯,演繹成瞭一座城市的地標性文化。
12月14日,凱裡市在民族體育場舉行瞭以“品凱裡酸湯匯健康美食”為主題的2023年“凱裡酸湯”美食文化活動。酸湯魚、酸湯粉、酸湯肥牛、酸湯豬腳、酸湯排骨......各種與酸湯相關的美食琳瑯滿目,讓人目不暇接、垂涎欲滴。在現場進行采訪報道的我,還是會被“酸湯傢族”之龐大所驚嘆到。
“凱裡酸湯就是正宗、好吃。這一整天逛吃下來,感到無比開心和充實。”遊客顧女士說道。

“這次活動讓我體驗瞭凱裡的特色美食文化,真是名不虛傳。通過品嘗這些美食,我不僅瞭解瞭我們凱裡的飲食文化,還感受到瞭我們凱裡人的熱情好客和多樣的民族風情,讓我更加熱愛我的傢鄉。”市民陳先生說。
不僅是節事活動,這些年,隨著旅遊業的不斷發展,凱裡市正不斷加大對凱裡酸湯的宣傳和推廣力度。
走在凱裡大街小巷,我常能發現許多凱裡酸湯的身影。在凱裡的各大酒店門口,擺有兩個釀制酸湯的土壇子,壇子上貼有紅底黑字“凱裡酸湯”字樣。通過這種方式,遊客在入住酒店時能夠直觀地瞭解凱裡酸湯美食。
“這對於營造消費場景,創新消費體驗,推廣‘凱裡酸湯’品牌具有積極意義。”凱裡市文體廣電旅遊局相關負責人說。

如今,凱裡積極引入創意產業發展的技術、理念、成果,不斷提升“凱裡酸湯”品牌創意水平和文化內涵,持續打造“中國酸湯美食之都”。凱裡酸湯,這一承載著豐富的地域特色和民族風情的傳統美食,正不斷走向更加輝煌的明天。

來源|心動930
承辦|凱裡市人民政府政務信息中心
編輯|梁茜茜校對|李瑋 審發|張春婷
*轉載請註明作者及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