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凌醬酒之醬酒為何叫醬酒
禮儀華夏 詩酒迎客 酒已成禮 品味中國。
中國是醬酒的故鄉,作為一種純糧釀造的特殊食品,以前年輕人對於它的酸甘苦辣澀嗤之以鼻。
但是醬酒卻一直是酒局、聚餐的主流,以至現在一些有閱歷的年輕人也開始懂得醬酒的妙處。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青睞在重要場面喝醬酒?
喝醬酒是一種成熟的選擇,醬酒酸甘苦辣澀的味道,對於年輕喜動的人來說,太辣太烈,入口刺喉,喝過一次就不喜歡喝瞭。
但到瞭中年,有瞭閱歷,經歷瞭生活的酸甜苦辣,有瞭更平和的心境,就能喝懂就醬酒的滋味,更願意花時間品味醬酒,更好地品味醬酒的豐富滋味。
那很多酒友都喜歡醬香型白酒的醇厚和香氣彌漫,經久縈繞的感覺。有些人會好奇醬酒為什麼叫醬酒?今天我們聊的就是關於醬酒名字的問題。

醬酒的歷史
查閱現有史料發現,醬酒的起源應該可以追溯到漢武帝時期,蒙歸至長安,問蜀賈人,賈人曰:“獨蜀出枸醬,多持竊出市夜郎。夜郎者,臨牂柯江,江廣百馀步,足以行船。南越以財物役屬夜郎,西至同師,然亦不能臣使也。”其中的“枸醬”指的就是醬酒最早期的雛形。
一個“醬”字穿越瞭千年來到現在終於和“酒”結合在瞭一起,那麼為什麼給“醬酒”命名為醬酒呢?

名字的由來
醬香型白酒因有一種類似豆類發酵時的醬香味而故名。但是醬香型的確立還是有一段故事的:新中國成立後為瞭振興釀酒工業,輕工業部在1952年的時候舉辦瞭第一屆評酒會。
這次的評酒會雖然給酒行業帶來瞭榮耀和聲譽,但是因為當時對釀酒沒有科學深入地研究,隻能根據“品德優良”、“廣受好評”、“歷史悠久”等條件來評選名酒。
隨著釀酒技術的不斷提升研究人員發現,雖然都是白酒,但是由於原料、工藝、發酵設備、不同產出的白酒的差異很大,為香型的確立打下瞭基礎。20世紀60年代由李興發帶領的工作組,分析出瞭茅臺鎮酒的三種典型香氣,分別是:“醬香”、“醇甜”、“窖底”。
到瞭第三屆全國評酒會(1979年)的時候,按照糖化發酵劑和將白酒分為5種香型:醬香型、濃香型、清香型、米香型和其他香型,不屬於前4種香型的白酒都統稱為其他香型。中國白酒從此開始有瞭香型的劃分,並確立瞭各香型的風格特點。由此“醬”和“酒”跨越千年的愛戀終於“修成正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