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酒業傢團隊(ID:jiuyejia360)
策劃丨纖塵 編輯丨雲橫 編審丨雲頂
當貴州白酒“軍團”跨越十年再次集體入粵,貴州珍酒已不可同日而語。
近日,“十城聯動·共享美食佳飲暨多彩貴州風·黔酒中國行”貴州白酒品牌周(深圳站)活動在廣東省深圳市舉辦,來自中國醬香白酒核心產區的27傢貴州優質酒企集體亮相。作為黔酒艦隊重要代表之一,貴州珍酒不僅收獲瞭一眾行業專傢、政府領導的盛贊,更獲得瞭鵬城消費者的青睞,成為此次活動中一道亮眼名片。
十年前,黔酒中國行首次走進廣東,彼時珍酒尚處於潛心發展的蟄伏期;十年後,黔酒再入粵,珍酒已實現從“歷史之珍”到“發展之珍”的蝶變,且正以“未來之珍”的樣本之姿扛起貴州白酒高質量發展的大旗。
01
黔酒第一梯隊走進大灣區
珍酒專場獲行業盛贊
開幕式上,貴州省商務廳黨組書記、廳長馬雷表示,這一次我們帶來茅、習、珍等名酒,是中國中高端白酒最強代表,也是中國中高端白酒最有說服力的國貨。
▲貴州省商務廳黨組書記、廳長 馬雷
據悉,貴州白酒品牌周(深圳站)系列活動從12月21日持續至25日,並創新開展“三個五”系列活動,即茅臺、珍酒、肆拾玖坊、畢節市專場活動、貴薈館·貴粵薈“五個專場”活動,進優媒、進優企、進優會、進優店、進優超“五進”活動,一場新聞發佈、一個主場開幕、一場老酒拍賣、一個主題報告、一場出口推介“五個一”活動。珍酒專場正是其中“五個專場”活動之一。
從貴州數千傢酒企中優中選優,作為27傢第一梯隊酒企代表貴州白酒走進廣東,再從中脫穎而出代表貴州進行推介,頗具傳奇色彩的珍酒從“歷史之珍”中走來,已成為貴州白酒產區的核心企業,更是立足貴州、全國知名的醬酒品牌,贏得瞭行業普遍贊賞。
“我從小生長在遵義市,這麼多年一路走來,珍酒給我們留下的珍貴印象從未改變。”在珍酒專場,馬雷表示。
同時,他表示,“珍酒現在取得瞭非常大的進步和發展,產能、產值大幅提升。從被題名‘酒中珍品’,到最近幾年珍酒發展起來,我心裡倍感欣慰。”
事實上,近年來,從歷史中走來的珍酒也抓住瞭醬酒熱的契機走進大灣區,深耕華南這一潛力巨大的新興醬酒市場,以極具代表性的廣東區域作為6大核心市場之一,品牌知名度快速打響。
酒業傢瞭解到,從2020年底進入華南市場,珍酒僅用一年時間實現瞭5倍銷售增速,滲透速度之快可見一斑。在活動當天的“珍酒之夜”晚宴上,珍酒的高品質也收獲瞭廣東經銷商的一致認可。
▲珍酒李渡集團副總裁、貴州珍酒酒業總經理 郭亮
借此契機,珍酒無疑將進一步深入華南市場。“以酒之珍,抵達山海之遠。廣東是珍酒重要的核心市場之一,有著巨大的市場潛力和發展前景。珍酒希望以此為契機,與大傢共商合作、共話發展,推動粵黔合作邁上新臺階。”珍酒李渡集團副總裁、貴州珍酒釀酒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國華表示。
02
一個基本盤、四大關鍵點
珍酒扛旗貴州白酒高質量發展
鮮明地理特征與人文特征,造就瞭貴州白酒不可復制的自然遺產和文化遺產,使其成為享譽世界的一張“飄香名片”。得天獨厚的自然稟賦下,貴州白酒也在過去十年間實現瞭跨越式發展,以不到全國5%的產量,創造瞭全國酒類60%的利潤與接近50%的稅收,產值超1400億。
在此過程中,高質量發展是主旋律。“高質量發展是我省的根本出路、唯一出路。剛剛結束的省委經濟工作會議,全面部署貴州高質量發展進程,白酒產業是貴州在全國乃至全世界具有重要地位的特色優勢產業,這次白酒品牌周活動就是以實際行動貫徹會議精神,推動貴州優質白酒在海內外拓展。”馬雷在會上表示。
如果說高質量發展是貴州白酒過去十年的寫照與未來發展的指引,那麼珍酒正是踐行高質量發展的一個優秀且生動的范本。
堅守工藝傳統和品質信仰,珍酒嚴把質量關、樹立人才觀、大興科研風,持續擴充產能,持續堅守高品質戰略;持續進行產品創新、管理創新、營銷創新、品牌創新,歷久彌新、品牌底色愈發牢固;秉持長期主義,登陸資本市場,以新發展賦能品牌;以文化為引,形成瞭“1234歌”這一品牌價值表達,即中國白酒一號工程、中國醬香白酒第二股、貴州三大醬香品牌、中國四大國宴白酒,實現瞭品牌價值傳播的深度與廣度;踐行社會責任,堅持低碳環保、助力鄉村振興、增加社會就業、繁榮市場消費,與時代發展同步同頻……
面向未來,一個更高質量的“未來之珍”正在徐徐展開。“未來之珍”的作答路徑是“夯實一個基本盤,緊抓四大關鍵點”,即在持續推進優質產能建設、夯實發展根基的基礎上,緊抓體驗之珍、美食之珍、藝術之珍、責任之珍四大關鍵點。具體而言,傾力打造體驗之珍;以美食帶美酒的方式促進美食之珍;加強藝術領域融合打造藝術之珍,豐富珍酒品牌內涵;踐行社會責任,打造中國鄉村振興標桿企業。
開幕式上,以珍酒為代表的27傢貴州白酒優質企業共同宣讀《貴州白酒質量宣言》。其實,從珍酒身上,貴州白酒高質量發展的示范路徑已經隱隱呈現。正如中國酒類流通協會秘書長秦書堯所言:“解讀珍酒之珍、何以為珍,對酒業加快實現高質量發展目標,具有重要示范作用。”